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大单元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大单元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30 20: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8古诗二首 (一) 登鹳雀楼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端正。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学习难点: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这节课需要使学生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和了解这些语言的生动、优美,并且能够对诗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名胜古迹,比如岳阳楼、黄鹤楼,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登上鹳雀楼。鹳雀是一种水鸟。鹳雀楼在我国的山西省,因为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唐代诗人王之涣来到这儿游玩写下了《登鹳雀楼》这首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鹳雀楼的风采吧。 出示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诵读古诗,自学生字, 感受韵律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韵律。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相互朗读,找出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有没带着感情在读。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起来读诗,其他同学进行纠正或者举手起来读得更好。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学生借助拼音和已有基础诵读古诗,可以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拼音识字法和平时对生字的积累,读出古诗的韵律可以检测他们是否对这首诗的有一定的感知。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容易把“登”“更”“层”三个字读成前鼻音;无法掌握诗句的韵律,停顿读得不好。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再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大意,感悟哲理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再读古诗,把诗句中的景物圈画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这首诗是个什么画面,请同学把画面画下来,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步:互学要求 小组讨论,看看组员画了怎样一幅画,自己解释画中的意思。整首诗讲了哪些景物?诗词大意是什么?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生主动举手起来分享自己的画并做描述。其他同学补充或者反驳。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建立古诗的画面感,对诗歌内容的大致理解。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生无法想象整首诗的画面,需要借助插图;不能理解关键字的意思,需要老师讲解。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说一说你最喜
欢这首诗的哪一个句子?为什么?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己根据对古诗的理解背诵,检测自己能否完整的背下来,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句?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背,相互检查,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原因。 第三步:展学要求 1、指明背诵;2、学生主动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检测学生能否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来背诵古诗;引导学生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解,感悟出其中的道理。 主问题3预设答案 死记硬背,没有根据句意来背古诗;无法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学写五个生字“楼依尽黄层”,可以用哪些识字法来记住这些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观察字的结构,占位,关键笔画以及笔顺,在田字格里描红,想想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写法的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相互检查,看有否写错或者写得不规范,说出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 主动举手展示书写的生字,并分享自己的识字法和记忆法。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时生字,掌握字的结构、笔顺。 主问题4预设答案 书写不规范,占位不准确;“黄”字中的“由”容易写成“田”。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这首诗的意境,也让我们对“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应该积极向上。
四、板书设计
课题: 8古诗二首 (二)望庐山瀑布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端正。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这节课需要使学生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和了解这些语言的生动、优美,并且能够对诗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山西登上了鹳雀楼,欣赏了日落西山、黄河入海的壮美景色。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首诗。(师生齐诵《登鹳雀楼》)。这节课,我们要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一同到江西看看庐山瀑布。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朗读古诗,自学生字, 感受韵律,观察《望庐山瀑布》与《登鹳雀楼》有什么不同?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韵律。对比这两首古诗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相互朗读,找出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并且进行帮助。说出自己觉得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第三步:展学要求 1、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两首诗的不同之处。2、学生进行反驳或者补3学生朗读。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学生借助拼音和已有基础诵读古诗,可以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拼音识字法和平时对生字的积累,读出古诗的韵律可以检测他们是否对这首诗的有一定的感知。初步了解五言诗和七言诗。 主问题1预设答案 五言诗和七言诗在朗读的时候,停顿的方法不一样,学生读不准确。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再读古诗,想象画面,理解大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再读古诗,说一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找出关键字词加以理解或者自己无法理解的字词,感受整首诗的大意。 第二步:互学要求 小组讨论,看看组员都勾画了哪些关键字词,是怎么理解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生主动举手起来分享自己是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理解整首古诗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
角度分析): 注重引导学生提炼出诗句的关键字词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生无法想象整首诗的画面;需要借助图片;对关键字词的提炼不准确,比如香炉、生、紫烟、三千尺等。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可以用自己的话对诗句进行描述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己根据对古诗的理解背诵,检测自己能否完整的背下来。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背,相互检查,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位同学诵读对应的诗句。 第三步:展学要求 全部集体背诵古诗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检测学生能否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来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主问题3预设答案 无法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学写五个生字“照炉烟挂川”,观察这首诗有没有同音字?找出形声字,用这些字组词。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观察字的结构,占位,关键笔画以及笔顺,在田字格里描红,想想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写法的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相互检查,看有否写错或者写得不规范,说出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 主动举手展示书写的生字,并分享自己的识字法和记忆法。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时生字,掌握字的结构、笔顺。 主问题4预设答案 书写不规范,占位不准确。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他运用极其夸张的创作方法和比喻、想象等,给我们展现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