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08: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家人”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人”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亲人哺育我成长(二)学习内容第四单元:《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语文园地四。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1.认识本单元生字46个,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28个,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带点画的汉字的书写规则。拓展识字渠道,提高识字写字能力。2.理解并运用文中相关词语,各积累“ABAC”式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在阅读课文和古诗学习的过程中,初步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5.正确朗读轻声音节的词语,了解什么叫绕口令,并能熟练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6.初步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学习兴趣。7.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8.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二)课时安排9-10课时。三、学习情境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和重点学习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发展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课文都与亲人有关,因此本单元确定了“亲人哺育我成长”这一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可亲可爱的家人,都有亲人哺育自己成长的经历。在“亲人哺育我成长”的情境中,学习《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四篇课文,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并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四、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如表1所示。表1 一下第四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亲人哺育我成长 子任务一:家的故事 活动1 说说我的家1.认识“我”的身体。(1)“我说,你指”玩游戏。学习《语文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联系人体部位,在“我来说,你来指”的游戏中正确认读“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脚尖”等8个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在人体部位的生字中,大多都有“月”字,拓展词语“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臀部”。(2)读读儿歌。补充朗读《人有两个宝》。2.说说我家人。(1)喊喊我的家人。读一读《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中的词语。先认读“爸爸、妈妈、哥哥”,注意叠音轻声读,再拓展“爷爷、奶奶、姐姐、弟弟、妹妹、舅舅、叔叔、伯伯、婶婶、姑姑、舅舅”等人称词语。(2)朗读课文《夜色》。①快乐读吧。首先,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的字“胆、敢、乱、偏、散、原、看、晚”,以及“往、勇、窗、像”。接着,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如“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最后,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抓住关键词“很小很小”“不敢”“讲了又讲”“一……就……”“偏要”“原来”“微笑”“再黑再黑”等初步把握诗歌中人物由“胆小”变“勇敢”的形象,体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变得勇敢,感受到夜色中许多美好的事物。②想象的翅膀飞起来。启发学生在诗歌中表达的留白处与两个省略号处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胆小与勇敢。比如,“妈妈讲了哪些勇敢的故事?为什么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比如,“爸爸为什么偏要拉我去散步?夜晚,在爸爸的陪伴下,我还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③生字开花了。读读“胆、勇、原、微”4个字的扩词,并积累。④我是写字小能手。练习书写本课7个生字,重点指导“色、看、晚、外、爸、笑”6个字中的撇画,注意书写时撇的起笔、方向、长短的不同。也要重点指导“色、爸、晚”中“巴”的变形,注意竖弯钩在3个字中的书写。同时,指导书写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找到字“上小下大、上大下小、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尤其注意“再”字的书写笔顺。(3)唱唱我的家。补充歌曲《可爱的家》。(4)读读图画书《我爸爸》《我妈妈》。活动2 举头望明月1.朗读《静夜思》,我是小小朗读者。首先读正确,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次,读出诗歌的节奏,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再次,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韵味美。2.想象的翅膀再展飞。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相机解释“疑、举、思”的意思。引导学生由景及人描绘诗中的景象,初步体会诗人因“月”生“情”的思乡之情。3.我与生字交朋友。在语境中认读和巩固生字词“夜、思、床前、光、疑、举、望、低、故乡”,通过扩充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如“思念、思乡、思想”“起床、床前”“前面、前方、前后”“月光、亮光、光明”“故事、故乡、故土、乡土”“思前想后、思念故乡”等。指导学生书写“思、前、床、低、光、故、乡”7个生字。“思”字的心字底写宽些,上收下放;“乡”字的两个撇折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 5课时
