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人地协调观:运用实例或资料,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2.综合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海洋国土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资源安全的重要性。3.区域认知:结合具体的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说明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特点。4.地理实践力:通过互联网,查询了解我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海洋空间资源概述
1.定义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
2.用途
用途 举例
作为生产场所 可用于海水养殖、海上发电、海洋油气开采等
作为仓储场所 可用于建设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作为交通运输场所 可用于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作为生活场所 可用于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作为军事场所 可用于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3.我国海洋空间资源
(1)完全主权
(2)其他:对领海以外的海域,拥有毗连区的某些管制权,依法拥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等海域的相关权益。
[微思考] 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资源利用面临许多困难,如海上活动要应对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等问题。这种认识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深海活动要应对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等问题,海上活动要适应多变的海水运动和海洋气象状况。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目前,我国空间资源开发主要限于沿岸和近岸海域。
1.耕海牧渔
(1)方式
①综合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
②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
(2)意义
2.海洋运输线
运输对象 以货运为主,国际贸易货运总量超过2/3由海上运输完成,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依靠海洋运输
意义 海洋运输线的畅通以及海港的吞吐能力,对我国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都很重要
组成 海上航道 一些海峡是海上航道的“咽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洲际运河大大缩短了海上航行距离
海港 海洋运输线上的枢纽,也是海运物资的集散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展方向 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方式有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3.填海造地
(1)概念:指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2)影响
①有利影响
②不利影响:导致滨海湿地消失、自然岸线减少,改变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
4.海岛开发
(1)重要性
①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②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
(2)我国海岛开发状况
海岛类型 开发状况
一些面积较大、距离大陆较近且有淡水供应的海岛 能够供人类长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渔业、开发矿产资源、实施海岛旅游
多数面积较小、无居民海岛 因为缺乏淡水,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单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而不适合大规模开发
[微思考] 台湾省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山区面积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能否采取填海造地的方式在其东侧大规模地开发生存空间?
提示:填海造地一般在浅海水域进行,台湾岛东侧海底坡度较大,海域深,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成本高。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地填海造地。
三、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1.维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
(1)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前提。
(2)保障海洋运输通道安全至关重要。
(3)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确保国家对所属海域的控制和使用。
(4)与世界沿海国家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积极发展与沿海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
2.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问题
①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
②海岸侵蚀、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措施
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健全海洋保护区网络,对传统海洋渔场、海洋保护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
②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海洋空间资源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
探究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材料 厦门新机场造地选址位于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利用周边海域淤泥吹填造地。总填海造地面积约15.6平方千米,主要工程包括护岸、围堰、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工程,以及场地排水、流溢口等临时工程等。
[探究]
1.人工造陆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提示:围海造地和填海造陆两种。
2.人工造陆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提示: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甚至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
3.海洋交通与通信,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
提示: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1.不同海洋开发类型的选址要求
开发类型 选址要求(海岸带环境特征)
海水制盐 滩面宽阔,坡度小;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强,平均风速大;附近无大河注入,海水盐度较高
砂矿开采 资源蕴藏量大,品位高;水深较小或矿床埋藏深度浅,开发限制条件少,后方基地近
海水养殖增殖 水质好,含沙量小,营养盐丰富;水体交换畅通且波浪较小
滨海工业 适宜发展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用水量大的滨海电力和钢铁工业等
海港 地质构造稳定,底质坚硬;潮差较小,含沙量小;水深适宜,能满足港池及航道需要;风小或避风条件好;雾少;冬季冰期短;陆域较宽阔,交通便利
海洋油气田 区位条件好,陆域面积大;水深适宜,离开采区近
旅游区 区位条件好,交通方便,客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地质地貌类型齐全,自然景观奇异多姿;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资源组合优良
港口城市建设 有深水港;淡水资源丰富;尽可能靠近大型矿区;拥有发达的沿海工业、旅游业和便利的交通
2.海洋空间资源主要利用领域
领域 用途 优点 缺点
生产场所 海水养殖、海上发电、海洋油气开采等 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 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仓储场所 建设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 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交通运输场所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连续性强、成本低,适宜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 速度慢,航行受海水运动和海洋气象影响较大;建设基础设施成本高
生活场所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风景秀丽、海下世界奇妙等 容易造成海洋污染
军事场所 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节约土地等 建设难度大、投资大
?知识拓展?
