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说中的“变”
九上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回顾总结——识“变”,析“变”
跳读第四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三篇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一、《故乡》——环境、人物之“变”
(一)环境之“变”:
特点 过去 现在 特点
环境明丽 五彩缤纷 明朗愉快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萧索 没有活气 悲凉
(二)人物之“变”:
1.杨二嫂
形象特点 过去 描写 现在 形象特点
漂亮 体面 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外貌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粗俗 自私 尖酸刻薄 造谣生事 贪婪势利 庸俗的小市民
语言 动作 神态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2.闰土
形象特点 少年闰土 描写 中年闰土 形象特点
健康 活泼 受宠爱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外貌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穷困潦倒
干脆利落 热情友好 热爱生活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语言 动作 神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谦卑 麻木
造成这一变化的表层原因(原文):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造成“变”的深层原因(主题):
封建思想、等级观念,以及旧中国社会的全面衰败(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压迫)。
二、《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态度、做法之“变”
于勒的经济状况 对于勒的评价(称呼) 对于勒的情感态度 对于勒的做法 形象特点
例:当初行为不当,挥霍钱财,不但花光了自己的那部分遗产,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厌 打发他到美洲区 爱慕 虚荣 冷酷 无情 自私 贪婪 唯利 是图
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父亲的损失。据说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正直、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赞 每星期去海边迎接,拟定上千种计划
于勒成了穷水手 贼,讨饭的,流氓 躲 暴怒,改乘别的船,以免遇见他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于勒是否有钱
小说的主题:
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
表达对小人物的辛酸的同情。
三、《孤独之旅》——杜小康心理之“变”
时段 相关语句 心理感受
例:行程最初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拒绝去放鸭
放鸭途中 “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前方是未知的” 茫然
到达放鸭地点 “第一回感到真正害怕”“眼中露出一个孩子的胆怯” 害怕、胆怯
放鸭初期 “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开始想家,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 孤独、想家
放鸭中期 “不会再忽然恐慌起来” 仍然寂寞,逐渐习惯
经历了暴风雨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杜小康突然感觉累极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但他没有哭” 由害怕、委屈,到安定,从容
八月一天清晨 “惊喜地跑过去” 欣喜
小说的主题:
人生需要再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独中磨练,需要在逆境中锻炼,才能获得成长。
根据对以上三篇小说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一个方法:
一些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的变化的方式表现主题。
任务二:运用巩固:
一、范进之“变”
中举前 中举后 形象特点
经济状况 吃 每日小饭菜,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 众乡邻拿鸡蛋、拿白酒、送米、送鸡,胡屠户送肉 卑怯 屈辱 丑恶 圆滑世故
住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用 无盘缠应考 众乡邻搬来桌凳,胡屠户送四五千钱,张乡绅送纹银五十两
行为举止 语言 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1段】 “拿话混我”【4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一直走到集上去了。【5段】 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中了!中了!”【8段】 “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10段】
动作 (卖鸡)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4段】
神态
社会地位 岳父斥骂,众乡邻不理睬,张乡绅不认识——地位低下 被称呼“老爷”,胡屠户奉承,众乡邻帮忙,张乡绅拜访拉拢——地位提高
变化原因:
二、胡屠户之“变”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现世宝、穷鬼 老爷、贤婿老爷、姑老爷、文曲星、天上的星宿
说话的态度 训斥、骂得狗血喷头 奉承、千恩万谢
所带礼品 一副大肠、一瓶酒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对嫁女的解释 倒运 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老爷
对相貌的评价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
对才学的评价 “就是中相公时,还是宗师看见你老,舍与你的。” 才学又高
能否考中 癞蛤蟆像吃天鹅肉 老爷
肢体语言 胡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1段】 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打完范进,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 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7-11段】
形象特点:
三、众乡邻、张乡绅之“变”:
对范进的态度 中举前 中举后
张乡绅 “有失亲近” 攀谈,赠银赠房,“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众乡邻 无人理睬 送鸡蛋、白酒、米、两只鸡,搬来桌凳,商议
胡屠户、张乡绅以及众乡邻对范进态度变化的原因:范进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总结主题:
1.说明封建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精神枷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2.反映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