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中物理
第三章 第二节
科粤版 化学(初中)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实验室制氧气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MnO2)
1.反应原理
KClO3 KCl O2
KMnO4 K2MnO4 MnO2 O2
3.高锰酸钾
加 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 热
氯化钾 + 氧气
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应该怎样组装仪器?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
固 + 液 气
下图是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你选择 ;
选择依据:
A
固 气
加热
B
B
发生装置
选择的考虑因素: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仪器装置的选择
C
A
B
D
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优点:
装置简单
缺点:不方便添加液体,不能控制 反应的进行!
优点:方便添加液体!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缺点: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优点:方便添加液体,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常温固液型反应装置比较
缺点: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MnO2)
KClO3 KCl O2
KMnO4 K2MnO4 MnO2 O2
3.高锰酸钾
加 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 热
氯化钾 + 氧气
E
排水法
F
向上排空气法
G
向下排空气法
选择的考虑因素: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3) 收集装置
仪器装置的选择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
空气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空气
气体
排水法
小资料
(3)收集装置的选择
你选哪种收集装置?
收集氧气方法之一:排水法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连续而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到装满水的集气瓶中,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方法之二: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事项:
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如何验证氧气已经充满集气了?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排空气法纯净!
想一想,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呢?
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比排空气法干燥!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就是氧气。
(4) 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直接观察: 集气瓶里的水完全排净,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5) 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呢?
常见多功能瓶的使用
a(长管)
b(短管)
收集气体
收集气体
检验、洗气
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时,
气体先在哪集中就从哪通入
绝招!
空气
氧气
氧气
空气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ρ气体 >ρ空气,如CO2 、O2等,
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出;
气体
密度大的空气
氢气
注意:空气为无色!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ρ气体 < ρ空气,如NH3 、H2等
气体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出;
注意!
仪器变式:如果瓶子倒放,收集气体时,如何选择进、出气口呢?
如CO2 、O2等气体应从 ,空气从 ;
而NH3 、H2等气体应从 ,空气从 。
短管出
长管进
短管进
长管出
2.排水法收集气体/测量气体体积
【迁移训练1】读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
B
C或D
氧气的制取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