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 单元核心整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 单元核心整合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0 11: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建模·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 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及问题
1.水污染的主要类型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污染过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污染来源 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生命健康
2.水污染问题的总体分析思路
(1)产生原因
①污染源: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泥沙和咸水入侵。
②自净能力弱:水量小、流速慢、水体更新速度慢(水域封闭)等。
③特殊原因:如水体富营养化,需要指出大量有机废水的排放,使大量N、P等营养元素富集以及气温高,光照强。
(2)危害
①加剧水资源短缺,生产生活缺水。
②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③水质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
④危害人体健康。
⑤水污染对水利工程、城市生活、旅游景观等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3)治理措施
①控制污染源:实施工业清洁生产;实施工业达标排放;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减少水污染严重工业;发展生态农业;适度控制水产养殖规模等;定期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
②技术措施:发展生物浮岛技术;建立污水处理厂。
③管理:政府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体中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重要地位。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是陆—海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关键场所,如图为我国长江—河口—近海连续体,图中反映了长江口区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情况。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连续体内颗粒有机碳发生了明显时空变化,从而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1)从外源和内源中任选其一,指出长江口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2)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呈缓慢增加趋势,影响了其生态环境安全,三峡水库建成后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结合图文材料,论述三峡水库对该问题的缓解作用。(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解析:(1)从外源来讲,长江口的颗粒有机碳主要是长江从上游带来的,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人口城市多,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颗粒有机碳,以及来自于长江流域陆地土壤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颗粒有机碳。从内源来讲,主要是长江口处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颗粒有机碳产物;海底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在一定条件下悬浮于河口处。(2)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上游,拦截上游大颗粒物质,可降低下游颗粒有机碳量;到达河口处沉积的颗粒有机碳沉积数量减少,随水体扰动上泛悬浮的颗粒有机碳也会变少;三峡水库减少下游流量,可减缓河水流速,使下游河道沉积部分颗粒有机碳;三峡水库库区水体停留时间增长,泥沙淤积,营养盐类丰富,浮游植物在水库中吸收营养盐而大量繁殖,最终河流输送到海洋的营养盐减少,可减少河口地区浮游生物量,从而减少长江口水体内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颗粒有机碳产物。
答案:(1)外源:来自于长江流域陆地土壤流失的颗粒有机碳;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颗粒有机碳的输入。
或内源:长江口水体内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产物;海底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的再悬浮。
(2)三峡水库截留了上游大颗粒物质,可降低河口地区颗粒有机碳量;河口沉积区颗粒有机碳沉积数量减少,使水体上泛带来的颗粒有机碳变少;三峡水库可减缓河水流速,使部分颗粒有机碳沉积在下游河道中;三峡水库库区水体停留时间增长,浮游植物在水库中吸收营养盐而大量繁殖,减少了河流向海洋输送的营养盐,可减少河口地区浮游生物量。
专题二 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措施 举例
积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水电;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生产采取清洁生产等技术来提高能效,减少能源使用、减少排放;农业方面,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化肥使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运用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 加速技术改造进程;优化资源配置
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 造林、林地恢复、丰产林管理、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控制等可增加森林固碳量,减少碳排放;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包括平衡施肥、合理种植、增加秸秆还田、少耕免耕等)和减少土壤侵蚀,能大大提高农业土壤固碳量
人类生活消费中减少碳排放 能走路就不要开车、乘车或者乘电梯,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电器时,选择节能效率较高的型号;购买时令性水果和蔬菜;冬天不使用冰箱或者少使用冰箱;能手洗的衣物就不用洗衣机等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归属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的统计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表明(  )
A.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
B.德国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等
C.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
D.部分国家通过含铁商品贸易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
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是(  )
A.缩减钢铁行业就业人员
B.压减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C.使用钢铁的替代产品
D.减少进口含铁商品
解析:2.D 3.B 第2题,从图中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对比来看,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A错误;德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错误;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C错误;国家之间通过含铁商品贸易转移碳排放量,中国是工业国,本国生产产品向世界销售,部分国家通过含铁贸易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D正确。第3题,随着工业的自动化,钢铁行业就业人员会减少,和产生碳排放量不成直接的比例关系,A错误;落后钢铁产能是行业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降低行业碳排放,B正确;钢铁属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品,需求量大,开展替代产品可行性较低,且开发其他材料不属于钢铁行业的措施,C错误;进口含铁商品可减少本国碳排放,减少进口会增加碳排放量,D错误。
链接·真题体验
1.(2021·北京卷)下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鱼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洱海,结合材料可知,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且洱海水体较封闭,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第一次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主要是减少机动渔船产生的汽、柴油污染;第二次蓝藻暴发,政府部门退田、退塘,主要是减少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第三次按照政府要求,拆掉洱海旁的客栈,主要是解决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污染。第(3)题,洱海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洱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廊道的建设,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民众收入,在努力把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大理最靓丽名片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增加了更多休闲空间。
答案:(1)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3)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
2.(2022·广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 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
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的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
解析:据图可知,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快型模式碳排放高,慢型模式碳排放低;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随距离增加,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快型远大于慢型。由于快型的碳排放量远大于慢型,所以要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的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尽量选择慢型和简易、轻便包装,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的浪费。
答案:差异:相同距离下,快型模式较慢型模式碳排放高;随距离增加,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
做法: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尽量选择简易、轻便包装;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