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1-4单元易错题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8分)
1.布袋里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7个花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A.红 B.黄 C.花 D.无法确定
2.一个油桶装有油升,倒去一部分后,还剩它的,还剩( )。
A.升 B.升 C.升 D.升
3.一个西瓜吃掉,正好吃了千克,这个西瓜重( )千克。
A. B.5 C.4 D.
4.如果△用代表一个非零自然数,那么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5.下面三幅图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一共有( )个。
和个数的比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面积的比糖和水的质量比( )。
A.0 B.1 C.2 D.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浙江瑞安的曾联松。旗面是红色长方形,其长与宽的比是3∶2,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一面国旗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384 B.96 C.160 D.20
二、填空题(共13分)
7.如图所示的转盘,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8.“民乐队人数的相当于合唱队人数”,这里把( )看作单位“1”,写成数量关系式是( )×=( )。
9.在括号里填上“>”“<”或“=”。
+2( )×2 4×( )
÷( ) 27×( )27÷
10.已知a和b互为倒数,那么÷=( )。
11.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4∶5∶7,已知最长边的长度是28cm,这段铁丝长( )cm。
12.420克大豆榨油52克,大豆与油的质量比是( ),比值是( )。
三、判断题(共10分)
13.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是确定事件。( )
14.1千克棉花的比千克的铁轻。( )
15.杨树棵数的等于松树棵数的,杨树的棵数多一些。( )
16.的前项增加1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18。( )
17.把4米的绳子等分成5段,每段是4米的。( )
四、计算题(共29分)
18.求比值。(共4分)
4.2∶0.6 ∶
19.口算下面各题。(共4分)
20.脱式计算。(共12分)
21.解方程。(共9分)
x+= x-x= x÷=
五、解答题(共30分)
22.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如果小明抽到唱歌,还剩下两张卡片,小丽可能抽到什么节目?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只剩最后一张卡片了,小雪会抽到什么?
23.一部手机售价为1200元,活动期间降价出售,活动过后提价,这部手机现在售价多少元?
24.青岛市小学生科客大赛中,参加智能电子项目人数,比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多,多了150人。参加手工创客项目有多少人?(请先画线段图,再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5.夏天蚊蝇乱飞,为了创造一个宜人活动环境,幼儿园老师在室外点燃驱蚊蚊香。一支驱蚊蚊香小时燃烧分米。
(1)每小时燃烧多少分米?
(2)每燃烧1分米需要多少小时?
26.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27.天气寒冷,小龙的妈妈用生姜煮红糖水御寒.一家4口,每人一碗,每碗约.糖与水的质量比是.小龙妈妈这次煮糖水需要用糖多少克?
参考答案:
1.C
【分析】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哪种颜色的球个数最多,摸到它的可能性最大。
【详解】7>3>2
花球的个数最多,则摸到花球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
2.B
【分析】用这桶油的重量乘剩下的分率就是还剩下多少升。
【详解】解:×=(升)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C
【分析】把这个西瓜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这个西瓜的重量。
【详解】÷
=×
=4(千克)
这个西瓜重4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在分数除法中,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一定小于它本身;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它本身;在分数乘法中,一个因数(0除外)保持不变,当另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比原来的因数大。当另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比原来的因数小。一个非零自然数减去一个不为零的数,差比原来的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A.<1,所以△÷>△;
B.>1,所以△÷<△;
C.<1,所以×△<△;
D.△-<△;
所以得数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5.A
【分析】第一幅图:数出的个数和的个数,再根据比的意义,用个数∶个数,化简;据此判断
第二幅图: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分别求出小正方形面积和大正方形面积,再用小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据此判断;
第三幅图:用糖的质量∶水的质量,化简,据此判断。
【详解】,有4个,有8个;
4∶8
=(4÷4)∶(8÷4)
=1∶2
(2×2)∶(3×3)
=4∶9
,
12∶36
=(12÷12)∶(36÷12)
=1∶3
下面三幅图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一共有0个。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长+宽=周长÷2,代入数据,求出国旗的长与宽的和,长与宽的比是3∶2,即把国旗的长与宽和分成了(3+2)份,用国旗的长与宽的和÷(3+2) ,求出1份,进而求出国旗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40÷2÷(3+2)
=20÷5
=4(分米)
4×3=12(分米)
4×2=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
一面国旗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面积是9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以及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黄 绿
【分析】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黄色部分区域最多,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绿色部分区域最少,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详解】4>3>1
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
8. 民乐队人数 民乐队人数 合唱队人数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民乐队人数的相当于合唱队人数,即把民乐队的人数当作单位“1”,等量关系为:民乐队人数×=合唱队人数,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民乐队人数的相当于合唱队人数”,这里把民乐队人数看作单位“1”,写成数量关系式是民乐队人数×=合唱队人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单位“1”的确定,一般谁的几分之几相当于……,就把谁当作单位“1”。
9. > > > <
【分析】(1)+2=;×2=,>,则+2>×2;
(2)因为4>1,所以4×=×4>;
(3)因为<1,所以÷>;
(4)27×<27,27÷>27,则27×<27÷。
【详解】+2( > )×2 4×( > )
÷( > ) 27×( < )27÷
【点睛】掌握积和乘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
【分析】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并将ab=1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ab=1。
÷
=×
=
=
即a和b互为倒数,那么÷=。
【点睛】此题考查了倒数的意义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此题关键是把ab=1整体代入计算。
11.64
【分析】根据题意,用最长边的长度除以对应的份数7,求出每份的长度,再利用1份的长度乘总份数即可。
【详解】28÷7×(4+5+7)
=4×16
=64(cm)
所以,这段铁丝长64cm。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12.
