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图形的变换与相似
第25课 比例线段
【知识点】
比与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两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黄金分割
【课程标准要求】
1.理解比与比例及比例中项等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定理和更比定理,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2.理解比例线段及黄金分割的概念,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会作第四比例项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考查比例的性质,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
一、解题指导
1、(1)已知a:b:c=2:3:7,且a-b+c=12,求2a+b-3c的值;
(2)已知==,求的值。
2、如图,已知ΔABC中,DE∥BC,AD2=AB AF,求证∠1=∠2
3、已知ΔABC中,AD为∠BA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D为平分线与BC延长线交点,求证:=
4、已知,如图,ΔABC中,直线DEF分别交BC,AD于D,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且= ,求证AF=AE
5、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E,F分别在AB,AC上,EF∥BC,EF交AC于G,若EB=DF,AE=9,CF=4,求BE,CD, 的值。
二、考点训练
1、若=,则x等于( )
(A)12 (B)2 (C)- 2 (D)±2
2、已知y是3,6,8的第四比例项,则y等于( )
(A)4 (B)16 (C)12 (D)4
3、若(m+n):n=5:2,则m:n的值是( )
(A)5:2 (B)2:3 (C)3:2 (D)2:5
4、如图,DF∥AC,DE∥BC,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把m=写成比例式,且使m为第四比例项 ;
6、若线段a=5cm,b=10cm,c=4dm,d=2cm,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 ;
7、已知=,则(x+y):(x-y)= ;
8、如图,已知ΔABC中,DE∥BC,AC=7cm,CE=3cm,AB=6cm,则AD= ;
9、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 ( http: / / www.21cnjy.com )AC,BD交于O,过O作AD的平行线交AB于M,交CD于N,若AD=3cm,BC=5cm,求ON.
10、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G是DC延长线上一点,AG交BD
和BC于E,F,求证:=
第26课 相似三角形
【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2、会用相似三角形证明角相等或线段成比例,或进行角的度数和线段长度的计算等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论证三角形相似,线段的倍分以及等积式,等比式,常以论证题型或计算题型出现;
2、寻找构成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在中考题中常以 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一、解题指导
M在AB上,且MB=4,AB=12,AC=16.在AC上求作一点N,
使△AMN与原三角形相似,并求AN的长.
在△ABC中,AB=AC, ∠A=36°,∠ABC的平分线BD与AC交于D,求证:
(1) BC=AD (2) △ABC∽△BDC (3)BC=(–1)AB
如图,已知BD和CE是△ABC的高,∠BAC的平分线交BC于F,交
DE于G, 求证:BF·EG=CF·DG.
如图,在△ABC中, ∠C ( http: / / www.21cnjy.com )=90°,AE平分∠A交BC于E,CD⊥AB于D,交AE于F, FM∥AB交BC于M,求证(1) = (2) = (3)CE=BM
如图,△ABC的∠A的内角平分线交BC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P, ∠BAC的外角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Q,M为PQ的中点,求证:(1)MA2=MB·MC (2) =
二、考点训练
1.以下条件为依据,能判定△ABC和△A1B2C3相似的一组是( )
(A) ∠A=45°,AB=12cm,AC=15cm, ∠A =45°,A B =16cm,A C =25cm
(B) AB=12cm,BC=15cm,AC=24cm, A B =20cm,B C =25cm,A C =32cm
(C)AB=2cm,BC=15cm, ∠B=36°, A B =4cm,B C =5cm, ∠A =36°
(D) ∠A=68°,∠B=40°∠A =68°,∠B =40°
2.如图,△ABC中DE,DF,EG分别平行于BC,AC,AB,
图中与△ADG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个
(A) 3 (B) 4 (C) 5 (D) 6
3.如图,已知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ABC与△ADE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AD·DE=AE·EC (D) AB·AD=AE·AC
4.如图,已知△ABC与△ADE中,则∠C=∠E, ∠DAB=∠CAE,则下列各式成立的个数是( )
∠D=∠B ,= , = , =
(A) 1个 (B) 2 个 (C)3个 (D)4个
5.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AD, 对角线BD⊥DC,则△ABD∽ , BD2= .
6.如图,∠1=∠2,AB·AC=AD·AE,则∠C= .
7.如图△ABC中,DE∥BC,AD∶DB=3∶2, 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
8.如图,△ABC内接正方形DEFG,AM⊥BC于M,
交DG于H,若AH长4cm,正方 形边长6cm,则BC= .
9.如图,已知△ABC中CE⊥AB于E,BF⊥AC于F,
求证:△AFE∽△ABC
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CB延长线上一点,DE交AB于F, 求证:AD·AB=AF·CE
第27课 相似三角形性质及其应用
【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线段
【课程标准要求】
1.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等性质,能应用他们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的线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斜边上的高线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会用他们解决线段成比例的简单问题。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能力,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
2、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3、综合考查三角形中有关论证或计算能力,常以中档解答题形式出现。
一、解题指导
1、如图,在RtΔABC中,∠ADB=90°,CD⊥AB于C,AC=20CM,BC=9CM,求AB及BD的长
2、如图,已知ΔABC中,AD为BC边中线,E为AD上一点,并且CE=CD,
∠EAC=∠B,求证:ΔAEC∽ΔBDA,DC2=AD AE
3、如图,已知P为ΔABC的BC边上的一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PQ∥AC交AB于Q ,PR∥AB交AC于R,求证:ΔAQR面积为ΔBPQ面积和ΔCPQ面积的比例中项。
4、如图,已知PΔABC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AD,BF分别为BC,AC边上的高,过D作AB的垂线交AB于E,交B于G,交AC延长线于H,求证:DE2=EG EH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是AB的中点,F是AD上的一点,EG⊥CF
且AF=AD,于,(1)求证:CE平分∠BCF,(2) AB2=CG FG
二、考点训练
1.两个三角形周长之比为95,则面积比为( )
(A)9∶5 (B)81∶25 (C)3∶(D)不能确定
2.RtΔABC中,∠ACB=90°,CD⊥AB于D,DE⊥AC于E,那么和ΔABC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在RtΔABC中,∠C=90°,CD⊥AB于D,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A)AD BD=CD2 (B)AC BD=CB AD (C)AC2=AD AB (D)AB2=AC2+BC2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中点,EF交AC于G,交AD于F,=则的比值是( )
(A)2 (B)3 (C)4 (D)5
5.在RtΔABC中,AD是斜边上的高,BC=3AC则ΔABD与ΔACD的面积的比值是( )
(A)2 (B)3 (C)4 ( D)8
6.在RtΔABC中,∠ACB=90°,CD⊥AB于D,则BD∶AD等于( )
(A)a∶b (B)a2∶b2 (C)∶ (D)不能确定
7.若梯形上底为4CM,下底为6CM,面积为5CM2,则两腰延长线与上底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为13CM,两条直角边的和为17CM,则斜边上的高的长度为-------------
9..RtΔ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线,,AB=29。AD=25,则DC=---------
10.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A延长线上的一点,CE交AD于F点,若AE∶AB=1∶3则SABCF∶SCDF=---------
11.如图,在ΔABC中,D为AC上一点,E为延长线上一点,且BE=AD,ED和AB交于F 求证:EF∶FD=AC∶BC
12.如图,在ΔABC中,∠ABC=90°,CD⊥AB于D,DE⊥AC于E,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