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成就言行之美,做新时代领航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成就言行之美,做新时代领航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30 16: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成就言行之美,做新时代领航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范晔在《后汉书》中曾言:“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哉”。古人重视立言、立行,力求做到言行谨慎。言行,能起到开导的作用,也能起到堵塞的作用。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公开自己的言与行,其中有的言行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美好,有的言行却对人们的价值观造成误导。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鲁迅
②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请围绕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鲁迅
②24岁的四川女孩刘仙是一位餐饮从业者,2020年2月初,她带着厨师和食材,从成都赶到武汉,每天为医院送400~600份盒饭。刚开始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奔走在各家医院,被医护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近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在联合国网站推荐了全球10位年轻人参与抗“疫”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国“雨衣妹妹”。
③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
④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团委开展了“百年正青春·书画绘征程”绘画活动,“我与团团合个影”摄影活动,“我与奥运冠军开班会”等一系列活动,鼓励青年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青年学生们深受鼓舞,感慨良多。
请结合生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美言善行,打造温暖社会
如果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比作树根与树干,那么言行就是枝叶与花朵。好的言行,既是自身素养的反映,也能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
《荀子·非相》有言:“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孔子家语》亦有言:“君子以行言。”言与行都是君子修养的外化。它们于无形之中感染人,让君子的真、善、美化作一股春风,拂过大地,滋润万物。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突降大雨,校长在雨中为毕业生深情寄语,校党委书记在校长身后默默撑起雨伞。有人评论说:校长在教人做事,书记在教人做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是对毕业生最好的指引。《开学第一课》上,主持人董卿在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为了尊重和照顾他,三分钟跪地三次。他们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是礼仪,什么是尊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学如果让人仰视,那么人们不经意间就会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言行胜过枯燥的说教。如果我们的社会多一些高尚的人,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变得高尚;如果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温暖的言行,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温暖。
当然,“言行之所开塞。”生活中,我们除了会看到言行积极引导的一面,也会目睹言行扭曲社会风尚的一面。那些闪光灯聚焦于一身的娱乐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却发表着不当言论,做着偷税漏税的行为;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博取眼球,随意散布不实言论,发表难登大雅之堂的视频……他们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公众。不当的言行就像是社会的肿瘤,不割除,就会扩散,危及自己或他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青年时,要求青少年“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就是希望我们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在正确言行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就是希望我们能用积极的言行为社会注入温暖,为国家贡献力量。
当我们看到中国女排、中国女篮拼搏的汗水,当我们看到科研人员为航天梦而奋斗的身影,当我们听到白衣天使奔赴疫区的誓言……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一股力量在奔涌:我们,也会成为舞台上的那个人;我们,也将把自己的言行化作光芒,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言,是一种态度;行,是一种气魄。我们定将不断磨炼自身、砥砺前行,让言行的枝叶更加翠绿,让言行的花朵更加绚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引用了《后汉书》中关于言行的一句话,突出立言、立行的重要性。第二句话强调古人重视立言立行,力求言行谨慎。第三句话指出了言行的作用:开导与堵塞。第四句话联系当下,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公开自己的言行,这些言行有的能让人看到生活的美好,有的对人们的价值观却造成误导。
