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课件+单元总结+单元检测,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课件+单元总结+单元检测,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10 11:41:51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必修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八单元单元总结1.1.1 集合的概念第八单元知识图解专题归纳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1.背景
(1)严重的精神危机:残酷的世界大战和令人触目惊心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本来就已失望、不满的心理受到更大的打击,心灵遭到扭曲。现代主义作者感到人生荒诞、毫无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于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体现这种精神危机。
(2)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音乐、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科学技术,它使现代主义的特色表达得更加充分、效果更加明显。2.表现
(1)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描写,但是人物行为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2)美术领域:由于心理压力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
(3)音乐领域: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 3.影响
(1)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2)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
【理性思考】 在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演变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同时又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作品表述的内容看,人们对资本主义从向往到失望到批判再到心灵遭到扭曲,都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雷纳·韦勒克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雷纳·韦勒克所评论的是哪一文学流派(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材料所述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和虚构的艺术世界,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
答案:B
*2.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故选D项。
答案:D
3.(2015·琼海高二检测)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  )
解析:从材料“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推断出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玩偶之家》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4.(2015·南通高二模拟)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据此判断,欧·亨利作品的风格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并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联系材料,欧·亨利的作品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A
5.(2015·南京高二模拟)19世纪早期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他们用锋利的笔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  )
解析:从题干所述的时间、背景、特点来看,这种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项中作品的风格依次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
答案:B
6.《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下列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玩偶之家》 D.《母亲》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文学成就。《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钱观。
答案:C
7.(2015·郑州一中高二期末考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哪一作品与其风格最接近(  )
A.《最后的晚餐》
B.《人间喜剧》
C.《牧神午后·前奏曲》
D.《等待戈多》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莫言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答案:D
8.(改编题)下列有关19世纪以来欧美文学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贝克特——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代表人物
B.马克·吐温——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C.《约翰·克里斯朵夫》——海明威的代表作
D.《老人与海》——运用了被称为“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
答案:C
9.(2015·南京高二测试)文学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关于四部文学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丹麦 英国 法国 爱尔兰
B.戏剧 诗歌 小说 歌剧
C.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D.批判社会问题 想象力丰富、手法夸张 表现客观世界 集中表现自我
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文学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排除A项;《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约翰·克里斯朵夫》是20世纪早期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现实主义小说,排除C项;《等待戈多》是20世纪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现代主义荒诞剧,非歌剧(歌剧属于音乐),排除B项。
答案:D
10.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解析:《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A项错误。《茶馆》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黑暗;《等待戈多》主要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的情况,意在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C项只符合《茶馆》,D项只符合《等待戈多》。B项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B
11.下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话语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A.“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B.“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
C.“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复活》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C项是《等待戈多》戏剧里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的对白,而且反复出现。
答案:C
*12.(2015·浙江六校高二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在激烈的碰撞后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得到了共同发展,亚非拉文化逐渐得到世界的承认。以下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点的是(  )
A.海明威用“冰山原则”创作了《老人与海》
B.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C.出现了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民族乐派”
D.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解析:印度作家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明亚洲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B项正确。海明威是美国作家,柴可夫斯基是俄国音乐家,两者均不符合“亚非拉文化”的要求,排除A、C两项。鲁迅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不能反映其“逐渐得到世界的承认”,排除D项。
答案:B
13.(2015·潍坊高二检测)朱铭在《中国美术》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这种“追求”的有(  )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光和色彩的注重,应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而①是浪漫主义流派作品,③是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B
14.(2015·山西四校高二联考)“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画家的绘画风格应该属于哪一种美术流派(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美术成就。从题干材料描述来看,该流派符合现代主义美术的特色,追求个人感受,表现方式比较极端。
答案:D
15.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是(  )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威尔第《茶花女》
C.比才《卡门》 D.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解析:注意限定语“法国”“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是德意志人,威尔第是意大利人,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人。
答案:C
16.下列对音乐家的赞誉,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歌曲之王”舒伯特
B.“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C.“乐圣”贝多芬
D.“猫王”格里菲斯
解析:格里菲斯是美国电影界的著名人物,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或“电影界的莎士比亚”。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普莱斯利,他有“猫王”之美誉。
答案:D
1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表现了某音乐家向厄运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该音乐家是(  )
A.贝多芬 B.巴赫
C.格林卡 D.福斯特
解析:贝多芬的作品追求进步、自由、民主,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答案:A
18.他是19世纪中后期的著名音乐家,其作品注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表现出了俄国音乐的幽深沉静。他是(  )
A.贝多芬 B.约翰·施特劳斯
C.比才 D.柴可夫斯基
解析:贝多芬是德意志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音乐家,比才是法国歌剧家。从国别和作品两个角度都可以推断出他是柴可夫斯基。
答案:D
*19.(2015·南昌高二模拟)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了(  )
①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出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电视是现代的主流媒体之一,随着电视的普及,其影响越来越大。故宫是明清帝王的宫殿,其馆藏文物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纪录片《故宫》对其馆藏文物的介绍,无疑使艺术品走出了圣殿,使普通百姓有机会了解和欣赏故宫馆藏文物,①②正确;由纪录片《故宫》“全面展示了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可知③④正确。
答案:A