我国海洋空间开发面临严峻形势
严峻形势 内容
围填海规模过大 沿海地区在受土地制约的情况下,围填海规模逐渐扩大。大规模围填海导致自然岸线大幅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断逼近红线;工程建设导致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栖息环境因掩埋而丧失或被破坏,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围填海工程实施后,减弱海湾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海水质量
海洋开发不平衡 不同用海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近岸和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过高,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
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粗放 海洋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结构低质化、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造成海洋资源浪费
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严重 近岸部分海域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特殊生态环境系统难以维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区域 城市 岸线总长度(km) 深水岸线长度(km) 单位岸线货运量(万吨/km) 地区生产总值(百亿元)
东岸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思维路径]
信息获取 珠江八门入海,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珠三角区域图,可以了解珠江口沿岸主要城市及交通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海岸线轮廓,磨刀门、大鹏湾、大亚湾的位置,桥梁的位置等;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对港口建设的意义;东岸、西岸地区主要城市;从表中可以读出,东岸岸线总长度、深水岸线长度,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差异—西岸的珠海、江门岸线资源和深水岸线资源比较优越,但利用程度低。
整合信息 (1)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岸线资源丰富→多港湾,波浪小,口大内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不易淤积;从东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东岸多深水岸线资源,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易形成深水港。(2)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珠江口东岸有广东、东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大;临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货运需求;东岸铁路网发达→可以形成陆海联运,交通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3)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西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岸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达程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第(3)题,读材料可知,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说明西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岸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探究点二 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与国土安全
材料 我国对钓鱼岛及周边小岛的管辖时间久远,最初开始于14世纪70年代(明朝),当时管理海岛的方式为定期巡海。明初巡海证明钓鱼岛列岛已在明朝整体海防体系的防卫范围之中。2012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2020年年初至11月2日,我国海警局公务船在钓鱼岛毗连区巡航累计已达283天,刷新历史最高纪录。2021年4月25日,我国海警2301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进行巡航。2021年2月1日,《中国海警法》正式通过,其中赋予了海警更多的权利,包括海上动武的权利,为我国公务船今后的维权执法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下图是我国钓鱼岛位置图。
[探究]
1.指出钓鱼岛所处的海域位置。
提示: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2.分析我国在钓鱼岛拥有哪些海洋权益。
提示: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一系列权益。
3.分析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提示:对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是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广阔天地
海洋空间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对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
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是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可以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能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方法技巧?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是综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交往等方面的数据计算得出(数值越大表示越安全)。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各省海洋生态安全指数( )
A.山东优于广西
B.广东持续恶化
C.浙江优于福建
D.江苏保持稳定
(2)为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下列各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辽宁鼓励大力发展海水养殖 ②山东禁止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③广东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 ④天津推动海洋产业链的延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维路径]
信息获取 1.文本信息。(1)海洋生态安全指数的含义。数值越大表示越安全。(2)设问信息。通过解读各省的生态安全指数及其变化的差异,提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的措施。2.图示信息。2016年与2006年相比:(1)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上升;(2)安全指数增大的省区: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3)安全指数没有变化的省区:河北、上海、广西、海南
