雷集中学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电子教案
主备人 刘桂丽 第 周 星期 五( 2015年 3 月 6日) 总第 1 课时
授课人:刘桂丽 教学时间: 第 一 周 星期 一 ( 2015 年 3 月 9 日)
课 题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过程 方法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教学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联系与区别;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策略 出示相关挂图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 探究新课 教师指出:进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机构。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学生根据第1页“导入框”,讨论回答: ·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
教 学 过 程 开国大典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解放战争的历史,向学生提问:解放战争期间,发生了哪三次著名的战役,从而扭转了局势? 讲述毛泽东和周恩来发生在去北平路上的小故事,毛泽东形象的说:“今天是北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及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的含义。 (二)、西藏和平解放 1、让学生预习教材中“西藏和平解放”一目 2、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并提问:在中国古代史上,西藏曾与中原有过哪些友好交往? 3、提问:签订西藏和平解放的协议以及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的意义是什么? 4、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巩固新学课程。 回顾并回答: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学生听教师讲故事,并推测:毛泽东和周恩来进京后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认真阅读并回答 体会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碑文的含义,并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无数为之牺牲的革命烈士。 1、认真阅读教材,获取西藏解放过程的基本知识。 2、认真阅读并回答: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促进民族融合。 3、首先是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打击了国际上和西藏地方内部的分裂势力;其次是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4、温习本课的教学内容。
作 业 布置 1 完成作业:填充图册第2页。 2 要求学生预习第2课《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