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7 14: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夏天”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夏天”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夏天来啦(二)学习内容第六单元:《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1.认识“首、踪、迹”等37个生字和身字旁,读准1个多音字“空”,会写“首、采、无”等21个生字;学写上中下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字。2.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4.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气象谚语;学习仿写句子;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5.喜欢亲近大自然,学习观察自然与生活,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阅读的乐趣和同伴互助的温暖。(二)课时安排10课时。三、学习情境一下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夏天”。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夏天并不陌生,它是自然轮回中习以为常的季节更替之一,也是能够给孩子带去最多娱乐和欢乐的时光。教材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荷叶圆圆》《要下雨了》,这三篇课文从不同文体、不同事物和不同的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具体来说,《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景象,《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旨在通过阅读这些古诗和课文,联系自己在生活中对夏天的观察、发现和体验,感受夏天的美好(人文要素)。四、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如表1所示。表1 一下第六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夏天来啦 子任务一:渗透人文主题 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一年级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首先要将抽象地人文要素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最大可能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以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夏天”这一词语为线索,说一说自己在夏天最喜欢的事物,或者在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2.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与夏天相关的知识(天气变化、动物习性等),与老师同学交流。 2课时
子任务二:自主识字 规范书写 基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因此在这一单元的识字学习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预习和自学的过程中自主识字。写字方面,学生应该一贯坚持良好的书写习惯,结合课文范写与老师的范写,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注意关键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遵循笔顺规则规范书写。这些书写习惯应该从老师提醒转化为学生间互相提醒,再内化为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在日常书写练习时不断强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识字:1.以自由朗读的形式与生字多见面,遇到不会读的字或词语,借助拼音、字典、图片等方法随文识记。2.给新认识的生字组词,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组新的词语。3.认识一个新的偏旁“提手旁”,根据偏旁表义的规律,归类识记与提手旁相关的生字词。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一说生字的结构、偏旁等,发现生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书空生字的笔顺,及时纠正自己在笔顺上的错误。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范写,在课本上描红,再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在写的过程中要遵循笔顺规则、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4.写完对照课本范写,点评自己或同学的书写。 2课时
子任务三:充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了解词语意思 (一)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低段朗读的要求,除此之外,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随文识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揣测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反过来帮助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以及标点符号(本单元为问号和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1.通过疏通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把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做标记。认真倾听老师的范读,尤其是自己标注的地方,听完自主练习巩固。2.利用多种游戏和比赛的形式,不断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和节奏。多种朗读形式,例如:①老师或同学带读,其他同学跟读;②男女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③同桌两人一人一个段落或一人一句话交换朗读;④打节奏或伴着音乐朗读等。3.在朗读过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事,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情,读出感情。在《要下雨了》这一课,还应该结合“呢、吗、呀、吧”等语气词体会问号和感叹号表达的效果,从而读出问号所包含的疑问语气和感叹号所包含的快乐、惊奇的语气。(二)联系生活了解词语意思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中除了朗读还有“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这一单元的“夏天”主题,很多课文和词语都与夏天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可以忽视这一人文背景,要把学生在“夏天”的真实生活感受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可以由浅及深地落实这一阅读要素,具体规划如下:1.《古诗二首》古诗创作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难以从诗句间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因此,课文通过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诗中的情景,借助这一直观的表现,能够拉近古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①诵读两首古诗,读通顺,无错字;②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片上都有什么;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夏天有没有看到过和图片上一样的事物,进而想象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2.《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天池塘、荷叶、动物间互动的画面,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它们眼中荷叶有不一样的形态,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代入到课文的情境中:①通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都有哪些事物。②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或视频,用自己的话解释“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的意思。③说一说生活中,哪里会出现这些词语,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些词语,建立课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把荷叶当成不同事物的原因。3.《要下雨了》相比于《荷叶圆圆》这一课中出现的具象词语,《要下雨了》课文中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更抽象,更偏重于个人感受,因此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时,不能只选取具体的事物,还应该结合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件,回忆当时的感受,从而理解词语含义。①通读课文,知道要下雨之前小动物们会有哪些变化?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下雨之前天气有什么变化,自己身体上有哪些改变?③借助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解释“阴沉沉、潮湿、闷”的意思。 2课时
子任务四:学习句子多样表达 进行仿写练习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荷叶圆圆》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用两个“xx的”写出了荷叶的形态与颜色,既朗朗上口,又形象生动。因此,这一部分的仿写可以让学生继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事物的特点,然后仿照课文的形式进行创作。1.观察课本所给出的句式范例,发现“圆圆的、绿绿的”这一类词语的特点、抓住规律。2.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能够描述形容的事物,仿照课本给出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课文内容,要打开自己的思路,多说多练。3.尝试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将口语化的内容转换为规范的书面语。(二)扩写句子,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在语文园地中,课本给出了一个扩写句子的范例,在句子中依次加入表示地点、状态的语句,就能让句子的内容更加具体。学生应该在自主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上,找到需要扩写的地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写。1.观察课文三个句式在表达上的不同,发现了补充“谁(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就能把句子说具体。2.结合“小鸭子游泳”的具体情境,尝试加入描写地点、和下鸭子状态的语句,把句子写的更加具体。3.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换一个语境再进行扩写练习。 2课时
子任务五:日积月累 积累常识 在语文园地六的日积月累中,有四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谚语,这些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很多时候也能准确地判断天气变化,对人们尤其是务农的农民们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以朗读为主,做到熟读成诵,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地使用。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是否见过“朝霞、晚霞”,下雨前有没有见过蚂蚁搬家、燕子低飞这些现象。2.利用多种形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例如,师生一人一句轮着读、同桌轮着读等。3.进行班级的诵读比赛,把之前学过的《古诗二首》的两首诗和日积月累一起背诵,看看谁背的又快又正确。4.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再自己查找资料,搜集与天气、夏天相关的古诗、谚语,分享积累。 2课时
五、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如表2所示。表2 一下第六单元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
评价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子任务一 产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习主题。
子任务二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识字,规范书写。
子任务三 充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了解词语意思。
子任务四 学习句子多样表达,进行仿写练习。
子任务五 日积月累。
单元测评 生字,词语,重点句子语段,日积月累。
六、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夏夜的田野》《哦,夏天来了》《流萤》《一声蛙鸣》(二)工具任务单、词句采集卡、过程性评价表、单元测评卡。七、设计说明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和重点学习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发展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整合了三个子任务七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语文园地都重整在“夏天来了”这个主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自主认识新字,发现字组词语之间的规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