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30 15: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核心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把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并冈山会师的史实及意义。
唯物史观、史料证实:知道“工农武装割据 的史实,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导入新课
01、南昌起义
1927年4月12日
1927年4月18日
1927年7月
1、背景
大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
党员 6万多人 1万多
工人组织成员 300万人 3万多
农民协会会员 910万人 大部分散落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的对比表
1.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材料:1927年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他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使命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惨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拒绝党内一切正确的意见。7月15日,汪精卫召开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或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或是拿起武器,奋起反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起义的爆发
主要过程概况:
起义时间:
起义地点:
主要领导人:
起义结果: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
遭到封堵,损失严重;
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南昌起义油画(1927.8.1)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中国革命第一枪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指挥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课外拓展
1927年10月起义军一千多人到达
陆丰建立红二师。
1927年8月3日起,起义军撤离南昌。
1928年朱德和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
三河坝
800人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①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②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朱德与南昌起义800将士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雕塑
3、历史意义
“大革命失败告诉我们,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敌人的血腥屠杀,不会把我们吓倒,我们要从这里开始武装反抗!”——周恩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1927年,为了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中国共产党( )
A.促成国共合作B.领导学生运动C.发动南昌起义 D.召开遵义会议
2.(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事件的意义是( )
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杄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直击中考
C
C
0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八七会议场景图(1927.8.7)位于汉口鄱阳路139号二楼
八七会议会址内景(中国··湖北·汉口)(1927.8.7)
1.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名词解释]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意指政权是需要依靠武力手段获取与稳固,强调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 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09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地点:湘赣边界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工农革命军的武器装备
经过:
革命军该怎么办?
材料:省委下达夺取长沙的命令,但在平江、醴陵、浏阳等地先后遭到挫败,起义队伍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从原来的五千人锐减到一千五百多人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不足10% 90%以上
材料一
1913年中国人口分布情况表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地带”革命》
材料二:他(毛泽东)又一次阐发了关于“上山”的主张,他说,大敌当前,如果去进攻敌人占据的中心城市,无异于以卵击石,应该“上山”,去做革命的山大王。
——《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3.文家市决策
材料3: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材料4:革命的中心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革命的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用战争解决问题。——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放弃城市中心论,走农村武装的道路
4.三湾改编
1927年9月底,在进军途中,起义军在江西永新三湾进行了改编,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①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②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连上)
③实行民主管理,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毛泽东)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创建时间:
主要创建人:
历史地位:
1927年10月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
为啥选在井冈山?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阔。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四: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
群众基础强
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
6.井冈山会师
人民军队的缔造者·
朱德(1886.12.1~1976.7.6)
人民军队的缔造者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朱毛”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时间: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1928.4)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旗
领导人:
毛泽东(党代表)
朱德(军长)
身穿红军军服的毛泽东(左一)和他的警卫员
工农红军军旗
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两千人增加到一万多人。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以大革命时期战功卓著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装备和训练都比较好,有一千几百支枪,还有机关枪,有较强的战斗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据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影响: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时间地点
意义
斗争方式
进攻目标
最终结果
1927年8月1日 南昌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都是进攻大城市
敌强我弱,都遭到挫折最终失败。
认识:苏俄式城市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总结: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2.(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发动秋收起义B.进行城市斗争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A
直击中考
C
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C.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进行战略转移
4.(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他多次在危急关头为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当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效仿俄国的做法行不通时,毛泽东提出( )
A.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进行抗日持久战
C.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进行和平谈判D.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重点进攻
A
A
03、工农武装割据
党和红军面临的困难
根据地缺乏农民支持
国民党反动派威力威胁
粮食衣服缺少等生活问题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赢得广大农民对红军和根据地发展的支持。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保障。
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
1.党和红军在开辟根据时要面临的困难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农村
根据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打土豪
分田地
经济建设
军队建设
政权建设
(经济保证)
(军事保证)
(核心根本)
合作探究:形成的原因
结合两次起义的结果和下述材料,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的原因。(为什么选择农村)
材料1:俄国是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力量较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
材料2: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革命的敌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①由当时中国国情决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和同盟军;
②由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决定:国民党反动势力主要占据在中心城市,农村统治薄弱。
井冈山
1928年
1930年
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3.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会址
材料: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召开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内容
古田会议会址。
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意义:该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建军原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古田会议因此称为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样一系列根本制度和原则,它的发端是南昌起义,奠基是三湾改编,定型就是古田会议,这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中共党史专家 江英
4.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定都瑞金
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
中共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意义: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形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中国·江西·瑞金)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后成为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的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称为“苏维埃”。
拓展延伸: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道路: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人数少,力量小,不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而农村人口占中国的绝大多数。
道路: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
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人数多,力量大,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


中国
两国国情不同,所以革命道路不同!
在近代中国,我们是怎样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
道路自信
第一阶段: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主张“走日本的路,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时,孙中山主张“走美国的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三阶段:中共成立初期主张“走俄国的路,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第四阶段:毛泽东根据国情决定“走自己的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暖洋洋。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反围剿那个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民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据材料说说井冈山斗争面临怎样的环境?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井冈山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赋予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强大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2.(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确立了(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
C.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直击中考
C
D
3.(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到:“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 B.建立革命政权的艰巨性
C.掌握正式武装的必要性 D.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迫切性
4.(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其中,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城市工人起义C.农民武装暴动D.敌后战场抗战
C
A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