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践行绿色发展课件(共1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践行绿色发展课件(共11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0 13:1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2张PPT)
单元活动 践行绿色发展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践行绿色发展。 1.人地协调观:结合资料,了解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理解绿色生产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效益。
3.区域认知:结合相关资料,认识绿色发展的理念及意义。
4.地理实践力:在实际生活中为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1.概念: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约束条件下,将_______________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内涵:绿色发展以_______________和保护环境为引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强调_______________,善待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主学习 探新知
3.意义
(1)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的_________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_________、_________和着力点。
4.节约资源的意义
效率
成本
污染物
[微思考]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只适合于工农业生产活动吗?
提示:绿色发展不只适用于工农业生产活动,人们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也应该渗透绿色发展观念。
二、发展绿色生产
1.基本思路:发展绿色生产,建立_______________经济体系,要从根本上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增长方式,使整个产业链和产品实现“绿色化”。
2.内涵:倡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效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____________污染控制。
3.作用:绿色生产可以促使资源利用_________、生产流程_________、污染物排放_________、产品绿色_________,是实现低碳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
4.驱动力
绿色低碳
节能环保
清洁生产
技术
5.低碳循环经济
(1)概念: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复合体。
(2)核心:资源的_________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减少____________。
(3)原则:____________、再使用和再循环。
(4)手段:_______________、制度创新、_______________、新能源开发等。
(5)目标:实现对资源及其废弃物的_________利用,尽可能地减少__________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微思考] 低碳经济就是循环经济吗?
提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三、倡导绿色消费
1.概念: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_________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2.含义
(1)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_________的绿色产品。
(2)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的同时,注重_________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3)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不造成环境污染。
3.价值:绿色消费可创造_________价值、_________价值和_________价值。
4.原动力: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是推动绿色消费的原动力。
[微思考] “无废城市”真的无废弃物排放吗?
提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四、创建绿色学校
1.概念:绿色学校创建是指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____________,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绿色管理,创设绿色文化氛围,开展_________________,全面提高师生_______________的学校品牌建设行动。
2.作用:使绿色成为我们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___、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主体:_________是创建绿色学校的主体。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绿色学校创建、_______________和绿色实践活动。
[微思考] “绿色学校”的学校环境有何特点?
提示:学校环境方面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等,可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家庭生活和单位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有利于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探究点一 发展绿色生产
材料 2021年4月22—23日,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在济南组织召开了“2021年全省再生资源行业绿色发展工作会议”。省发改委就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工作的重要性,在我省开展试点的工作安排等内容进行了解读;省工信厅从发展我省绿色制造体系,在“十四五”期间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水平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工信部门的相关工作安排;省商务厅以“新时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为题,讲解了商务主管部门“十四五”时期做好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具体意见。
合作探究 培素养
情境导入
[探究]
1.分析绿色发展的内涵。
提示:绿色发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引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强调以人为本,善待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分析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示:旨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3.分析节约资源对绿色发展的作用。
提示:节约资源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是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
1.绿色生产
知识归纳
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比较项目 低碳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点 提出
背景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
比较项目 低碳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点 关注
重点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定位 把经济活动重组成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比较项目 低碳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共同点 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
?知识拓展?
