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第5课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第5课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当中的一首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这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四二拍,一段体,五声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喜好表演,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想象思维空间,身心可塑性强。对于少数民族音乐已经有所接触一年级的《其多列》二年级的《乃哟乃》《彝家娃娃真幸福》,
三、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舞蹈,聆听《金孔雀轻轻跳》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曲调以及傣族风情,以及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美丽地孔雀。
2、艺术表现:能用轻柔地自然地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优美、轻柔的曲调,表达歌曲情绪。
3、创意实践:通过了解傣族舞蹈模仿孔雀地的简单动作和步伐,尝试创编动作,根据音乐做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4、文化理解:通过学唱《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孩子走进傣族,初步了解傣族的音乐风格特色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孩子用柔和、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理解音乐中的“小节、小节线、终止线”相关知识。
难点:
1、歌曲中同旋律、同歌词,但不同旋律地最后两句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采取用神秘嘉宾跳一段傣族舞引出孔雀(跳舞前提问1、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2、这段舞蹈表现得像什么动物)
2、孔雀姐姐邀请孩子们坐上火车去家乡旅游,通过观看视频介绍孔雀的家——傣族
并且出示小节相关知识点。出示谱例。
(二)新课教授
1、揭示课题,初次聆听(感受、情绪)
2、再次聆听跟着旋律线图谱画一画感受音高
3、跟琴用“lu”模唱
4、跟琴试着演唱曲子
5、发现问题拎出难点解决(同头换尾)两个乐句的对比师范唱进行对比加上旋律线
6、了解小卜少和小卜帽分段演唱
7、有感情完整演唱
(三)创编
1、美丽的孔雀想邀请孩子们参加泼水节上的舞会,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傣族舞的基本动作,教师教师简单的动作,给5分钟倒计时分组创编动作,想一想用哪些动作汇成一直舞在舞会上展现自己吧
2、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给出评价,全班边唱边跳
(四)拓展
介绍傣族乐器(象脚鼓、葫芦丝)
(五)总结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采取用神秘嘉宾跳一段傣族舞引出孔雀(跳舞前提问这段舞蹈表现得像什么动物)
同学们上课!音乐世界真奇妙,你要用心发现它。瞧,老师今天收到了一位神秘嘉宾的来信,它使谁呢?哎!别急,老师跳的这一小段傣族舞会告诉你们答案,边看边思考喔!嗯!我听到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孔雀?!你们可真聪明!没错就是我们的孔雀姐姐。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呀?请你来说!动作很优美优雅,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手很像孔雀的头!你观察的很仔细!
PPT出示孔雀姐姐的声音介绍自己以及邀请大家去旅游参加傣族热闹的泼水节,有几位音符宝宝也想和你们一起踏上旅途,可以帮我带上它们并且安排好车厢吗?
2、孔雀姐姐邀请孩子们坐上火车去家乡旅游,出示节奏并且出示小节相关知识点。出示节奏。
PPT出示音符哎呀大部分音符宝宝都坐上了相应的车厢,还剩下几个音符宝宝找不到正确的车厢,让我们运用音乐知识帮帮节奏宝宝吧!随机抽一位同学来帮他们安排到正确的车厢,“一号音符宝宝在最后一节车厢,二号和三号分别在第一节和第三节车厢。”你安排的很妥当,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哦~首先我们知道总共有四节车厢,你的第一步很重要!你看到火车头有拍号是四二拍,跑跑跑跑走哦~四个跑跑做一个车厢,走哦坐一个车厢!你的音乐知识不仅丰富还善于运用它们!跑跑跑跑是四个八分音符组成两个四分音符为一小节,带尾巴的二分音符也是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你的答案非常准确,每一节车厢就像我们音乐乐谱中的小节,而每个强拍前都有一根小节线,在旋律的最后是一细一粗的终止线,就像我们运动赛场上的跨栏比赛到达终点一样,表示唱完了!音符宝宝们已经坐上了自己的座位!所以这条节奏也可以看出小节线加上终止线总共有四个小节。
PPT出示孔雀姐姐说话表达孩子们很棒,开始出发!让我们一起整装待发出发吧!
