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 内能》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2.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3.在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
B.烧水时水温升商
C.空气被压缩时
D.下滑臀部发热
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5.“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间存在斥力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6.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二、填空题
7.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
8.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 。
9.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方式。
10.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两者之间发生了 ,冰块的内能 ,饮料的内能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 ℃),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 。
12.春节时,孩子们总喜欢燃放鞭炮。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鞭炮就可以爆响。这是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实质是 。
13.(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如图2所示,将摩擦过的梳子(塑料棒或尺子)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 。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 。
14.如图1所示,在吹气球时,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的嘴部温度 (选填“变高”、“变低”或“无变化”),当球内气体喷出来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能转化为 能。图 中(选填“2”或“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一致的。
三、解答题
15.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采用 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内能 。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是将 转化为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 内能》2023年同步练习卷(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时;故A正确;
B、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物体内能增加,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
C、物体的内能是由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故C错误;
D、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故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的内能不同;
故选:A。
2.【解答】解:在火炉上烧水时水温升高,感冒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故A、B;
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C。
3.【解答】解:A、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B、烧水时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B正确;
C、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故C错误;
D、滑滑梯,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B。
4.【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解:A、由于醋分子的扩散现象我们会闻到酸味,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可以增大气压,选项说法错误;
C、锅盖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的原因,选项说法错误;
D、用煤气灶烧开水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A、炒肉片时,内能增加;
B、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说法正确;
C、在炒肉片时,说法错误;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选:C。
二、填空题
7.【解答】解: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
故答案为:温度,热运动,剧烈。
8.【解答】解: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不论温度高低。
故答案为:动能;分子势能。
9.【解答】解: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10.【解答】解: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温度不同、内能增大,饮料的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因此该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冰块和饮料的内能。
故答案为:热传递;增大。
11.【解答】解: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冬天很冷对手呵气,热气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手,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 ℃),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不变2J/(kg ℃)。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3J/(kg ℃)。
12.【解答】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内能会减小。
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做功;增大。
13.【解答】解:
(1)甲、乙两杯盛有质量相等,静置后各滴入一滴碳素墨水,墨水分子扩散快慢不同;
(2)用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时,细水流会向塑料梳子一方弯曲,带电塑料梳子吸引细水流;
(3)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1)温度;(2)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带电;(3)分子间有间隙。
14.【解答】解:(1)气球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气体对外做功,球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2)图2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因此是压缩冲程。
图3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因此是做功冲程,火花塞放电,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与此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变低;内;机械;6。
三、解答题
15.【解答】解:(1)实验中,用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2)塞子被酒精蒸汽顶出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1)做功;增加;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