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除法 教案搭一搭1
教材分析:
首先呈现摆小棒的故事情境,明确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提出用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得出可以摆3个正方形剩1根小棒的结论,结合具体操作列出算式,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具体版式让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初步余数,并知道商和余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接着通过“搭一搭,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初步地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并且能正确地计算表内除法,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知商和余数的含义。由于学生初步接触有余数的除法,所以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搭一搭的活动,这一活动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调动课堂气氛,同时通过搭正方形的过程把余数产生的过程、原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真切地认识余数,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经历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教具: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淘气和笑笑在玩什么? 我们也来搭一搭好吗?板题
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
谁能说一说他们在搭什么?
请大家拿出13根小棒,我们了来搭正方形?
看到这些小棒,你有什么问题吗?(13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
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把学生摆小棒的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学生边做边说过程。
2.认一认,想一想。
谁能根据我们刚刚的操作过程列出算式?同桌合作完成。学生汇报。随机板书算式:13÷4,
它的结果是多少呢?
你是怎么得出来的?余下的1根小棒我们要把它标在商的后面,它叫做余数。板书
13÷4=3(个)……1(根)
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接着搭一搭,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思考:大家观察这个表格中的算式,你们发现什么? 预设:除数都是一样的。
被除数变大,余数也一个一个变大。
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3)说一说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
预设:除数表示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余数表示余下的小棒。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
4.这个发现对不对呢,请大家再试一试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
三、练习巩固: 完成书练一练1-3题 补充练习:
1、把16块西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块还剩( )块。
( )÷( )=( )(块)……( )(块)
有23条鱼,每7条放在1个鱼缸里,可以放( )个鱼缸,还剩( )条。
( )÷( )=( )……(条)
四、思考题:
÷4=5……(),()里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4……5,()里可能是几,最小是几?
五、作业布置:
请大家课后用小棒搭一搭其它的图形或图案,如三角形、六边形等,再次感受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搭一搭这个活动认识了余数,知道在生活实际中,会出现不能全部分完的情况,也就产生了余数,余数表示分剩下的部分。余数的大家与除数有关,余数都是比除数小。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充满了乐趣。
板书设计:
搭一搭(一)
13÷4=3(个)……1(根)
余数都是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