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单元测评(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该项目由齐鲁石化从排放源中分离并提纯二氧化碳,胜利油田把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利于难以驱动的原油开采,剩余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永久封存地下。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可促进齐鲁石化和胜利油田( )
A.生产能耗降低
B.产业一体化发展
C.生产流程简化
D.产品多样化经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B
2.胜利油田利用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层驱油可( )
A.提高石油开采率
B.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
C.提高石油的品质
D.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A
3.我国将加大力度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 )
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降低能源消费价格 ④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1
C
解析:1.B 2.A 3.C 第1题,该项目由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并将其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封存,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实现石油增产和碳减排双赢,B正确;该项目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利用,增加了生产能耗,A错误;石油开采生产流程比原来复杂,C错误;该项目只是提高了石油的开采率,不涉及对石油的加工,产品以原油为主,D错误。第2题,将二氧化碳注入油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利于难以驱动的原油开采,从而提高石油开采率,A正确;将二氧化碳捕集,再注入地层,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也增加了开采石油的程序,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成本,B错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1
该方案只是起到了增加石油流动性的作用,对石油品质并无改变,也没有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C、D错误。第3题,该方案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开采难以驱动的原油,较大幅度提高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①正确;该方案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④正确;石油为常规能源,增加石油的开采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利,②错误;石油为常规能源,需求量大,该项目的实施对能源消费价格影响不大,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1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982年至2016年,全球的林木树冠覆盖增加了224万平方千米(相对于1982年,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约7%),裸地覆盖减少了116万平方千米,这些变化集中在山区、温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其中60%的土地变化与人类直接活动有关,40%是由于气候变化等间接驱动因素造成的。不少专家坦言,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未必是好事,因为这表明受农业扩张驱动的森林砍伐会在热带地区越来越突出。据此完成4~6题。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1
4.导致森林覆盖率上升的农业活动有( )
①退耕还林 ②围栏放牧 ③弃耕 ④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1
D
5.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气温年较差增大
B.年降水量减少
C.耕地面积扩大
D.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1
D
6.“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未必是好事,因为这表明受农业扩张驱动的森林砍伐会在热带地区越来越突出”,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热带地区毁林开荒的经济效益低下
B.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远优于其他森林
C.其他地区森林经济价值不及热带雨林
D.被砍伐的热带森林面积将大于其他新增林地面积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1
B
解析:4.D 5.D 6.B 第4题,退耕还林、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弃耕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围栏放牧与森林覆盖率上升关系不大,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第5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使得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为北方农业发展提供水源,D正确,A、B、C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受农业扩张驱动的森林砍伐会在热带地区越来越突出,导致热带雨林被破坏,热带雨林面积减小,而其他地区植树造林面积可能增加,但由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优于其他森林,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未必是好事,B正确,A、C、D错误。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1
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下图为2014—2019年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及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7~9题。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1
7.关于2014—2019年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及增长率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先减后增,2017—2018年减少最快
B.先增后减,2017—2018年减少最慢
C.整体呈减少趋势,2017—2018年减少最快
D.整体呈增加趋势,2017—2018年减少最慢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1
C
8.进口固体废物对我国的危害是( )
①加剧环境污染 ②可利用资源减少 ③加快病菌扩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1
B
9.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就业率上升
B.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C.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
D
解析:7.C 8.B 9.D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呈减少趋势,2017—2018年减少得最快。第8题,固体废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会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加快病菌的扩散,①③正确;其中一些可利用的资源能够增加原料来源,降低原料成本,②④错误。故选B。第9题,进口固体废物能够增加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口,促进就业率上升,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会使相关行业就业人口减少,A错误;进口固体废物能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B错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关系不大,C错误;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能够避免因固体废物进口引起的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D正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2019年10月底,上海市约1.2万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为80%,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还只是15%。继上海之后,“垃圾分类”政策席卷全国,如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
10.与2018年底相比,2019年10月,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B.政府激励约束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高
D.垃圾分类合理化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
B
11.图示新型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
A.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的产量
B.杜绝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D
12.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慢,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进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害垃圾少
B.政策支持少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
D.垃圾分类条件不成熟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D
解析:10.B 11.D 12.D 第10题,从2018年底到2019年10月,垃圾分类达标率由15%上升到80%。在将近一年时间内,市民素质变化不大,A错误;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而到了10月底,垃圾分类达标率明显升高,说明政府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正确;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对垃圾分类达标率影响小,C错误;垃圾分类方法多年来一直在提倡,但垃圾分类达标率却没有明显提高,D错误。第11题,新型垃圾处理流程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垃圾的产量,A错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能减少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但不能杜绝,B错误;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新型垃圾处理流程不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C错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减害化,D正确。第12题,相较于城市,农村有害垃圾并不少,如废农药瓶、废电池等,A错误;城市和农村政策支持力度、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差别不大,B、C错误;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社会、居民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资金等作为保障,才能顺利推行下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暂时难以顺利推进垃圾分类,D正确。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00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下图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3.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D
14.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梯级开发,综合利用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15.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过程中,应该( )
A.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B.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