子任务二:一起过节啦 活动1 外婆的端午粽1.品赏《端午粽》。(1)生字舞台我来闯。①第一关,开火车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部首,指导两个部首的写法。立字旁:“立”五个笔画较短小,紧凑,“立”的长横变为提。米字旁:“米”笔画较多,应紧凑。②第二关,看看谁写的生字规范、工整。学会书写“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午、真、豆、节”4个生字,注意笔画长横要写平、写舒展。书写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观察部件的上下比例以及横向宽窄。上中下结构的“豆”和“真”要写得紧凑,整个字不能拉得过长。③第三关,词语积累。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2)我是小小配音员。①读好文中的长句。句子一:(配图出示文字)“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学生尝试朗读,指名读,齐读。相机出示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句子二:(配图出示文字)“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学生尝试朗读,指名读,齐读。②小组合作读课文。(3)学做“粽子代言人”。①端详外婆的端午粽。读课文,说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②说说自己吃过的粽子样。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自己吃过或见过的端午粽。2.讲讲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1)说说端午吃粽子的由来。(2)讲讲端午节的其他习俗。(3)动手包包端午粽。(4)学唱《端午歌谣》。①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②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③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活动2 节日大观园1.看图猜节日讲习俗。(出示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图片)看图片猜节日,说说这个节日的时间和习俗。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的环节中相机朗读儿歌。(1)《看花灯》。元宵夜,看花灯,大街小巷人欢腾。纸糊的金鱼吐泡泡,纱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马灯里猫追鼠,荷花灯上立蜻蜓。各种彩灯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灯。(2)《爷爷为我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待我亲又亲啊,我为爷爷唱歌谣啊,献给爷爷一片情啊。2.中秋时节做和学。(1)小巧手做月饼。动手品味中秋节的独特味道,并记录自己学做月饼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听。(2)我是小小朗读者。举行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朗诵会。 2课时
子任务三:飞上彩虹桥 活动1 美美的心意1.画彩虹。画一道彩虹,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来说一说你画的彩虹。2.读语句(1)朗读积累“×来×去”的词语,并学会用词语来说一句话。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飞来飞去 想来想去 直来直去 说来说去(2)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一座美丽的桥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圆圆的月亮 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3)朗读疑问句。关注文本中长句的朗读练习,读出问号的语气。如“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3.说奇思妙想。读读课文,说说“我”展开了哪些奇思妙想。4.写字时间到。通过多种方法认识“虹、座、浇、提、洒、挑、镜”等12个生字,会写“那、到、兴、成、着、高、千”7个生字,掌握点画的笔顺规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活动2 你高兴吗?1.说说彩虹桥上“我”的心意。2.选用提供的词说出自己对家人的心意。提 拿 走 照 浇 画 按 洗 做3.画面展示讲述表达心意的过程。学生回家对家人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意并拍下精彩瞬间,全班交流画面以及整个过程,注意讲清楚自己所做的和家人的表现。 2课时
五、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如表2所示。表2 一下第四单元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
评价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子任务一:家的故事 整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课文《夜色》《静夜思》。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自己、识记身体部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家人,初步感受家人的可亲可爱。接着创设月夜情境,学习一组月光下的叙事诗《夜色》《静夜思》,在月光下感受家人的陪伴。
子任务二:一起过节啦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朗读课文《端午粽》,体会亲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节日大观园”活动中,学生试着以向大人请教、到网络上搜索、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不同方式搜集、整理传统节日的资料,围绕主题情境拓展学习内容,加深对“亲人哺育我成长”的体验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
子任务三:飞上彩虹桥 在美好的想象情境中,朗读课文《彩虹》,感受亲情,学习表达感恩,在“你高兴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用照片、视频、文字等方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尝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单元测评 生字,词语,重点句子语段,日积月累。
六、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棉鞋里的阳光》《世界多美呀》《找汗》《羊妈妈收菜》(二)工具任务单、词句采集卡、过程性评价表、单元测评卡。七、设计说明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分别设计“说说我的家”、“举头望明月”、尝尝“外婆的端午粽”、逛逛“节日大观园”、表表“美美的心意”等语文实践活动任务,在阅读儿童诗、古诗、散文、歌词、图画书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亲人哺育我成长的感情。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沟通了教材篇与篇的联系,内容变零散为整合,整合的真实情境才能实现学生真学习,有意义的开放的任务又使得学生学习能够结构化,做具体事的活动还让学生的学习直观、感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