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能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能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密度、形态和布局等方面的影响。
1
2
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即地形和地势,其中地表起伏大势称地势,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地形也称地貌,按形态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山地
平原
高原
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基本类型。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荒岛
城市
乡村
游埠古镇地处金衢盆地北部,海拔31.79米,游埠溪横贯境内。东南为衢江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
1.对比这两个古镇的规模大小、所处地形及空间形态特点。
3.古时同为重要商埠,什么原因导致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
2.以古镇为核心的两个聚落的规模大小变化情况及空间形态特点。
地形
与游埠古镇相比,石浦渔港古城规模更大;
石浦渔港古城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间谷地之中;游埠古镇呈团块状分布于金衢盆地之上;
现阶段,游埠古镇聚落规模外延面积大于石浦渔港古城;
游埠城内建筑呈棋盘式格局,石浦渔港古城建筑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
观察1:500m古镇卫星图,总结山区和平原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规模:较大
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
形态:条带状,多位于河谷地区
人口:较少
平原
山区
原因: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广阔,自然条件
优越,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
原因: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
类生产生活不利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石浦渔港古城交通卫星图100m
游埠古镇交通卫星图100m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微观)
等级(几级) 密度 形状
游埠古镇 3级 密集(大) 网状交错分布
石浦古城 2级 稀疏(小) 条带状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中国交通线路分布图
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宏观)
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地形与交通线路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地势越高交通线路密度越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呈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关系(正相关or负相关)
原因:
①地势平坦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交通线路需求大。
②地势平坦地区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小,工程造价低(建设成本低),有利于交通线路的建设。
例如:我国第三阶梯为平原与丘陵交错分布区,也是我国各大平原所在地,此地工业、农业、聚落和人口集中,同事该地建设交通线路的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因而这里各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也最大。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由右图分析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影响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2.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多核心状 B.条带状
C.同心圆状 D.棋盘格状
√
√
读下图,完成3~4题。
3.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冻土
√
4.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