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中国的气候 课件 (共32张PPT) 八年级地理上册 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3 中国的气候 课件 (共32张PPT) 八年级地理上册 湘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0 22: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2.3 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2.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台风苏拉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P42-44内容及生活常识,完成下表(4’):
气象灾害 概念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主要影响地区
特殊天气 寒潮 请 在 课 本 上 划 出
梅(霉)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指的是某种天气现象因为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对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影响或者损失的天气现象
什么是特殊天气?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特殊天气
| 寒潮
寒潮是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24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并伴有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 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特殊天气
| 寒潮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范围
影响较小
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天气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都较大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广东、台湾、海南受寒潮影响较小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海拔高,地势高
受山岭阻挡
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
特殊天气
| 梅雨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
特殊天气
| 梅雨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范围
夏初(6月份左右)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江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特殊天气
| 台风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大于等于12级为台风
特殊天气
| 台风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范围
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10月
狂风、暴雨、风暴潮
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特殊天气
| 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现象。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褐色
特殊天气
| 沙尘暴
发生时间
发生条件
天气特征
影响范围
春季
植被稀少,沙质土壤多,大风频繁、干旱
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
中国北方和西北
特殊天气
气象灾害 概念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主要影响地区
特殊天气 寒潮 请 在 课 本 上 划 出
梅(霉)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冬半年
夏初
夏秋季(5-10月)
春季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狂风暴雨
大风扬沙,能见度低
中国大部分地区
江淮流域
东南沿海
中国北方和西北
练一练
据图说出对应的特殊天气,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气象灾害
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动,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现象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梅雨
沙尘暴
崩塌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梅雨
沙尘暴
气象灾害|
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
| 洪涝
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气象灾害
| 洪涝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范围
夏、秋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
持续降雨
中国东部平原地区
气象灾害
| 洪涝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气象灾害
| 干旱
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东部季风区的干旱损失比西部地区更大
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
交通网络密集,工农业发达
特殊天气
气象灾害 概念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主要影响地区
特殊天气 寒潮 请 在 课 本 上 划 出
梅(霉)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冬半年
夏初
夏秋季(5-10月)
春季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狂风暴雨
大风扬沙,能见度低
中国大部分地区
江淮流域
东南沿海
中国北方和西北
夏、秋季
持续降雨
中国东部平原
中国大部分地区
降水稀少
合作探究
结合视频、所学内容及生活实际,小组讨论探究(5‘):
1、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任选两者)
2、中国是世界上干旱、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想一想洪涝、干旱的治理措施(任选其一)
寒潮带给我国的影响
破坏电力和通信设备
引发感冒等疾病
道路结冰,出行受阻
农作物的低温冻害
合作探究
梅雨给江淮地区带来的影响
出行不便
食物发霉腐败
衣物潮湿发霉
合作探究
台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持续而又剧烈的降水量
交通运输出现困难甚至中断
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毁坏
合作探究
沙尘暴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污染空气破坏植被
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
危害人体健康
合作探究
洪涝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交通、通讯中断
疾病、有毒物质扩散
合作探究
干旱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农作物减质、减产
湖泊、河流水位下降
引起森林火灾等灾害
合作探究
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想一想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
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
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
01
02
03
04
合作探究
中国是世界上干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想一想干旱的主要防治措施
兴修水利,配置排灌渠道,做到蓄水、保水和合理用水
改进耕作制度,改变农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
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积极响应政府关于抗旱的应急对策,提高自觉节水意识
01
02
03
04
合作探究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防灾
减灾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防灾
减灾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防灾
减灾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防灾
减灾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中国气候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台风:
寒潮:
沙尘暴:
梅雨:
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夏季江淮流域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夏秋季节我国东部沿海的猛烈的热带气旋
春季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扬尘天气
洪涝:
干旱: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均频繁发生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