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分析,认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
学习目标
探究一 光武中兴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 礼志序》
一、光武中兴
1.王莽夺权 西汉灭亡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王莽像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公元前202年
9年
23年
25年
西汉
新
东汉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西汉统治已穷途末路!
王莽篡汉 建立新朝
西汉结束 王莽改制
刘秀称帝 定都洛阳
建立东汉 新朝灭亡
2.东汉建立
(1)时 间:(2)建立者:
(3)都 城:
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材料一: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 皆一切免为庶(民)[人];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整体迁入内地。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
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措施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宅院画像砖
4.影响
原因: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启示:①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②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有何启示?
知识拓展
探究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表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恒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1.背景
2.表现
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_____听政
皇帝长大
依靠____
诛杀_____
夺回君权
____得宠
把持朝政
太后
外戚
宦官
_____专权
大权旁落
外戚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根源:实质是外戚和宦官利用君权作乱,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
宦官
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相关史事: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50余年。他们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名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3.影响
探究三 黄巾起义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三、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材料一: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1.背景
材料二:(延熹九年)正月,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延熹九年)三月,司康,豫州饥死者什四五。(熹平二年)正月,大疫。(熹平四年)四月,郡国七大水。(熹平六年)四月,大旱,七州蝗。
——《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孝灵帝纪》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爆发
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起义失败。
3.结果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并未推翻东汉统治)
4.影响
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
这次起义比秦末和西汉末的农民大起义有明显的进步。主要有两大特点:
(1)这次起义是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
(2)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起义。
知识拓展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
黄巾起义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
兴
亡
你从东汉的兴亡中吸取到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归纳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东汉统治
黄巾起义
时间:184年
领导人:张角
特点:创立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
结果:失败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课堂小结
1.东汉政权结束了王莽时期的混乱统治。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启 C.刘彻 D.刘秀
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D
B
课堂达标
3.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黄巾起义时起义军传播的预言。有关黄巾起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于东汉后期 B.领导人是陈胜
C.结果被镇压 D.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B
B
5.“外戚和宦官是帝制的两种不可避免的弱点。作为皇权制度的寄生虫……在绝对皇权的庇护下作威作福,甚至达到了操纵皇帝、肆行废立的地步。”这说明东汉中后期朝廷政治黑暗的根源是( )
A.朝廷的腐败无序 B.三公九卿的无能
C.皇权的至高无上 D.宦官外戚的专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