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己亥杂诗
古诗三首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1839年 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 没落的清政府 ,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写作背景
龚自珍(1792~1841),字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作者简介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文大意: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请他撰写文字,他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名诗。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为己亥杂诗。
题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
解释古诗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九州:中国的别称。
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
句意: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劝:奉劝。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有振作,奋发的意思。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句意: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降:降生,降临。
“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 不拘一格”不要拘于一定规格,为人间降下更多的人才。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 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风雷”喻指社会的变革;“天公”即指造物主,又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渴望风雷
己亥杂诗
变革社会
振兴国家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求变革
结构梳理
主题归纳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
家( )
háng
( ) 州
hài
己( )
nǎi
( )翁
shì
( )风雷
祭
杭
亥
乃
恃
xūn
( )陶
熏
随堂练
1、找出诗中的成语:
2、这是一首 诗,多用 ,
想象丰富奇特。
3“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死气沉沉的现实的不满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万马齐喑”和“别具一格 ”。
政治
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变革的思想感情
象征、比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根据课文填空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