C.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D.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C
解析:13.D 14.A 15.C 第13题,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陕、甘、川三省,其分布表现为一定程度碎片代,没有集中连片分布,A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气候较温暖湿润,从位置上可以看出,当地也会受寒潮冻害,B错误;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为中心,应以山地地形为主,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纬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正确。第14题,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且集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A正确;岷山片区降水较丰富,气候湿润,以森林植被为主,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应退耕还林,当地风沙现象少,B错误;当地可以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但这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C错误;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泥沙淤积较少,应此清淤治污不是当地应聚集的生态文明建设,D错误。第15题,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容易破坏环境,干扰大熊猫生长繁殖,不利于实现大熊猫保护,A错误;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B错误;当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既保护了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实现大熊猫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C正确;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不利于当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 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因此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第(2)题,煤炭开采中的问题—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煤炭使用中的问题—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进行治理。第(3)题,从图中可知,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等。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答案:(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2)开采中—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
措施: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进行治理。
(3)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17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某校中学生赴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进行野外实习,重点考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下图为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及景区分布图。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任务一 考察和调研生物多样性。
同学们经调查了解到:神农架是我国中部的最高峰,山地南坡基带以常绿阔叶林带为主,北坡基带则以落叶阔叶林带为主。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6种,药用植物超过1800多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任务二 实地测量,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注: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生态敏感性 极敏感 高敏感 中敏感 轻敏感 不敏感
面积占比(%) 6.04 9.25 10.27 73.30 1.14
地形 高程/m 2400~
3000 2000~
2400 1600~
2000 1200~
1600 <1200
坡度/° 45~90 30~45 25~30 15~25 0~15
任务三 调研保护管理措施。
(1)说明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4分)
(2)绘制统计图,表现该地区生态敏感性的分类及面积比例。(4分)
(3)根据上表数据,说出地形因素与生态敏感性的关系。(3分)
(4)简述对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4分)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神农架位于我国中部,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南坡、北坡基带不同,说明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气候和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据图中陆高分布可知,该地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植被生长环境复杂;图中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第(2)题,两种绘图方法:圆饼状图和柱状图。生态敏感性分为五类,画圆饼状图,可将五类比例在圆饼图中按比例划分,用不同图例表示即可。用柱状图来表示,需要先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不同种类,纵轴表示所占比例,据数据画图即可。第(3)题,地形因素主要是指高程和坡度。据表中数据可知,2400~3000 m海拔最高,坡度是45°~90°,是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极敏感状态;<1200 m海拔最低,坡度是0°~15°,坡度最小,是不敏感状态。说明海拔越高,坡度越大,生态敏感性越高。第(4)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可知,对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的保护应该划分相应的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划分不同的保护级别;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易被破坏,要严禁单位和个人进入,或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等活动。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答案:(1)地处中纬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气候和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流众多;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绘图示例: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3)海拔越高,坡度越大,生态敏感性越高。
(4)划分相应的保护核心区、缓冲区;严禁单位和个人进入,或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等活动。
18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香港是国际航运、金融中心,人口747.42万、人口密度6760人/km2。半岛地区,越往南,人口密度越大。境内基本没有大的、严重的工业污染源。
材料二 臭氧、氮氧化物、乙醛等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下图为我国香港地区2000年3月28—31日海平面等压线图,此时段该地区风力一级,光化学烟雾较严重。下表为7个测站所在地四天的臭氧浓度(单位:μg/m3)。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注:香港臭氧平均浓度为30 μg/m3。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测站 28日 29日 30日 31日
① 123 121 140 105
② 40 70 50 34
③ 20 68 96 80
④ 21 66 89 60
⑤ 9 43 53 40
⑥ 10 41 37 46
⑦ 37 39 45 38
(1)试说明当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气象条件。(4分)
(2)指出该时期香港光化学烟雾空间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4分)
(3)从污染源的角度,提出香港治理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策略。(6分)
解析:第(1)题,根据香港地区2000年3月28—31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可知,该地受高压控制,因此天气晴朗;再由该地区风力一级可知,风力小,且根据等压线可判断,此时该区域风向主体为西北风。由此可得出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提高了太阳辐射强度,更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天气晴朗,昼夜温差更大,有利于逆温天气的形成,大气稳定;大气稳定且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形成污染物的积聚;盛行西北风,从大陆带来了污染物,增加了污染物来源。第(2)题,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表中数据可知,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该地区臭氧浓度北高南低,因此该时期香港光化学烟雾空间变化的趋势由北向南减少。香港基本没有大的、严重的工业污染源,因此可推测污染源主要来自内陆地区,靠近北部地区;其次该地此时期以西北风为主,污染源在上风向,易扩散至香港。第(3)题,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等;另外该地污染物大多来自内陆地区,尤其是距离香港较近的深圳,因此需要加强与深圳等北部地区的合作,协调管理环境保护。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答案:(1)晴天多,阳光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逆温天气的形成,大气稳定;风力小,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盛行西北风,从大陆带来了污染物。
(2)由北向南减少。污染源来自北部,盛行偏北风,从北部带来了污染物。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加强与深圳等北部地区的合作,协调管理环境保护。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萍乡某县城有一条小河穿境而过,2021年6月该城区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对小河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城区降水量等方面做了测量。测量后绘制了如下示意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1)说出图示日期该小河水污染浓度的变化特点。(5分)
(2)图中该小河污染浓度在2日至3日时段有一次显著上升,试描述其形成的详细过程。(5分)
(3)说明本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教育意义是什么?(4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水污染数值总体上呈“W”状变化;水污染先减轻,后加重,再减轻,之后又逐渐开始回升,其中6月3日水污染最重,整体上污染物浓度数值变化较大。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首先该地区6月1—2日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其次是该河流主要流经县城,城市产生污染物较多;降雨形成了地表径流,使污染物被地表径流带到地势较低处;并且携带污染物的地表径流汇入河流大多集中在同一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短的时段内,使污染物在河流中大量积聚;因该河流量较小,河流自净能力弱,致使水污染严重。第(3)题,组织学生对城市河流的流量、污染物浓度进行测量,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城市河流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等,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答案:(1)污染浓度总体变化大,大致呈“W”形变化。(或:污染浓度先下降后显著增大,6月3日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再逐渐回升。)
(2)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夹带地表污染物往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动;最终使得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汇入河道,污染物浓度明显增加。
(3)了解河流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