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阿特拉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2.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 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提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 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
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5.下列地区, 属于多火山、地震的地区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太平洋中心
C.亚欧大陆内部 D.澳大利亚大陆
6.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对此过程及认识你不赞同的
是( )
A.新的学说并不否定前面两种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更优化
B.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因为不正确所以被推翻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有六个板块拼接而成
D. 目前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
7.2022 年 5 月 9 日 14 时 23 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 6.2 级地震。下列有关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确的
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
C.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8.04 月 18 日 13 时 01 分在台我国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 6.7 级左右地震。关于其成因, 下图中能正
确表示的是( )
第 2 页(共 10 页)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大洲轮廓的可拼性和生物的相似性,可用以作为哪一假说的证据( )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天圆地方说
10.2020 年 10 月 27 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 ”号,在西太平洋马里 亚纳海沟(中★所示处) 成
功下潜突破 1 万米,达到 10058 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二 、填空题
11.读“全球板块分布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喜马拉雅山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大西洋的
形成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 (选填“俯冲 ”“挤压 ”“碰撞 ”或“张
裂”)。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①处地中海在逐渐消失的原因: 。
②处红海在逐渐扩张的原因: 。
12.尼泊尔博克拉市曾发生 8.1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 余震 70 多次。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
南麓, 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成因是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的结果。
(2)尼泊尔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 地震带。
(3)在突发的地震面前, 采取正确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在地震中
的伤亡。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方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在楼上赶紧下楼逃生
②在公场双手抱头趴在地上或座椅下面
③在教室, 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都,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
④上房顶和爬山
⑤在行驶的公交车内,应抓牢扶手, 躲在车内,不要跳车逃生
第 3 页(共 10 页)
⑥在超市躲在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件商品旁
13.阅读图与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91 年 6 月 15 日位于(15.13 °N,120.35 °E)的皮纳图博山发生了一场灾难。虽然此次灾害 发生前,科学家们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测,但仍然导致 10 万人无家可归, 100 万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
胁。此次灾害对全球气候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减少了地球上 10%的阳光。
(1)1991 年 6 月 15 日的皮纳图博山发生了什么灾害? 。
(2)皮纳图博山可能位于图中 A.B、C、D 中的 处。
(3)该地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 (选填“活跃”或“稳定”)。
(4)请列举灾害发生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写出两个即可) 。
三 、解答题
14.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图, 请据图回答:
(1)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
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 (填名称),这些板块“漂浮"在 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海沟的形成
第 4 页(共 10 页)
于
;杭州地震发生概率很低: ;
15.在 2018 年 5 月全国各地举行了“同心 共筑中国心”系列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公益活动。
(1)地壳剧烈变动的主要形式除地震之外还有 ,板块的 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
主要原因。
(2)世界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在 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第 5 页(共 10 页)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板块运动的掌握程度,根据板块运动理论解答即可。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直到现在其主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在不断增高。
故答案为: A.
2.B
【解析】考查学生对板块构造知识的了解。
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 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大西洋。
3.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 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
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解答】解: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 A 错误;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 B 错误;
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内力的作用导致的; 故 C 错误;
海陆变化是内力作用导致的,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 D 正确;
故选: D。
4.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一 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地壳比较活
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解答】解: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大陆漂移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①错 误;大陆漂移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 ②错误;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③正确;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正确;板
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⑤正确。
故选: C。
5.A
第 6 页(共 10 页)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割成许多板块, 在板块交界处,地
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故答案为: A.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 洲的东海岸, 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 这不是巧合, 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 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
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 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B 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叙述正确, 不
符合题意。
故选: B。
7.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 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
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解: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A 正确。
发生地震的海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 错误。
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 错误。
地震释放能量, 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 错误。
故选: A.
8.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 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 各大板块处 于不停地运动中。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对,
发生碰撞挤压。
【解答】解: 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多地震。
读图可知, D 图符合题意。
第 7 页(共 10 页)
故选: D。
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 洲的东海岸, 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
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 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解:读图可得, 南美洲和非洲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
故选: A.
10.D
【解析】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 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1)印度洋; 亚欧;美洲;非洲;张裂
(2)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 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一般来说板块 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喜马拉雅山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大西洋的形成是由
于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
(2)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逐渐扩大,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
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缩小。
故答案为:(1)印度洋;亚欧;美洲;非洲;张裂(2)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
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1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读图可知,(1)尼泊尔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 多地震。
(2)尼泊尔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第 8 页(共 10 页)
(3)常见的避震方法有: 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 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 并用书包 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山脚、陡崖, 遇到山崩、滑坡时,向山崩、滑坡、泥石流物质流向垂直的方向跑,尽可能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线。地 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
躲进防空洞。故不合理的是①④⑥。
故答案为:
(1)印度洋;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
(3)①④⑥。
13.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
山、地震。
【解答】解:(1)从图中看出, 图示现象是 1991 年 6 月 15 日的皮纳图博山火山喷发。
(2)从资料中得知,皮纳图博山经纬度位置为(120.35 °E、15.13 °N),应位于 A 附近。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 皮纳图博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处,地壳比较活跃, 多火山地震。
(4)火山喷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破坏植被、气候异常、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火山灰富含养分
使土地肥沃等。
故答案为:(1)火山爆发;(2)A;(3)环太平洋; 活跃;(4)破坏植被、气候异常。
三 、解答题
14.(1)太平洋; 软流层
(2)板块之间的挤压,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块的下面,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
沟;杭州不在板块交界处
【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
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都漂浮在软流层上;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的变化是由于板块间的挤压与碰撞产生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裂
谷与海洋, 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往往形成海沟与造山带。板块的交界处往往多地震和火山。而在板块的
内部由于不存在碰撞和挤压地震发生较少。
第 9 页(共 10 页)
(1)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
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这些板块“漂浮 ”在软流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其中海沟的形成于板 块之间的挤压, 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块的下面, 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沟;杭
州不在板块交界处, 所以发生地震概率很低, 原因可填因为杭州不在板块的交界处。
故答案为:(1)太平洋;软流层 (2)板块之间的挤压,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
块的下面, 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沟;杭州不在板块交界处
15.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 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解答】解:(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除地震之外还有火山喷发。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时
会剧烈运动,板块在剧烈运动的时候碰撞和张裂, 导致地震。
(2)世界地震与火山分布相似, 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
带。
故答案为:(1)火山喷发;碰撞;(2)环太平洋。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