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17: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地球仪和地图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四位同学在学习经纬网时,站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小红 B.小刚 C.小兰 D.小明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南纬
B.0°经线以东的 180°属于东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当经度向东增加时, 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
3.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合理的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
C.
B.
D.
4.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 0°经线与 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和 0°经线一样长
C.0°纬线约是 0°经线长度的 2 倍 D.0°纬线又叫作本初子午线
5.下列四幅图中的 P 点, 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第 2 页(共 10 页)
A.
B.
C.
D.
6.下图中,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 )
(
A.
) (
D.
)B. C.
7.如图是小科去镇海新华书店的步行导航截屏图。电子地图上起点到终点的图上距离是 7 厘米, 实际
距离 1.4 公里, 请根据图片信息,计算此电子地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
8.读图,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都一样
9.读经纬网简图, 图中 C 点位于 B 点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10.如图中的甲、乙两地的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在乙的东北方向②甲在乙的正北方向③乙在甲的正南方向④乙在甲的西南方向
⑤甲、乙都在西半球⑥甲、乙都在东半球⑦甲、乙都在南半球⑧甲、乙都在北半球
A. ①③⑤⑦ B. ①④⑤⑦ C. ②③⑥⑧ D. ②④⑥⑧
二 、填空题
11.在比例尺为 1:1000000 的交通地图上,测得某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7.5cm,则它们的实际距离为
km。
1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A 点的纬度是 ,B 点的经纬度是 ;
(2)按南、北半球划分,B 点位于 半球,按东西半球划分,A 点位于 半球;
13.如图为某学校的局部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3 页(共 10 页)
(1)操场位于林地的 方向。
(2)小宁想从教学楼出发前往食堂, 假如地图上的距离为 3cm,则两者的实地距离为 m。
三 、实验题
14.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 ,纬度 。和 A点所在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2)B 点的经度 ,纬度 。从南北半球看, 它位于 半球。
(3)④点的经度 ,纬度 。④位于②点的方向 。
(4)②③两点中, 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
四 、解答题
15.某兴趣小组同学到大罗山进行研学活动, 同学们不禁被“龙脊"景色所震惊。小明想:用什么方法
能把大罗山表示在地图上呢?小明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如下操作。
(1)步骤④中, 俯视模型,若它代表大罗山主峰, 小组同学分别从路线甲和乙爬到山顶,哪条路线比
较容易?说明理由。
(2)若要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 请写出具体操
第 4 页(共 10 页)
第 5 页(共 10 页)
作 。
3.2 地球仪和地图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在经纬网上,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
西经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
解: 依据经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小红所在的经度是 40 °W,小明所在的经度是 0°, 小刚所在的
经度是 20 °W,小兰所在的经度是 20 °E。由此可判定, 小刚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故选: B。
2.在地球仪上, 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 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 180°,向东的 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 的 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 经度的变化规律为: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 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 向北向南各分了 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
数越大,北极是北纬 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 90°。
解: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北纬, 故 A 叙述错误;
0°经线以东的 180°属于东经, 故 B 叙述正确;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故 C 叙述正确;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 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故 D 叙述正确。
故选: A.