【分析】大豆与油的质量比是大豆的质量比油的质量,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值等于前项除以后项,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大豆与油的质量比是:,比值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的化简及求比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求比值方法,进而得出答案。
13.√
【分析】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太阳一定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是确定事件。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知识,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
14.×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求出1千克棉花的是多少千克,再与千克的铁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1×=(千克)
1千克棉花的是千克,与千克的铁一样重。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注意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时,与是什么物体无关。
15.×
【分析】根据题意,杨树棵数的等于松树棵数的,设:×杨树棵数=×松树棵数=6棵,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分别求出松树的棵数和杨数的棵树,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杨树棵数=×松树棵数=6棵
杨树棵数=6÷=6×=8(棵)
松树棵数=6÷=6×=9(棵)
8<9
所以松树的棵数多一些。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解理关键是通过赋值法,根据分数除法的应用,从而解决问题。
16.×
【分析】可以写成6∶7,比的前项或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6增加18是24,是前项6的4倍,所以后项7也要乘4,据此解答。
【详解】6+18=24,24÷6=4,所以7×4-7=21,即后项要增加21。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比与分数的关系及比的基本性质。
17.×
【分析】依据分数的意义,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一,据此分析。
【详解】把4米的绳子等分成5段,每段是4米的,每段的长度是4÷5=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18.7;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据此解答。
【详解】(1)4.2∶0.6
=4.2÷0.6
=7
(2)∶
=÷
=×
=
19.;;;;
;;3;
【详解】略
20.;
10;9
【详解】,先算乘法,再算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将小数化成分数,从左往右算。
【解答】
=
=
=
=
=24×(×)
=24×
=10
=
=×12
=
=9
21.x=;x=;x=
【分析】x+=,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x-x=,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1-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的差即可;
x÷=,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即可。
【详解】x+=
解:x=-
x=-
x=
x=÷
x=×
x=
x-x=
解:x=
x=÷
x=×4
x=
x÷=
解:x=×
x=
22.小明可能会抽到唱歌、跳舞、朗诵;小丽可能抽到跳舞、朗诵;小雪会抽到跳舞。
【分析】因为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所以小明可能会抽到任意一张,三种可能性都有;如果小明抽到唱歌,还剩下跳舞和朗诵两张,小丽抽到任意一张的可能性都有;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只剩跳舞的卡片,小雪会抽到跳舞,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可能会抽到唱歌、跳舞、朗诵;
如果小明抽到唱歌,还剩下两张卡片,小丽可能抽到跳舞、朗诵;
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只剩最后一张卡片,小雪会抽到跳舞。
【点睛】本题较易,考查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23.1188元
【分析】把这部手机的售价看作单位“1”,活动期间降价出售,则此时的售价为1200×(1-),把活动期间降价的钱数看作单位“1”,活动过后提价,则此时的价格为1200×(1-)×(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00×(1-)×(1+)
=1200×0.9×1.1
=1080×1.1
=1188(元)
答:这部手机现在售价1188元。
【点睛】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24.
线段图、数量关系见详解;750人
【分析】根据题意,参加智能电子项目人数比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多,把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看作单位“1”,它是5份,那么参加智能电子项目人数就是6份,据此画出线段图标上已知条件即可;结合已知条件,可知数量关系: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智能电子项目比手工创客项目多的参加人数,设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为x人,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线段图如下:
数量关系: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智能电子项目比手工创客项目多的参加人数
解:设手工创客项目的参加人数有x人。
x=150
x=150÷
x=150×5
x=750
答:参加手工创客项目有750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关键能够结合条件找出数量关系再解答。
25.(1)分米
(2)小时
【分析】(1)用蚊香燃烧的长度除以燃烧的时间即可求出每小时燃烧多少分米;
(2)用蚊香燃烧的时间除以燃烧的长度即可求出每燃烧1分米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1)÷=×=(分米)
答:每小时燃烧分米。
(2)÷=×=(小时)
答:每燃烧1分米需要小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两个问题,小技巧:问题什么单位,什么单位的数做除数。
26.96平方厘米;9.6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铁丝的长度等于三角形的周长;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比可知,三条边的总份数是(3+4+5)份;用周长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的特征可知,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占3份和4份,用一份数分别乘3、乘4,即可求出这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长边占5份,据此求出最长边,同样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最长边上对应的高。
【详解】
(厘米)
(平方厘米)
(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最长边上的高是9.6厘米。
【点睛】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明确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以及按照什么比进行分配,求出一份数是解题的关键;确定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然后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27.200克
【详解】300×4×=200(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