整合信息 (1)对比两年生态安全指数的大小及其变化可以看出,山东优于广西、广东海洋生态安全在好转、福建优于浙江、江苏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在变大。(2)辽宁鼓励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带来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水养殖业要适度发展;山东可以适当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破坏,但不能完全禁止,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经济发展;广东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可以减轻海洋污染,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天津推动海洋产业链的延长,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解析:第(1)题,山东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为0.45~0.55,2016年为0.55~0.65,广西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和2016年均为0.25~0.35,山东优于广西,A对;广东矿产资源不足,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在好转,B错;浙江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为0.35~0.45,2016年为0.45~0.55,福建海洋生态安全指数2006年为0.35~0.45,2016年为0.55~0.65,2016年时福建优于浙江,C错;江苏海洋生态安全指数在变大,D错。故选A。第(2)题,广东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可以减轻海洋污染,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③对;山东可以适当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破坏,但不能完全禁止,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经济发展,②错;辽宁鼓励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业要适度发展,不然会造成水污染,①错;天津推动海洋产业链的延长,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④对。
答案:(1)A (2)D
知识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下图示意厦门岛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厦门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2.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 D.修复海洋生态
解析:1.C 2.D 第1题,由材料“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可知,半岛工程主要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故选C。第2题,原来的堤坝阻碍了海水运动,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拆堤建桥是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恢复海洋原来的生态环境。故选D。
深中通道东起深圳,跨越珠江口后连接西岸的中山市,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通道工程(如图1)。采用了东隧西桥的方式,其中6.8公里长的海底隧道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如图2)”,具有能适应超宽、深埋、变宽等建设条件,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好,耐久性有保障,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深中通道东线采用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4.深中通道沉管工程最易施工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3.B 4.D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中通道东起深圳、跨越珠江口后连接西岸中山市,东线采用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B正确;不能缩短通行距离,受隧道条件限制,车行速度可能受限制,通行时间未必能缩短,A错误;修建海底隧道,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还要修建人工岛,因此建设成本高,修建难度大,C错误;隧道是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旅客不能欣赏到隧道外的水下风景,D错误。第4题,深中通道沉管工程修建在珠江口的海底,最易施工的季节应是珠江枯水期,水浅,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雨季开始早,春季降水量开始增多,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珠江口水量大,水深,风浪大,不易施工。因此冬季是河流的枯水期,并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远,海上风浪较小,最易施工。故选D。
知识点二 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与国土安全
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约1.8万千米,其中自然岸线是指海岸自然结构和生态功能未受到人类活动与人工构筑物明显影响的海岸线。下图为4种自然岸线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4种自然岸线( )
A.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大体一致
B.基岩岸线长度一直短于砂砾质岸线
C.生物岸线一直受到人类的大力保护
D.1990年以后4种岸线变化都较剧烈
6.导致自然岸线长度变化幅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
A.修建港口 B.过度捕捞
C.围垦开发 D.毁坏红树林
7.21世纪初,江苏提出了“海上苏东”和“百万滩涂”开发战略,开始了高强度的开发。但是苏东的大段自然淤泥质岸线依然被保留下来。此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淤积作用强烈 B.人们注重保护
C.开发强度较小 D.海岸不易被破坏
解析:5.D 6.C 7.A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4种自然岸线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不一致;基岩岸线的长度在1990年后长于砂砾质岸线;1990年后,生物岸线的长度开始缩短,说明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1990年之后,4种自然岸线变化曲线的斜率比较大,说明4种自然岸线变化都比较剧烈。第6题,围垦开发会大幅度缩短自然岸线的长度,C符合题意;毁坏红树林会导致红树林对海岸的保护作用下降,但是影响不是最大的;过度捕捞与自然岸线的长度变化关系不大;修建港口会破坏自然岸线,但影响不是最大的,A、B、D不符合题意。第7题,由题目“高强度的开发”可知,B、C错误;淤泥质海岸容易被破坏,D错误;淤泥质海岸是由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苏东高强度开发,仍然保留大段淤泥质海岸,说明该地河流淤积作用强烈,A正确。
在新的海洋法制度下,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也提出了扩展自己的海洋管辖权主张,与我国的主张出现了重叠。受此影响,岛屿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这体现了( )
①我国海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
③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
④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在解决岛屿主权争端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是( )
①海洋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 ②应公平分享海洋权益 ③友好协商、公平合理 ④合作开发和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8.A 9.B 第8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海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体现了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故①②③正确;④与我国海洋争端主张无关。故选A。第9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结合材料可知,友好协商、公平合理是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主张,但绝不是在解决岛屿主权争端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主权是不容侵犯和谈判的。