3.D
【解析】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基本 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 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 风带, 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
地等。
化工厂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污染,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合理的是 D 图。
故选 D。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相关的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经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第 6 页(共 10 页)
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引入的。我们把连接南北极的称之为是经线,东西方向并且与经线垂直的圆圈
称之为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组成的经线圈,故此 A 选项错误。0 度纬线是 0 度经线长
度的 2 倍, 故 B 错误 C 正确。 0 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5.C
【解析】纬度变化规律: 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是北纬,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是南纬。
经度变化规律: 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是东经, 自西向东逐渐缩小的是西经。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 20W 以东、 160E 以西的区域为东半球,20W 以西、
160E 以东的区域为西半球。
因此, A 中 P 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 中 P 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中 P 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中 P 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故选 C。
6.C
【解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 向.使用这种地图, 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用经纬网定向, 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 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定确
定方向。
在郊外,指南针能用来辨别方向,故 A 不符合题意; 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能用来辨别方向, 故 B 不符合题意;流星的滑落没有方向性,不能用来辨别方向,故 C 符合题意;利用手表的指针可以
来判读方向,故 D 不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C 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7.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计算即
可。
第 7 页(共 10 页)
解: 1.4 公里=140000 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得知: 比例尺== =。
故选: D。
8.B
【解析】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
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此时它们实际行驶的距离就是相同经度区间(5°) 的 纬线的长度,因为纬线的长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的,所以可知乙通过的距离大于丙大于甲,
又因为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故分析可得乙的速度最快。 B 正确。
故答案为: B
9.【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
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解:依据经纬网确定方向,读图可知:从经度看, 图中 C 点(20 °W)位于 B 点(40 °E)的西方;从
纬度看,图中 C 点(0°) 位于 B 点(40 °N)的南方。由此可判定, 图中 C 点位于 B 点的西南方向。
故选: B。
10.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 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 °W 和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 20 °W 以东、160 °E 以西 为东半球,20 °W 以西、160 °E 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
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 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 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 甲点的 经纬度是 150 °W,20 °S;乙点的经纬度是 160 °W,30 °S。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判定,甲在乙的东北
方向, 乙在甲的西南方向,甲、乙都在西半球、南半球。故①④⑤⑦正确。
故选: B。
二 、填空题
11.75
第 8 页(共 10 页)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图上的距离是 7.5cm,且比例尺为 1:1000000,所以根据公式可知: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1:10000 (7.5cm)00 =
7500000cm = 75km;
故答案为: 75.
12.(1)0° ; 120°w;30°s
(2)南; 西
【解析】经度指的是地图上看似弯曲和垂直的线, 纬度指的是地图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线。
(1)、经度指的是地图上看似弯曲和垂直的线,纬度指的是地图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线,因此 A 点的纬度
是 00 ,B 点的经纬度是 120°w;30°s
(2)按南、北半球划分,B 点位于南半球,按东西半球划分, A 点位于西半球;
故答案为:(1) 0° ; 120°w;30°s (2)南;西
13.(1)正东
(2)90
【解析】(1)根据指向标判断;
(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得出。
(1)根据指向标判断, 图中操场位于林地的正东方向;
(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 实地距离=3×3000=9000 厘米=90 米。
三 、实验题
14.(1)110°E;20°N;70°W
(2)30°W;40°S;南
(3)120°E;23.5°N;东南
(4)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纬度之间的特点关系理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经 线圈所组成的。对于经线的变化, 规律是:0 度以东度数逐渐增大为东经。0 度以西度数逐渐增大西经。 (1)读图可知,从 90 到 130 度,是逐渐在增大, 因此 A 的经度为东经 110 度。纬线由上到下依次减
小,说明在赤道以北,因此 A 点的纬度为北纬 20 度。能够和 A 点组成经线圈就是西经 70 度;
(2)根据 B 点所在的图,我们可以发现, 经线从左至右在逐渐减小,因此 B 点的经度是西经 30 度。
第 9 页(共 10 页)
由上到下纬度逐渐增加, 说明地点是在南半球,因此它的纬度是南纬 40 度。
(3)根据第三幅图, 我们可以看到点 4 在北回归线上, 因此它的纬度是北纬 23.5 度。我们可以看到, 点②所在的位置是 0 度经线。逆时针旋转方向度数在增加,是东经。因此, 点 4 所在的位置经度为东
经 120 度。点②明显位于点 2 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4) 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②.
故答案为:(1)东经 110 度, 北纬 20 度,西经 70 度;(2)西经 30 度,南纬 40 度,位于南半球;(3)
东经 120 度,北纬 23.5 度,东南方向;(4)②
四 、解答题
15.(1)乙处到山顶容易, 因为乙处等高线稀疏, 坡度平缓
(2)用小刀沿“线 ”水平切下“ 山体 ”,放在白纸上依次沿“ 山体 ”边缘描线。
【解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若干现 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 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 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 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
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1)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地面坡度陡峻。故乙处到山顶容易, 因为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具体操作是:用小刀沿“线 ”水平切下“ 山体 ”,放在白纸上依次沿“ 山体 ”
边缘描线。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