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如图,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舱中利用失重状态制成了一个完美的水球,我们透过水球也可以看到她的“脸”,此时她的脸到水球的距离( )
A.小于一倍焦距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2.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8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 )
A.f<8cm B.8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3.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情景如图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则两次所成的像( )
A.都是正立的
B.都是虚像
C.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D.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
5.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能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
C.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像距大于40cm
D.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6.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将物体从甲区域逐渐移动到丙区域的过程中,都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
7.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在光屏上( )
A.只能成上半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只能成下半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玉画了图中的光路( )
A.小玉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
D.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
A.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11.小明将凸透镜靠近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移动图片或凸透镜或者光屏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了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 )
A.出现像②是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正立的像
B.出现像①后,如果将图片逐渐远离透镜,调整光屏位置,则先后出现像④③
C.出现像①后,如果保持图片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则在光屏上可能会出现像③
D.实验中,这四个像都可以在光屏上清晰呈现
12.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 )
A.大于20cm B.小于8cm
C.在8cm到10cm之间 D.在10cm到16cm之间
二、填空题
13.学过光的知识后,我们知道光路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 (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到某位置时,光屏上又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在这五个点中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
(2)固定透镜的位置,调整物距,再移动光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3)当物距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选填“烛焰”或“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4)某次实验中,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5)小明为探究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与焦距之间的关系,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一个“F”形LED光源(代替蜡烛),实验记录如表:
凸透镜焦距/cm 物距a/cm 像距a′/cm 像的大小
5.0 15.0 7.5 较小
10.0 25.0 16.7 较大
15.0 35.0 26.3 最大
老师指出,根据小明的实验记录,无法得出凸透镜成实像时,其原因是 。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安安和康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应在 (填“50~60cm”“60~70cm”或“70~100cm”)范围内移动。
(2)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3)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康康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 (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
(5)请在图丙中完成从烛焰发出的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
四、解答题
1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点,发现:
①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②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③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④烛焰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3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边缘薄的特点,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
故选:D。
2.【解答】解:当物距为8cm时,成放大的虚像;
当物距为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则9cm<f<18cm﹣﹣﹣﹣﹣②;
当物距为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则f<12cm﹣﹣﹣﹣﹣③。
综合4个不等式可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9cm<f<12cm。
故选:C。
3.【解答】解:墙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光屏,墙上能接到像,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在A处时,物距小,像较大。
当凸透镜在B处时,物距大,像较小。
故选:C。
4.【解答】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50cm处,U>2f、缩小的实像。
故选:B。
5.【解答】解:A、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故A错误;
B、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故B错误;
C、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
D、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当物体在甲区域内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像,故A正确;
B、当物体在乙区域内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物体在丙区域内时,凸透镜成放大,应用于放大镜;
D、将物体从甲区域逐渐移动到丙区域的过程中(出去焦点位置),都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故D错误。
故选:D。
7.【解答】解: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会聚烛焰发出的光线,只是像比原来变暗,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撤去光屏,眼睛只要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即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故选:C。
9.【解答】解:
(1)由图知,物距为20cm、缩小的像,即20cm>2f,故D正确;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f<10cm,故A错误;
(3)凸透镜所成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
故选:D。
10.【解答】解:
(1)观察图片可知,当物距u=16cm时,这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上,所以凸透镜焦距是8cm;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那么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故A正确。
(3)因为8cm<12cm<16cm,所以这时f<u<4f,故B错误;
(4)当u=20cm时,u>2f,故C错误;
故选:A。
11.【解答】解:
A、平面镜成正立,像②是正立,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不同;
B、小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卡通图片,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故先看到②,看到的像逐渐变大,成倒立的像,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即为③,物距越远,因此最后看到的是④;
C、出现像①时,如果保持图片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此时如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移动光屏,故C正确;
D、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故选:C。
12.【解答】解:由图可知:u=20cm,v=16cm;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u=20cm>2f,2f>16cm>f,
解得10cm>f>3cm。
故选:C。
二、填空题
13.【解答】解:在光的传播中,光路是可逆的;
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倒立,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且像距大于物距,光路是可逆的,光屏上又成清晰、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放在A、B;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成正立的虚像、E点光屏上不能成像。
故答案为:可逆;物体方向;A、B、C;D、E。
三、实验探究题
14.【解答】解:(1)实验前,依次将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光心;
(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缩小的实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所以眼睛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放大的虚像;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会提前会聚,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5)探究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改变焦距的大小,物距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案为:(1)光屏中央;(2)实;(3)小于一倍焦距;(4)靠近。
15.【解答】解:
(1)实验前,把蜡烛、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厘米。
故答案为:高度;放大。
16.【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f=10cm,如图,u>2f,所以光屏在60cm~70cm。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u=2f时、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f<u<6f时、放大的实像,所以蜡烛要从30cm刻度线处靠近凸透镜,所以蜡烛靠近凸透镜。
(4)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会依次经过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又因为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眼睛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也可以看到虚像、倒立等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5)如图,光线过焦点。
故答案为:(1)60~70cm;(2)等大;(4)2。
四、解答题
17.【解答】解:①使烛焰位于a点时,U>2f、缩小的实像,即a点物距最大,像最小。
②使烛焰位于c点时,2f>U>f、放大的实像,即c点物距最小,像最大。
③使烛焰位于d点时,U<f,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成正立。
④使烛焰位于c点时,4f>U>f、放大的实像,即c点物距最小,像最大。
故答案为:①a;②c;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