可见,材料关键词是“言”“行”,并提到言行能起到开导的作用,也能起到堵塞的作用,古人力求做到言行谨慎,当今人们言行让人感到美好,也会造成误导。材料将古人和今人对待言行的态度进行对比,古人“慎”,今人“随意”。由此看来,考生思考时要明确的是取向谨慎对待言行,还是取向言行公开自由,还是辩证思考两者的关系。人的言行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言行得体,可以给社会带来善良的影响,给社会带来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改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一个人的言行应该符合道德规范,要践行良好的道德准则,为社会带来良性的影响,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在当下自媒体时代,言论更加自由,同时谣言、假消息和虚假信息等的传播也更加容易,这可能会导致人们的思想受到误导,甚至会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信息和言论,同时要严格以道德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谨言慎行,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行文思路上,可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成就新时代的言行之美。先运用驳论证,联系当下自媒体时代违背公序良俗、丧失道德底线的现象,如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评议他人言行,突破法律红线,造谣传谣、恶意炒作、假冒仿冒、违规谋利等,进行批判,分析这些现象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分析如何保持自己言行的规范:一是确立基本的道德底线,保持基本的良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二是一言一行接受法律规范的约束;三是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承担起社会人相应的社会责任,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尽一份力。
立意:
1.谨言慎行,让人生更加优雅。
2.言行可以公开,但不能随意。
3.成就言行之美,做新时代领航人。
4.规范自身言行,接受道德法制的约束。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则,鲁迅之语阐述了“沉默是金”的重要性。有时候,沉默之所以宝贵,是因为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多说话,也不会去说一些无意义的话,因为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说错话了还会被别人瞧不起。沉默时,因为思考而充实;说话时,若说一堆无用之废话,说的再多亦是空虚。
材料第二则,则以马丁·路德·金的言论,阐明敢于说话、善于说话的重要性。在这里,坏人虽说但可憎,因为他说出的都是其邪恶心理的反映。好人因不说而可怕、而会悔恨,因为他们不敢说出阻止与反对坏人的话,任由恶言恶行愈演愈烈。
这两则材料统一起来,可以得出“于己可不说,于人要敢说”的思路。
在个人的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会把说话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修炼,因为如果把话说好,既能体现思维的高处,也能促进事情的处理与发展。所以,当自知不一定能把话说好时,敢于沉默的人反而更值得我们敬佩。如那些能让自己的情绪保持沉默,随时保持冷静的思考的人,就如雪莱所言“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或遇到很纠结的事情时懂得沉默,知道以静制动的人,如柏拉图所言“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如在某些方面懂得适时沉默,多做比多说还有用的人,就如毕淑敏所言“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如那些懂得才不外露,不轻易招人嫉妒的人。
而身处社会中,我们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还有他人的思想行为、整个社会关系的生态流动等。这个时候,人性的善恶都会显露。身为社会中的一员,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在说与不说的抉择之间,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说话的权利,如何以善良之心规劝他人之不正当的言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立意:
1.以冷静之心沉默,以热诚之心敢说。
2.勿言浅水之喧哗,多言智慧之深思。
3.维护不说的权利,多行应说的义务。
3.例文:
勇敢发声
“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但沉默过多只会成为一堆废铁。古老谦逊的中华血脉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温和、敦厚、内敛”是千年文化为我们打上的深入骨血的烙印,但这怎能成为我们逃避问题、甘当懦夫的挡箭牌?“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中国人,需要发声;中国,需要发声!
卓文君敢于发声,赢得圆满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面对丈夫喜新厌旧,轻信轻义的行为,卓文君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在沉默中看着丈夫再娶他人,而是掷地有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最终令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共谱千古爱情佳话。
韩愈敢于发声,推动儒学重现辉煌。当文武百官都在迎合统治者喜好,大肆兴佛重道时,当统治者沉迷于华而不实,辞藻华丽的骈体文带来的阿谀奉承时,韩愈敢于发声,道出了复兴儒学的重要性,并指出统治者不该被虚荣蒙蔽头脑。最终为宋明理学兴起奠定基础,同时开社会文学朴实之风。
傅斯年敢于发声,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面对官僚势力的统治膨胀、国民政府消极对外、腐败成风的现状,傅斯年没有像同僚一样明哲保身,选择沉默,而是敢于发声,痛陈孔祥熙的恶劣事迹,即使蒋介石多次暗示明示,他仍未闭口,为当时政治送去清风阵阵。
中国敢于发声,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逐步崛起的新中国在世界舞台发出声音,不惧强国霸权,勇于担当,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导扶助不发达国家与地区……在主权问题上,中国更是坚定立场:“南海仲裁案”“萨德反导弹系统”……对于这些事件,中国声音为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纵观古今,无论为个人,为社会还是为民族大义为全人类,我们唯有敢于发声,才能有所作为,才不致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但当今中国仍有许多人不敢发声,这就需要我国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中国人敢于发声,能够正确发声。