比较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
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循环利用
资源利
用率 一次性利用,
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协调度反映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长江经济带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36%,钢铁工业污染物成为区域工业最大的污染源。近年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会议上决定,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下图示意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钢铁工业、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的协调度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典例剖析
(1)该时期长江经济带(  )
A.钢铁工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波动趋势较为一致
B.生态环境协调度先降后升,环境质量日趋向好
C.2000年到2006年经济协调度迅速提高,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D.2010年经济高协调度以钢铁工业超负荷运转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2)有利于长江经济带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鼓励创新,提技术
B.降低能耗,零排放
C.关闭高炉,去产能
D.整合工厂,增产量
D
A
[思维路径]
信息获取 1.文本信息。
长江经济带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36%,钢铁工业污染物成为区域工业最大的污染源;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2.图示信息。
钢铁工业协调度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协调度2006年前先降后升,2006年至2010年不断下降,2010年后相对平稳;2000年到2006年经济协调度迅速提高,2010年经济协调度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
整合信息 (1)根据图中钢铁工业协调度和区域经济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二者的波动趋势并不一致;生态环境协调度2006年前总体上升,2006年至2010年不断下降,2010年后相对平稳但相比2006年低,不能说明环境质量日趋向好;2000年到2006年经济协调度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总体上都在上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向好;2010年经济协调度达到最高,此时钢铁工业和生态环境达到阶段低点,结合材料“钢铁工业污染物成为区域工业最大的污染源”可知,该时期经济高协调度是以钢铁工业超负荷运转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整合信息 (2)长江工业持续发展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通过鼓励创新,提高工业技术,既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竞争力,也可以减轻钢铁工业带来的污染;加大科技的投入能降低能耗,但钢铁工业难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通过关闭高炉从而实现去产能,不利于工业的持续发展;整合工厂,增产量只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钢铁工业协调度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经济协调度则是先快速上升后下降,二者波动趋势不一致;生态环境协调度2006年前先降后升,2006年至2010年不断下降;2000年至2006年经济协调度迅速提高,此阶段生态环境协调度也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日趋向好;2010年经济协调度达到最高,此时钢铁工业和生态环境达到阶段低点,结合材料“钢铁工业污染物成为区域工业最大的污染源”可知,该时期经济高协调度是以钢铁工业超负荷运转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第(2)题,根据材料“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可知,长江工业持续发展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通过鼓励创新,提高工业技术,既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竞争力,也可以减轻钢铁工业带来的污染;加大科技投入能降低能耗,但钢铁工业难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通过关闭高炉从而实现去产能,不利于工业的持续发展;整合工厂增产量只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
探究点二 倡导绿色消费
材料 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消费中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下图是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
情境导入
[探究]
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主要在哪两个环节?
提示:原材料采集和处理、产品的加工制作。
2.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提示: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重复利用产品,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
1.倡导绿色消费
知识归纳
绿色消费 内容
含义 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不造成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内容

值 产业
价值 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经济
价值 绿色消费人群不断扩大,绿色产品种类增加,绿色消费规模增长,绿色商品议价能力增强
环境
价值 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直接降低治理环境污染的高昂成本
绿色消费 内容

力 简约
低碳
的生
活方
式 积极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使消费更绿色、更健康、更智能、更安全
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做好每件小事,养成节约、简约的习惯,使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2.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
(1)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2)对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环境:减轻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营造优美环境,使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4)对于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与管理中的合作。
(5)对于教学: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
(6)社会影响:学校能够提升在当地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7)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通过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减少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碳交易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企业碳排放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当前,多家银行正在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在我国推行个人碳账户的意义主要是(  )
A.扩大碳交易市场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增加服务业岗位
D.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典例剖析
D
(2)下列行为中,能增加个人碳积分的是(  )
A.乘坐出租车出行
B.打包剩余餐食
C.选购小包装商品
D.购买纸质门票
B
[思维路径]
信息获取 (1)碳交易的目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的目的: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
整合信息 (1)分析文本材料中银行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的目的可知:建立个人碳账户,可以累积个人碳积分,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通过这样的碳减排收益机制,鼓励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而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碳交易主要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个人碳账户在碳交易市场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对扩大碳交易市场影响较小,同时推行个人碳账户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较小。根据材料中碳交易的目的可知,我国推行个人碳账户主要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是为了增加服务业岗位。
整合信息 (2)判断个人行为能否增加个人碳积分,主要是看个人行为能否减少碳排放。出租车出行相比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而言,载客量小,相对的碳排放量较大;打包剩余餐食,节约粮食,可以减少食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选购小包装商品、购买纸质门票,都会增加纸的消耗,在前期生产和后期处理这些纸质物时,会增加碳排放量。