20.(2015·沈阳高二期末测试)某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题目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方近代文艺流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歌德、拜伦、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故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21.(2015·南通高二检测)某中学历史研究小组举办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展览,按照艺术流派分类,下列各项可以与右图所示作品放在同一展区的是(  )
A.《唐璜》
B.《向日葵》
C.《等待戈多》
D.《拾穗者》
解析:解题关键是知道《苹果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美术作品《拾穗者》也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答案:D
22.下列音乐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有(  )
①《蓝色的多瑙河》 ②《茶花女》 ③《卡门》 ④《围着时钟摇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围着时钟摇吧》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摇滚乐,属于现代主义音乐。
答案:B
23.(2015·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现代主义作品往往反理性、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20世纪初的人们 (  )
A.追求幸福、爱情、自由的社会心态
B.要求解放人性、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群体心理
C.消极、悲观、虚无、迷惘的群体情绪
D.在物欲横流下被金钱异化的变态心理
解析: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经济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等使西方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愤怒、悲观、失望、消极、迷茫、苦闷等,这种情况反映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就是现代主义流派的出现。
答案:C
24.(2015·衡水中学高二期中考试)“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受到众多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的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解析:《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是当前流行的音乐型娱乐节目,其受到众多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说明电视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答案:C
25.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
①去德国欣赏由贝多芬出演的音乐会 ②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 ③去电影院观看卓别林出演的默片电影
④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贝多芬是一位跨世纪人物,卒于1827年,所以不可能在20世纪20年代出演音乐会,故①错;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才研制出来,故④也不可能出现。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20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二月革命的成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很快被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所代替。在路易·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政治日趋腐败,经济萧条,对工人和农村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的血腥面目,已不是虚假的文明外衣所能掩盖的了。严酷的现实促使许多进步文学艺术家从幻想和憧憬中惊醒过来,他们开始正视现实,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这一现实,在他们看来,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文学艺术家只有传达和反映现实的义务,而没有篡改和伪造现实的权利。
——朱铭《外国美术史》
材料二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从哲学思想来说,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如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对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它们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它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在艺术手法方面,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并喜欢使用隐晦难懂的象征性语言。
——朱维之、赵澧等《外国文学史》
(1)在材料一概述的背景下产生了哪一文学流派?促使该流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艺术特点。(6分)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概括分析能力。第(1)问结合时间“1848年”判断;第(2)问首先明确材料二阐述的几层含义,然后结合层次分析;第(3)问从文学的本质去分析。
答案:(1)流派:现实主义流派。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暴露出来,激化了社会矛盾。
(2)现实原因: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理论条件: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直接原因:否定传统文学的现实性,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特点:反传统;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语言隐晦难懂。
(3)文学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27.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两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材料二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 1907年毕加索创作出《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他成为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1)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幅绘画作品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2)材料二中“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是指怎样的社会状况?它给欧洲美术界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三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2分)
(4)综合上述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解析:本题围绕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命题。回答时要注意文学、艺术和时代的密切联系,注意文学、艺术作品出现的时代背景,即把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理解。
答案:(1)图二。理由:图一带有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人物神情呆滞,不可亲近;图二则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展示了人性的美。
(2)社会状况: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影响:浪漫主义美术兴起。
(3)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4)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也反映了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贝多芬真切感到,自由将照亮一切。他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戏剧性风格。他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突破了古典模式,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但……英雄决定自己改称皇帝,失望之下,作曲家撕下了第一页的题献。
——《西方音乐史话》
材料二 柴可夫斯基遇到数不清的挫折: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无法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遭到同样的命运;1877年他的《天鹅湖》也由于交响性太强而未获成功;而《睡美人》《胡桃夹子》首演也均告失败。那时绝大多数的芭蕾舞音乐都是一系列的曲调连缀,而后续者方才证明了柴可夫斯基提升了芭蕾舞音乐的品位。
(1)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到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8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感想。(4分)
(3)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8分)
解析:本题的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
答案:(1)贝多芬是跨世纪的人物,被誉为“乐圣”,他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有着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精神,追求自由和真、善、美,所以他绝对不能容忍拿破仑称帝。
(2)艺术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只有具有美好的内心世界,才能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贝多芬的正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不怕挫折、不断努力和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作品从不被人们理解到最终受到高度评价,说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终是会被大家接受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挫折,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要善于展示自己,学会让别人了解自己。(言之成理即可)
课件10张PPT。成才之路 ·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必修3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八单元“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他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开篇导读
浪漫的雪莱呀,你不知道《马拉之死》的原因、你不能体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艰辛与痛苦、你无法体验《格尔尼卡》中法西斯的残忍与霸道……我真想让你《复活》过来:听一首凄惨的音乐,让浪漫回归到现实,看一部字字血、声声泪的影视作品,让诗歌成为人们苦难生活的倾诉,让你做一回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读图探新19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文学艺术杰作纷呈,人才辈出。
1.在文学领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文学逐渐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繁荣;20世纪的亚非拉文学体现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单元综述2.在美术领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经历了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演变;19世纪后半期,印象画派出现;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出现。
3.在音乐领域,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主要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流行音乐引入注目。在影视艺术领域,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影视艺术体现出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的特点,艺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