“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华复兴离不开中国声音,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声音,中国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莫做沉默的羔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第一句话认为“沉默”有时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有时是一种无声的回击。第二句话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第三句话认为“发声”和“沉默”如果得当,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
可见,材料的话题是“发声”与“沉默”,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在面对黑暗与不公时在,针对错误的言论和谣言时,要敢于发声,坚持真理,维持正义和公道,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在该沉默时要沉默,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理性,一种蓄势,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面对无理取闹,面对无力回天,面对不可理喻,沉默就是一种无声的回击,沉默就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判断,就是保持独立的灵魂。在该沉默时坚持沉默,在该发声时勇敢发声,这就是一种名理,更是一种智慧。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无论选哪一种文体,首先要明确主旨,可以单谈沉默或发声,也可以突显二者的辩证关系。若写记叙文,选材要典型,写人叙事要紧紧围绕主旨展开。若写议论文或散文,脉络要清晰,主旨要鲜明。
立意:
1.适时的沉默,是无声的回击。
2.沉默不是金,应为正义发声。
3.理性审势,不畏发声。
4.以沉默修炼己身,以发声护卫良知。
5.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4.例文:
青年一代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以“雨衣妹妹”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在他们身上找到了答案。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体现综合国力、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雨衣妹妹”主动奔走在武汉的各家医院,为医院送盒饭,更有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像黄文秀那样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就是中国青年在新时代的样子。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如何完善自我?我在他们身上找到了答案。
锤炼高尚品格,提升道德修养。大疫来临,“雨衣妹妹”毅然逆行,用行动诠释了一个青年的品质和修养。放眼中华,当今优秀青年中还有数不尽的先进模范人物典范:守望乡村教育十七年的山区教师张玉滚;赤手空拳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正是他们这些优秀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力量,展示着当代青年人的高贵品格,给年轻人指引了学习的方向。故而,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下一代的成长尽到榜样责任。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作为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我辈青年不仅是“再造青春之中华”的先行者,也是“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践行者,更是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逐梦者。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愿以这些优秀青年为榜样,做个肩上有责任、身上有德行的好青年!
让我们携起手来,肩负如山的责任,继往开来,共赴美好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目有四则材料,材料一是鲁迅先生对青年提出的具体期望,强调青年重在“行”。材料二是当代青年的榜样——“雨衣妹妹”刘仙,在疫情期间,奔走在武汉的各家医院,为医院送盒饭,她的故事成为联合国网站上全球10位年轻人参加抗“疫”的故事之一。材料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勉励:胸怀天下,了解祖国和人民的心声,把握时代脉搏,传承中国精神。材料四介绍了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团委开展的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活动丰富多彩,意在鼓励青年学生奋力拼搏,让学生们深受鼓舞。
综合起来看,四则材料有一个共同的主旨:青年人应该把握住大好的青春时光,积极主动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志存高远,用脚踏实地的奋力拼搏践行自己的时代使命。四则材料虽各有侧重点,但都针对青年,对青年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侧重于强调新时代的青年,要了解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传承中国精神,这是号召青年要胸怀天下,勇担责任,志存高远。鲁迅先生的话,侧重强调青年要行动,争当少说多做的“行动派”,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团委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奋斗的热情和拼搏的决心。而“雨衣妹妹”刘仙则用她的行动给青年学生做了一个榜样和示范,勇于担当,积极抗疫,为当代青年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写作时,考生可以在表达向材料中如“雨衣妹妹”楷模钦佩和学习的同时,也指出一个问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是怎么样的?此后,则可从奋斗、担当等角度展开论证。如疫情期间“雨衣妹妹”、汪勇等人,冬奥赛场上为梦想奋力拼搏的谷爱凌、苏翊鸣等“时代使命”“敢于践行”的精神对新生代青年们成长的作用,强调青年既要志存高远,承担时代的使命和责任,又要有脚踏实地、扎实苦干的实践精神。
立意:
1.青年应树立远大志向,承担时代使命。
2.青年一代要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
3.青年要敢“行”。
4.敢立远大志,绝知要躬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