解析:第(1)题,建立个人碳账户可以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可以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又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通过这样的碳减排收益机制,鼓励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而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推行个人碳账户,并不能显著地扩大碳交易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小;个人碳账户主要是用户网络授权、采集、交易,实现碳减排获得收益,增加服务业岗位不是其主要的意义。第(2)题,出租车出行相比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而言,载客量小,相对的碳排放量较大;打包剩余餐食,节约粮食,可以减少食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选购小包装商品、购买纸质门票都会增加纸的消耗,在前期生产和后期处理这些纸质物时,会增加碳排放量。
知识点一 发展绿色生产
对传统电气化进行全面升级,实施再电气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再电气化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二是消费环节。下图示意实施再电气化的基本路径。据此完成1~2题。
课堂达标 提能力
1.从生产环节看,再电气化主要体现为(  )
A.直接用于消费的能源增加
B.用于发电的能源占比提升
C.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下降
D.非化石能源占比保持稳定
2.推进消费环节再电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数量
C.科技水平
D.消费需求
B
C
解析:1.B 2.C 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生产环节的再电气化主要表现为直接用于终端消费的能源比例降低,用于发电的能源占比提升,A错误,B正确。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要求下,化石能源发电量会下降,但有个渐进过程,不会快速下降;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提升,C、D错误。第2题,若要使电能成为终端消费的主要能源,首先应当提高科技水平,对目前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用能进行改造,尤其是对过去不能使用电能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和电气化改造,C正确;人口数量与消费环节再电气化无关;相对科技水平,产业结构、消费需求对于推进消费环节再电气化作用更小,A、B、D错误。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民居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3~5题。
3.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
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
D
4.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5.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塑料大棚亚系统
B.沼气池亚系统
C.猪舍厕所亚系统
D.庭院园田亚系统
B
A
解析:3.D 4.B 5.A 第3题,由图中暖猪舍和地下冬储窖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故选D。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一直居家的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在家赋闲的青壮年劳动力),该优化模式庭院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主要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民居组成。在各亚系统中,塑料大棚亚系统的产出占总产出的75%,是该生态系统中产出比例最高的亚生态系统。因此,塑料大棚亚系统是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故选A。
知识点二 倡导绿色消费与创建绿色学校
实施家庭绿色消费,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协助创建绿色社会,关注环境安全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原则。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行为中体现家庭实行绿色消费的是(  )
A.上班经常乘出租车
B.在家经常使用一次性茶杯
C.购买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
D.购买露天烧烤食品
C
7.绿色学校是指(  )
A.绿化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
B.环境教育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
C.日常卫生搞得很好的学校
D.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
D
解析:6.C 7.D 第6题,体现家庭实行绿色消费的是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乘出租车会增加能源消耗,增加空气污染,不属于绿色消费;使用一次性茶杯会增加资源的消耗,产生固体垃圾;购买露天烧烤食品会增加木炭消耗,破坏森林,使大气污染增加。第7题,绿色学校是一个综合指标。学校的绿化、环境教育、日常卫生等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8~10题。
8.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D
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B
10.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解析:8.D 9.B 10.B 第8题,绿色消费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废品回收利用、完善质检体系和使用无汞电池,都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但产品多层包装,会消耗过多的资源,与绿色消费不符。第9题,使用高效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土壤和农作物。采用绿肥等有机肥,减少化肥对水的污染;采用无土栽培,降低土壤对农作物的污染,同时也可减少农作物对土壤的污染;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代替农药,可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农药污染。第10题,绿色食品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因此绿色食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绿色食品的原料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课堂小结
微课拓展
绿色生产关联图通常是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地理事象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图形。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现以下图为例,展示生态农业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拓展微讲
(三)绿色生产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模式图
(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等过程。
(2)综合分析,寻找突破
图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表示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于作物种植。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厘清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过程。
(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
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该模式图中,重新按顺序读一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
绿色生产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因其以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此类绿色生产模式意义的分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①生态方面:节约资源,缓解生态环境问题。
②经济方面: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
③社会方面:促进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素养微练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B
解析:1.D 2.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式中有甘蔗种植,而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地区,集中分布在台湾、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和海南等省份以及四川盆地,选项中只有闽浙丘陵在此范围内,河套平原、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三地均位于温带地区,不适宜种植甘蔗。故选D。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循环农业包含水稻种植、甘蔗种植、生猪饲养、渔业养殖等多种经营方式,可提高经济效益,而发展沼气提供了清洁能源,①③正确。该循环农业模式主要位于农村,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小,也起不到促进民居集中的作用,②④错误。
[基础自测]
绿色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下图为2021年我国各省(区、市)绿色化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课时规范训练(五) 践行绿色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021年我国各省(区、市)绿色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是(  )
A.山东省绿色化水平低于河南省
B.青海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北省
C.东部沿海省市绿色化水平较高
D.绿色化水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2.东南沿海地区绿色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面积较大 
