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郑振铎
猫
瓦片上好冷啊,每天我都得蜷缩着身子,即便这样,风还是呼呼地围着我转。我好想回家,可又害怕主人的木棒。我看见别的小猫依偎在自己主人的怀里,泪水一下子湿润了我的眼眶……
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变化,理清文章的结构;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不同的特点和命运。
3.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爱动物,珍视生命。
自省精神是一种道德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猫》郑振铎
污涩 怂恿 一缕 蜷伏 怅然
诅骂 红绫 虐待 屋脊 叮嘱
凝望 惩戒 畏罪潜逃
sè
sǒng yǒng
lǚ
quán
chàng
zǔ
líng
chéng
wèi
qián
nüè
jǐ
dīng zhǔ
níng
词语认读
词语集注
懒惰
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01
提心吊胆
02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悬心吊胆。
预警
03
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怅然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04
畏罪潜逃
05
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
虐待
06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学习任务一 人眼看猫
一看 猫的故事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完成表格,看看这几只猫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庭地位
结局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招人喜爱
病死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活泼、会爬树、捉鼠
全家人都喜爱它
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
遭人遗弃,拾来的
毛色花白
并不好看
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
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猫?这几只小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各自最后的结局如何?
学习任务一 人眼看猫
二看 人对猫的态度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完成表格,看看人对猫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态度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喜爱
更得我心,因为他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全家人常“提心吊胆”。
猫亡失后,“我”怅然,愤恨,诅咒,表达了此时强烈地爱憎心情。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明第二只猫被人捉去后极为伤心。
我心里十分难过,“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明伤心程度又加深了。
“我”及家人对于这三只猫的感情态度有什么区别?
怜爱
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
鸟被咬死,“我”在愤怒下惩戒它,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一开始就不招人喜欢,收养它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惜。
学习任务二 猫眼看人
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完成表格,看看在三只猫眼中,我们又是怎样的人。
态度
三妹
周家丫头
抓猫的人
我
爱我们,但更爱漂亮的我们的人
冷漠,对我们不闻不问的人
自私自利,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人
不太喜欢我,还冤枉我,他的武断直接造成我的悲剧
在三只猫眼中,我们又是怎样的人。
喜欢我们,并且是我们悲剧的见证者
学习任务三 人眼看人
小组合作:探究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案发前的表现
案发后的表现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丑猫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
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
罚得还不够快意。
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到关键句,还原案件信息。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
吃着什么。
芙蓉鸟被害案
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很久。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
怎么做的?
“似乎”“好像”表明这只是“我”的猜测,并不能十分肯定这是事实。若去掉,则表明第三只猫吃鸟是确定的事实。
芙蓉鸟真的是被第三只猫咬死的吗?
比较句子去掉“似乎”“好像”前后的效果。
不正确;
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猜想猫“凝望”“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的原因。
猫“凝望”鸟儿,可能是羡慕主人对鸟儿的悉心关照与爱护,也可能是自己内心孤独,想寻找玩伴,也可能是叹息鸟儿还不如自己自由自在……“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可能是在吃园子里抓到的虫子或捡到的剩菜,不一定就是吃鸟。
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更”强调了第三只猫的死亡让“我”更加内疚和自责,更加痛苦难过。
“永无”表现“我”因无法弥补自己过失而深深懊悔。
首尾呼应: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说一说你对文中“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的理解。
①“我”凭着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
②“我”单凭印象,主观臆断,妄下断论。
③“我”有强势话语权,猫不能讲话,没有话语权。“我”是强者,猫是弱者。“我”用自己的强势或强权欺负、冤枉它。
学习任务四 人眼看人
第三只猫死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作者真的只是怕面对冤死的第三只猫吗?
创作背景:《猫》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他深受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作者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通过三只猫的故事,发出深切的悔恨,呼吁社会平等、公道,呼吁人们同情弱小,谴责霸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与郑振铎同时代的鲁迅、郁达夫等很多作家都严于律己,勇于自省,敢于揭开自己心灵的疮疤,呼吁人们勇敢追求平等自由,同情弱小,谴责霸权。
第三只猫确有不少不讨人喜欢的地方,但这是它的天性,其实它并不干坏
事。而“我”因为它常常望着鸟笼,就断定小鸟一定是被它咬死的。直到真相
大白,“我”才意识到:“我”的武断颠倒了黑白。“我”想向它忏悔自己的
过失,而它已然亡失。
“我”的忏悔出自良心的自责。在“我”看来,“我”和猫在这件事中的
区别在于“我”能说话,它却不能;“我”是强势的,它处于弱势;“我”是
施暴者,它是受虐者。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样在“我”的强势话语权的围攻下、
在强势暴力的追杀下含冤死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此种命运的又何止一
只猫而已!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使得作者会由一
只猫的死引出如此深切的悔恨,所以这份忏悔是非常真诚而感人的。
读了这篇文章,如何理解“我”的忏悔之情?
写法探究
1.本文多处设置了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
写第二只猫不怕生人、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
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
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2.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反衬
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首尾呼应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B
【解析】A.驰—弛 C.声—生 D.笼—龙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B.“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妻看了死鸟,很难过,“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C.冰心就是受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三言两语的零碎诗句,并结成集子——《繁星》。这个《新月集》《飞鸟集》就是郑振铎翻译的。
D.世界最早对猫类的记载文献是中国西周时代《诗经·大雅·韩奕》,其中写到了“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D
3.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的词语。
(1)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惩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畏罪潜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处罚来警戒。
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