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
学习目标:
1.会认“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英法联军的恶行。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字词
不可估量
宏伟
diàn
gū
tī
金碧辉煌
殿堂
玲珑剔透
安澜园
亭台楼阁
灰烬
hóng
jìn
lán
gǒng
líng
众星拱月
武陵春色
销毁
奉命
饱览
闯入
掠走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huǐ ɡū ɡǒnɡ huī huánɡ diàn línɡ lǎn
jìnɡ hónɡ tánɡ chuǎnɡ tǒnɡ xiāo fènɡ
毁
估
拱
辉
煌
殿
陵
览
境
宏
唐
闯
奉
销
统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知识锦囊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并纵火焚烧了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圆明园遗址,万春园、福海、万花阵等逐步恢复,并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资料:(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显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位置 布局
资料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毁灭 殿堂 象征 仿照 建筑 漫游 饱览
境界 宏伟 统统 搬运 销毁 罪证 奉命
博物馆 亭台楼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风景名胜 诗情画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美妙。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不可估量:估量:推算、计算。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举世闻名: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者程度深。
瑰 宝:珍奇的宝物。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词语解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过渡句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读完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何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些损失是谁造成的呢?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建筑宏伟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
二、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宏伟的建筑
珍贵的历史文物
灰 烬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手法,说出了圆明园的美景之多。
排比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圆明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特点。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从时间跨度和文物类型上巧妙地指出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历史之悠久、价值之高。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时间长、收藏的范围大,文物珍宝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