B.公园数量较多
C.人口增长较快
D.经济水平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3.下列关于西南地区实施的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C.注重城镇化速度的提升
D.注重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B
解析:1.B 2.D 3.B 第1题,读图可知,山东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南省,A错误;青海省属于高水平区,河北省属于低水平区,B正确;东部沿海省市中,河北、辽宁属于低水平区,C错误;我国绿色化水平分布不均,并未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D错误。第2题,东南沿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D。第3题,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应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B正确。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注重城镇化速度的提升、注重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A、C、D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下图为内蒙古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据此完成4~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4.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A
5.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 ②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 ③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 ④达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6.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②热电厂的热蒸汽全都用于多晶硅生产 ③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④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解析:4.A 5.A 6.B 第4题,根据图示的生产关系,①利用热电厂热、电之外的产品主要是粉煤灰发展生产,可生产建材、新型建筑材料。A正确,B、C、D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发展模式是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①②③正确。但是此发展模式仍然有废气排放,并未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④错误。故选A。第6题,根据供热线的分布判断,热电厂的热蒸汽并没有全都用于多晶硅生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多种措施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新加坡人口约为570万,食物垃圾是新加坡最大的垃圾来源之一,过去10年间增长了约20%。据统计,2022年新加坡产生食物垃圾7.94亿公斤,本地家庭每天所丢弃的垃圾中,约一半是厨余垃圾。下图示意新加坡位置。据此完成7~8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7.餐饮和粮食浪费对新加坡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剧粮食短缺状况,需要进口更多粮食 ②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③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 ④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B
8.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新加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制定相关法规,限制食品消费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农业规模,保障粮食供给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D
解析:7.B 8.D 第7题,餐饮和粮食浪费会加剧粮食短缺状况,新加坡人多地少,农产品需要进口,餐饮和粮食的浪费导致需要进口更多粮食,①正确。新加坡科技发达,垃圾处理能力较强,厨余垃圾处理难度较小,不会导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②错误。食品价格是由食品供应市场决定的,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生活习惯不一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③错误。垃圾增多会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④正确。故选B。第8题,制定相关法规,限制食品消费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少,加大科技投入或扩大农业规模,粮食产量提高有限,B、C错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可以减少粮食浪费,D正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传统林业发展导向单一,只注重木材生产。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有专家指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该产业链仍有需要注意或完善的环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据图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相比传统林业经济的主要优点。
(2)说明该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注意或完善的环节。
(3)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循环经济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图中林业循环经济围绕森林资源发展一、二、三产业,实现了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据图可知,林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森林中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实现农业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据图可知,林业循环经济利用木材发展造纸业和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业资源的附加值,实现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据图可知,林业循环经济对采伐和加工过程中的“三剩物”回收利用,使废弃物成为下游工业生产的原料,减少资源投入和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据图可知,林业循环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直接将禽畜类粪便用于树木生长的肥料,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些环节没有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应该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生产沼气,为林场提供生活能源,既延长了产业链,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又可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林业循环经济是围绕森林资源展开的,因此,要保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度樵采,应该划区采伐,采伐后及时补充幼树;工业生产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发展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时,要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注重环境保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钢铁、铝材、塑料、水泥等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煤炭、铁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大多为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且开发过程中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钢铁、铝材、水泥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水泥、塑料等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例如建筑垃圾占用农田、塑料难降解产生白色污染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答案:(1)通过造纸业、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对“三剩物”及禽畜类粪便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森林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
(2)采伐区应选择性采伐与育林更新相结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生产沼气,补充林场生活用能;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要把好环保关,减少环境污染。
(3)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能力提升]
浙江舟山嵊泗县是一个海岛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列岛地形起伏,水系短小,谷地浅凹,多岙湾岬角。1997年,我国首次在该县建成反渗透海水淡化产业化工程,截止到2022年底,该县居民生活使用淡化水达8.91万吨/日,淡化水接入供水管网前,通常会与当地水库水勾兑。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淡化水供水率和水质均有较好的保证,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小;但淡化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综合利用。下图为舟山海水综合利用流程简图。据此完成10~12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0.嵊泗县居民日用淡化水量较大,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技术先进
