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与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以下数据表示时间的是( )
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0分钟
C.数学考试9:40结束
D.晚自习19:30开始
2.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
3.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质点的位移相同
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4.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线段长度表示速度大小)(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D.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下列情况中神舟十三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
A.估算飞船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
B.研究飞船飞往太空的最佳运行轨道时
C.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对接时
D.宇航员从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核心舱过程
6.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
B.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
C.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小时24分,若全程728km,则此行程平均速率的大小约为214km/h
D.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
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A.16 km/h
B.96 km/h
C.240 km/h
D.480 km/h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加速度、速度、速率
C.路程、时间、位移
D.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如图所示,是M、N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
A.M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N物体做曲线运动
C.秒内M、N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秒内M、N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10.以下数据中指时间的是( )
A.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周口市发生4.7级地震
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一节课45 min
11.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
C.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m/s
12.研究下列运动着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
B.门窗的转动
C.研究射出炮口旋转前进的炮弹的飞行距离
D.研究竖直下落的长杆经过窗台的时间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在“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用于测量 的仪器;连接到电源时 (选择填写“需要”“不需要”)区分电源的正负极;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相邻两个打点时间间隔是 s;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可以用 来测量点迹间的距离。
14.目前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打点计时器和 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每隔 s打一个点。在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四、计算题(15题12分,16题14分,17题14分,共40分。)
15.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14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8m/s沿原路返弹,求:
(1)足球运动员罚球,踢出足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是多少
(2)守门员接球瞬间,足球的加速度是多少
16.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与地面站通过中继卫星通信。“嫦娥四号”将对月球背面环境进行研究,对月球背面的表面、浅深层进行研究,进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等。假设探测器运行的轨迹为一个半径为R的圆,求:
(1)探测器绕月球运行1圈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
(2)探测器绕月球运行圈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
17.在世界杯比赛中,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20 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 s,球又在空中飞行0.2 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 s,且球被挡出后以20 m/s沿原路反弹,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学校每天7:20准时上课,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
B.每节课40分钟,指的是时间,选项B正确;
C.数学考试9:40结束,指的是时刻,选项C错误;
D.晚自习19:30开始,指的是时刻,选项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飞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C.据位移时间图像知,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A项错误,C项正确;
BD. 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同,则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D两项错误.
4.C
【详解】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方向与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1方向相反,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故选C。
5.A
【详解】A.估算飞船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时,飞船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飞船可以视为质点,A正确;
B.研究飞船飞往太空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B错误;
C.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对接时,飞船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C错误;
D.宇航员从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核心舱过程时,飞船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D错误。
故选A。
6.C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明确质点的性质,知道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详解】A项: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11:47是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
B项: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这时的参考系是火车,故B错误;
C项: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故C正确;
D项: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够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7.B
【详解】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s=120km 40km=80km,行驶的时间:,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
8.D
【详解】A.位移和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速度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路程、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C错误;
D.速度的变化、速度、加速度全部为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9.ACD
【详解】B.x-t图像只能描述物体的直线运动,所以M、N物体都做直线运动,故B错误;
A.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M的图像为倾斜直线,斜率不变,所以M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CD.时刻两图像相交,所以t0秒内M、N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又因为二者都做直线运动,所以秒内M、N两物体的路程相等,故CD正确。
故选ACD。
10.BD
【详解】A.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
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1.5h”是指时间,选项B正确;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19时”是时刻,选项C错误;
D.一节课45 min,“45 min”是时间,选项D正确。
故选BD。
11.BD
【详解】A.根据题目所述,画出机器人运动的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故A错误;
B.整个过程由点(0,0)最终运动到点(2,2),位移如图中有向线段AD所示,可以求得位移为
故B正确;
C.由图中可以看出整个运动过程中,AB与CD交于O点,即说明两次通过了O点,所以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故C错误;
D.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题意知
故D正确。
故选BD。
12.AC
【详解】A.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其大小和形形状可以忽略,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
B.当物体做转动而且要研究这种转动时,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射出炮口旋转前进的炮弹的飞行距离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C正确;
D.研究竖直下落的长杆经过窗台的时间,杆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C。
13. 时间 不需要 0.02 刻度尺
【详解】[1]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2]交流电源没有正负极,不需要区分;
[3]每种钟打点50个,则相邻两个打点时间间隔是0.02s;
[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
14. 电磁 电火花 0.02 220
【详解】[1][2][3]目前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打点时间间隔为
[4]在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
15.(1) (2)
【分析】根据足球的初末速度和时间,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球的加速度.
【详解】解:(1)设球被踢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罚点球时的速度由v0=0变到v1=30 m/s,用时:t1=0.1 s
由得罚点球时有: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接球时速度由v1变到v2= 10 m/s,用时t2=0.1 s
接球时有:
即加速度大小为220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6.(1)1.,0;(2),
【详解】(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则探测器绕月球运行1圈的路程为
绕月球运行1圈的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为
(2)探测器绕月球运行圈的路程为
位移大小为
17.(1)200m/s2 ;(2)400m/s2
【详解】设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加速度公式,得
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
守门员挡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