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为书房做准备
本课是本章教学的起始课,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本课重在培
养学生的兴趣,并由浅入深的让学生接触3D建模软件的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图形构成的三要素,掌握多视图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2.了解3D建模软件的界面布局,掌握软件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3.初步掌握3D建模软件中的模型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构成立体图形的三要素;多视图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3D建模软件的界面布局及操作;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多视图观察模型。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Windows7操作系统、3D建模软件。
硬件环境:互联网畅通的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立体模型教具、教学课件、“书房”3D建模文件、微视频。
四、教学建议
“新知园地”
1.认识立体图形
三视图:
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了视图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数学不同的是,3D建模中视图有很多,要注意与数学中的联系和拓展。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与图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多个观察位置充分体会不同视图对模型的影响。
三视图概念非常重要,是建立从二维到三维过渡的重要一环,务必要让学生深入领会。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选择游戏法(例如:站队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点、线、面的概念:
点、线、面是构成体的要素,有数学及生活经验的基础,学生理解并不难,但由它们经过组合、变换得到各种形状的过程则是一个难点。
关于点和线的关系: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四张A4白纸,分别裁成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十边形、正二十边形。展示纸模,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点和线是构成平面图形的重要因素。
关于点、线、面和体的关系:教师可以打开3D建模软件展示一组多面体(也可以使用石膏模型):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等,体会面围成体的思想。
猜一猜:经纬球有多少点、线、面?
(512面、992边、482点)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如此多细小的面使这个立体图形变得越来越细腻,它已经趋向于一个球体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立体图形就是由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多个面围成的。
2.认识3D建模软件
3D建模软件与以前学习的通用软件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界面复杂、工具(属性)繁多、操作方法特殊等方面,因此,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四格视图界面
3D建模软件的四格视图是在前面三视图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可以自由变换角度的用户视图构成的。
(2)模型操作
在3D建模软件中,如何观察模型?在不同视图窗口中如何操作模型?要注意菜单命令和工具栏命令的关联,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注意:从3D建模的规范性及初学的要求考虑,我们要让学生坚持使用四格窗格模式,以后操作非常熟练时,可以使用单窗口操作方式(单窗口操作会有更大的视野)。
3.鼠标和小键盘
从方便操作考虑,3D建模软件对鼠标和小键盘键位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熟练使用它们可以很好地提高建模效率。
课本中列出了鼠标和小键盘的基本操作,对这些要多加练习,务必熟练掌握。除此之外,对老师们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小键盘,老师们需要知道的键位功能还有:
数字键5:正交视图。意思是不带有透视效果的视图样式,类似于模型在某一个轴向方向的投影,这种视图在很多情况下广泛采用,例如线框模式下(编辑模式下按“Z”)模型前后部分点线面的选择等。
数字键0:摄像机视图。摄像机是建模场景默认的一个物品,便于观察建模的真实情况。该视图在渲染模型时非常重要,由于它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真实场景,因此可以运用在类似书房等的布局设计中。
4.模型操作
本课关于模型操作介绍了三种基本方式:移动、旋转和缩放,这是模型操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方式。
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轴向
轴向是非常重要的,三种操作都会与坐标轴相关。可以沿轴向方向进行,也可以自由形式进行,要让学生务必适应这种理念。选择窗口左侧编辑栏中的操作命令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往往需要通过键盘指定相关的坐标轴。比如,沿X轴的旋转操作
为:R+X(意思是按快捷键R再按快捷键X)。
(2)关于方向
方向和轴向含义不同,尤其是在旋转和缩放方面。旋转可以绕着坐标轴旋转,也可以在视图中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缩放有放大和缩小两个方面,但当模型缩小到0之后(成为一个点),再继续操作,则又会在反方向上开始了放大。因此,这几个操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并熟练掌握方法。
“巩固提升”
由于本部分内容与前导知识联系密切,可以当作重点内容在课上落实。
对于课本中“整理书房”的练习实例,老师们也可以使用学生熟知的“教室”或者“机房”等例子来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强调“四格视图”的观察模式,并及时另存为作业文件,以防文件丢失。
五、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与数学学科相联系,认识3D建模软件中的视图方式;二是熟悉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三是整理一个小书房。因此,评价重心可以选择对小书房布置整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角度来说,本课是很重要的。如何布置更合理?还可以添加什么家具、设施?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面。
结合SOLO分类理论,建议评价参考如下:
前结构水平:学生虽有数学视图的基础,但并不知道软件中对视图的要求。
单点结构:学生仅能理解最简单的一项技能,比如鼠标的基本使用。
多点结构:学生能掌握本课基本技能,比如移动、缩放、旋转等。
关联结构: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文件练习,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练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