B.降水较少
C.河短湖少
D.输水便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C
11.该地淡化水与当地水库水勾兑的目的主要是(  )
A.降低淡化水生产压力
B.提高供水品质
C.进一步降低供水盐度
D.降低供水成本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D
12.舟山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②减少高盐污染排放 ③降低海洋生态脆弱性  ④降低盐业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D
解析:10.C 11.D 12.D 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进的技术为海水淡化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但这并不是该县居民日用淡化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A错误。舟山嵊泗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B错误。嵊泗县为海岛县,河流短小,湖泊较少,淡水资源紧张,靠近海洋,海水资源丰富,所以该县居民日用淡化水量较大,C正确。经海水淡化后的水接入供水管网前,通常会与当地的水库水进行勾兑,输水过程较复杂,并不便利,D错误。第11题,通过将淡化水与当地水库的水进行勾兑,勾兑后的水接入原先的供水管网,不必为淡化水专门建设供水管网设施,降低了供水成本,D正确。淡化水和当地水库的水均为淡水,进行勾兑并不是为了提高供水品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B错误。与降低供水盐度以及降低淡化水生产压力等关系不大,A、C错误。第12题,通过对海水的综合利用,利用浓盐水发展盐场制盐和氯碱工业,减少了高盐污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生态的稳定性,但并不会降低海洋生态的脆弱性,②正确,③错误;同时,利用浓盐水发展盐场制盐,生产食盐,降低了盐业生产成本,④正确;根据海水综合利用流程简图可知,并没有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图中展示的是产业链的增多和延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但并没“循环”,①错误。故选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信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传统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采用焚烧和填埋两种方式。2020年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逐渐形成回收、拆解、初加工和深加工的产业链。下图示意“城市矿产”循环利用过程。据此完成13~14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3.“城市矿产”利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作用是(  )
A.缓解资源短缺
B.减轻环境污染
C.增加就业机会
D.促进经济发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B
14.实现“城市矿产”有效利用的前提是(  )
A.建立完善回收渠道
B.提高利用技术水平
C.各地建立多家园区
D.工业零废弃物生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A
解析:13.B 14.A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需求巨大,但国内资源不足,部分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有效利用每年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资源,既可替代部分原生资源,又可减轻环境污染,B正确;缓解资源短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不属于生态作用,A、C、D错误。第14题,提高全社会对“城市矿产”的认知度,使废弃物生产企业和居民参与到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理中来,建立完善的回收渠道,是实现“城市矿产”有效利用的前提,A正确;提高利用技术水平、工业零废物生产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不是“城市矿产”有效利用的前提,B、D错误;建立多家园区也需要有完善的回收渠道为前提,C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5.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郊区(  )
A.人口稠密、地价便宜
B.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C.污染较少、环境优美
D.地形多样、气候宜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C
16.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
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
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B
17.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A
解析:15.C 16.B 17.A 第15题,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郊区污染较少、环境优美,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C正确;郊区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远离主城区,距离市场较远,B错误;地形多样、气候宜人,对生态农业生产影响较小,不是主要考虑的条件,D错误。第16题,据图可知,该农场需要从外部输入煤电能源,说明沼气池提供的能源不充足,A错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B正确;科技与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关系不大,C错误;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不利于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D错误。第17题,从图中看,沼液主要输入到绿化工程,没有直接排入湿地,故A符合题意;湿地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的发展;湿地可以蓄积雨水,调节旱涝不均的情况,且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湿地能够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B、C、D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绿色发展概念源自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生态优先,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衡量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引入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以绿色发展为一级指标,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生态贡献、能源结构、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污染防治)为二、三级指标。下图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数及二级指标发展变化状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材料二 下表为2020年长江流域部分省区绿色发展一级、二级指标指数及排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地区 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指数 排名 指数 排名 指数 排名 指数 排名
上海 83.5 1 61.3 4 96.6 2 99.9 2
安徽 65.3 16 34.6 20 80.3 18 91.2 10
西藏 45.0 30 64.4 1 32.7 31 31.5 31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中一、二级指数发展变化特征。
(2)针对西藏绿色发展指数偏低特征,请你对提高西藏绿色发展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3)简述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绿色高水平发展的主要措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图中的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一、二级指数发展均呈上升趋势。但根据左侧的纵坐标和折线图可知,指数基数的大小不同且差距较大。增长的幅度和速度差异较大。其中可持续发展指数基数低,增长的幅度最大。另外三个指数基数较高,增长幅度较小。第(2)题,西藏绿色发展指数较低的影响因素是资源利用指数和环境保护指数较低,可以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第(3)题,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绿色高水平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保护三方面考虑。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在流域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在流域内上下游省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交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答案:(1)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一级指数,各二级指数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指数基数和增长幅度差异大;其中可持续发展指数基数低,增长幅度最大;绿色发展指数和环境保护指数与资源利用指数基数较高,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2)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防治环境污染。
(3)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流域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流域内上下游省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交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