课堂小结
本节核心要点 宏观把控
1.海洋空间资源的概念、种类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基本状况。3.耕海牧渔的常见模式、遇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途径。4.主要海洋运输线及其意义、海洋运输的发展方向。5.填海造陆的意义及带来的环境问题。6.海岛开发的意义。7.维护海洋空间开发权益的途径,怎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课时规范训练(四)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基础自测]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2.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恢复海洋原生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B.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1.B 2.D 第1题,由材料可知,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以保障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活动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B正确;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学技术是保障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A、C、D错误。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现代海洋牧场可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不只是恢复海洋原生环境,A错误;不能实现水产品多元化,可以使水产品增殖,B错误;不是为了减轻海洋自然灾害,C错误;可以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丰富人们的食物来源,从而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D正确。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是江苏省的出海门户和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其中陆域面积为8.51×103 km2;海域范围及其面积为近50年滩涂最大出露范围,共1.90×103 km2,海岸线总长206 km。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迫使南通市海域利用方式转型,并统一筹划陆海发展战略。下图示意南通市海域与陆域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南通市海域开发利用适宜性最强的是( )
A.城镇建设与工业开发
B.农业种植与渔业养殖
C.港口开发与海洋运输
D.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
4.南通市统一筹划陆海发展战略有利于( )
①合理开发海陆资源,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②增加滩涂斑块数量,缓解陆域耕地不足问题 ③临港产业集中布局,防止海域水污染 ④均衡海陆开发强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3.D 4.C 第3题,城镇建设与工业开发、农业种植与渔业养殖、港口开发与海洋运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是对海域可持续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最强,D正确,A、B、C错误。第4题,南通市统一筹划海陆开发战略有利于合理开发海陆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区域经济效益,①正确;滩涂斑块数量增加,反映出海域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符合海陆统筹开发战略的要求,②错误;临港产业布局过度集中,企业排放的废水会造成海域海水污染,影响海水水质,也不符合海陆统筹发展战略要求,③错误;统筹海陆战略有利于均衡海陆开发强度,使海域与陆域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选C。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5~6题。
图1
图2
5.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
6.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解析:5.B 6.A 第5题,由图可知,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分别是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故选B。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介于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其中人工礁石放置在防潮堤的前沿地区,可以减轻海水对海岸的冲刷作用,保护海岸,同时,盐生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A正确;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与美化环境无关,B错误;没有增加湿地,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发滩涂和海水养殖,D错误。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海域,区人民政府驻永暑岛。永暑岛是在永暑礁(珊瑚礁)西南陆域上吹沙填海建立的面积为2.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岛上建有机场和避风良港。“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力泵及管线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目标圈,淤积成陆。下图为某海域“吹沙填海”施工现场图和三沙市地图。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吹沙填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吹沙填海”的区域要位于浅海区域
B.沙袋最主要的作用是抵御海浪侵蚀
C.对工程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D.可能对工作区域的海洋生态带来不利影响
8.下列关于三沙市南沙区的设立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促进南沙群岛海域海洋渔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海岛旅游业发展
B.可宣示我国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安全
C.岛上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修建太阳能发电装置,增加岛上的电力供给
D.岛上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能为岛上居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充足淡水供应
解析:7.B 8.D 第7题,“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力泵及管线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目标圈,淤积成陆,由此可知,选择“吹沙填海”的区域要位于浅海区域,A正确;沙袋的作用之一是防御海浪侵蚀,过滤海水、滞留泥沙是沙袋最主要的作用,B错误;“吹沙填海”对工程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且可能对工作区域的海洋生态带来不利影响,C、D正确;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第8题,三沙市南沙区的设立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南沙群岛海域海洋渔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海岛旅游业发展,A正确;可宣示我国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安全,B正确;岛上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修建太阳能发电装置,增加岛上的电力供给,C正确;岛上降水丰富,但岛屿面积小,储水空间小,汇水面积小,降水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汇入海洋,淡水资源短缺,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9.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海岸变化的特点及原因。海岸变化特点从面积、方向、海岸线曲折来描述。根据图示可知,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自然原因为河流泥沙堆积;人为原因为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第(2)题,本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从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来回答。海洋空间是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包括海洋运输、海上城市和机场、海上工厂等。
