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教学 (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 \t "_blank )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2、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朗读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 (出示草原图) 师: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⑴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⑵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⑶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⑴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 (出示课文内容) ⑵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⑶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⑴完成练习题。 (出示练习题后,教师明确要求) ⑵评讲。 (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⑶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⑴齐读“离离原上草”。 (软件出示) ⑵问: ①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②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 (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④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⑤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读重一点。 ⑶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让学生回答) ①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一岁”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②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③看了图片,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枯萎是哪一个季节? ④师:现在谁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说说“枯、荣”的意思。 ⑤“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⑷ ①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 ②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③教师画简笔画。 ④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 (强调“尽”的意思) ⑤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并说出诗句意思。 (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⑥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⑦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读的时候语气要高扬。 ⑸师: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板书:非常顽强)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 (分组朗读、注重情感) 2、背诵全诗。 3、巩固: ⑴做练习。 ⑵评讲。 4、播放录音。 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学习了古诗《草》,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它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PAGE
32、《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2、《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起,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朗读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两首描写春景的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咏柳》、《绝句》)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全诗)
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扬万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以及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 五)、作业: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和儿童追捕黄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
(六)、课外延伸: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课外亲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儿童、黄蝶、菜花 (动)
追入
意 色: 黄、绿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