答案:(1)特点: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原因: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或填海造陆);港口工程建设;河流泥沙淤积。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能力提升]
河北昌黎县海岸有一条狭窄的、由不规则沙丘与洼地组成的沙丘带,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下图是沙丘带位置图和沙丘照片。据此完成下题。
10.昌黎县利用海岸沙丘带发展旅游,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B.海水污染程度加剧
C.海洋生物多样性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解析:A 由于沙丘面积较小,容纳旅游人群能力有限。利用海岸沙丘发展旅游业,势必对沙丘周边的土地植被产生践踏、破坏,导致沙丘扩散,土地荒漠化加剧,A正确。利用沙丘带发展旅游,对海水影响较小,B、C错误。海岸沙丘远离城市,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小,D错误。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潮、汐现象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12.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解析:11.C 12.B 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高潮时段称为潮,乙属于潮;夜晚的高潮时段称为汐,丁属于汐。故选C。第12题,读图可知,丙时段,是一天中海水潮位低时,而且处于一天中的傍晚时分,适合渔民赶海,在潮间带捡拾海产品,B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适宜进港,容易搁浅,A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错误;观潮一般是一天中的大潮时,而不是潮位低时,D错误。
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 m)、深层(约1000 m)海水温度差(约20 ℃)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据此完成13~14题。
海洋温差能发电工艺流程示意图
13.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导热率 ③海洋生物量 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 ②排水口冲击 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 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3.A 14.D 第13题,太阳辐射和海水导热率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其原因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响小,由于海水导热率小,使表层热量不易向下传导所致,因此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①②正确;海洋生物量与海水密度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第14题,根据材料“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可知,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吸水口卷载,排水口冲击,噪声干扰生物通信,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至2019年2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16.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运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15.B 16.C 第15题,与跨海大桥相比,海底隧道全部位于水下,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小,B正确;海底隧道对海洋航道的影响较小,A错误;海底隧道受海冰灾害的影响较小,C错误;海底隧道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D错误。第16题,海底隧道连接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对于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和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意义重大,①④正确;不能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运量,②错误;海底隧道不能改善渤海海峡的航运条件,③错误。故选C。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以投放人工鱼礁,开展浅海立体养殖、增殖放流(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等人为生产活动来制造适宜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形成耕海牧渔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方式;一般选在基岩海岸,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深度适中海域。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等原因,渔业资源衰退明显。
材料二 图甲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图乙为某海洋牧场模式图。
图甲
图乙
(1)推测江苏省黄海海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
(2)针对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分析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形成耕海牧渔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方式;一般选在基岩海岸,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深度适中海域”可知,江苏省沿海多冲积平原,黄海海区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沿海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对沿海造成海洋污染,水污染严重,水质条件不太理想;海水比较浅。第(2)题,根据材料“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等原因,渔业资源衰退明显”可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渔业资源减产,因此可以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科学管理,制造适宜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同时加强立法和监管,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针对过度捕捞现象,制定合理的伏季休渔政策,通过开展浅海立体养殖,增殖放流,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同时控制捕捞强度,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江苏省黄海海区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条件不太理想(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