(二)新课教授
PPT出示孔雀姐姐:谢谢孩子们对我家乡风景和音乐的夸奖
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模仿孔雀走路姿态。
看在竹林里,小孔雀们正在悠闲地散步。这么优雅,让我们跟着它们的步伐拉上节奏宝宝继续向前进吧!在“xx xx”节奏处做动作,在“x-”节奏处停住屈伸!
1、播放音乐通过观看视频介绍孔雀的家——傣族。初次聆听(感受、情绪)
PPT出示孔雀姐姐:你们模仿能力真强呀!把我们的轻盈的步伐模仿的特别像!孩子们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欢迎孩子们来到我的家乡“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请边聆听歌曲边欣赏我家乡的风景吧!聆听完观赏完说说你的感受吧!你看到了怎样一个画面?
(1)谁能跟我分享一下你的心情?
(2)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哦!你说愉悦,看来这位同学通过聆听已经准确的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3)孔雀姐姐的家乡怎么样?
3、跟音乐用“lu”模唱!
这首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我刚刚听到孩子们在轻声的跟唱了,想必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首乐曲,一起跟着琴用lu模唱旋律吧!记住我们要用轻柔的声音去表现优美的景色哟!孩子们你们的声音真是太动听了!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要是带上积极的演唱状态和表情会更完美!钟老师想和孩子们玩一个小游戏叫做照镜子,老师来照镜子你们都是镜子里的人,你们要模仿我的嘴型还有我的表情,但是你们能不能发出声音呀,(不能)对!镜子里的人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现在镜子开启(互动时刻是作提醒孩子们表情)
有了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和极强的模仿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你们加入第一段歌词演唱歌曲!
4、跟琴试着演唱曲子跟着旋律线图谱画一画感受音高PPT出示旋律线播放歌曲
边模唱边请伸出你的食指一起跟随孔雀姐姐的步伐感受一下他们的行动路线吧!
孩子们的演唱真美妙,让老师老师忍不住想变成一只美丽地孔雀翩翩地舞动起来啦!
5、发现问题拎出难点解决(同头换尾)两个乐句的对比师范唱进行对比
但是呀这两句有点小瑕疵,让我们把它一起把它解决掉,在音乐舞会上更好的展现自己吧!
PPT上聚焦这两行!先来观察这两个乐句你发现了什么?
你说!
哦~你发现跟着孔雀姐姐画的这两句旋律线很相似!
你观察的很仔细!
你也想说!
这两行节奏一样,你真细心,你表达得也很准确!那除了他们的节奏相同他们的旋律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弹琴)
我看到已经有孩子举起了自己的小手,你来说说!哦!前两小节是相同的音,后两小节的音不一样!你真是火眼金睛呀!先听老师唱一唱!(师唱后俩小节)请你们模仿老师的动作加上歌词也来唱唱不一样的地方!(唱)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小小问题果然难不倒你们,由于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所以同学们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要格外注意!
6、有感情演唱第二段歌词
解决完这个小瑕疵我们跟着琴加上身体的律动唱一唱第二段歌词吧,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哟!注意轻柔的声音自信的状态哟!你们的音准真好,歌声和情感都很到位!
7、了解小卜少和小卜帽
歌曲中提到了这个竹楼,竹楼是傣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用来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还有小卜少和小卜冒,小卜少是傣族对小女孩的称呼,而小卜冒是对小男孩的称呼了!
PPT出示孔雀姐姐:哇!我被孩子们的动听的歌声吸引住了!忍不住想要挥动美丽的羽毛舞动起来啦!听说你们不仅细心模仿能力还特别强,也仔细观察我的动作,有哪些动作可以加入到你们动听的音乐中去呢?播放孔雀的动作。
三、创编拓展
教师讲解几个简单的动作!(出示视频)
观察完孔雀姐姐的动作,上课前我们也欣赏了好看的傣族舞,想一想有哪些动作可以给歌曲伴舞参加泼水节!
谁来说一说做一做,
好!你来说一说,
哦!它的尾巴晃起来从下网上来开屏,你做的非常的优美!那我们用傣族舞里的基本手型掌型再来做一做吧,四根手指并拢大拇指打开!开一开屏!
还有谁有不一样的动作!
哦!用手作孔雀头部的动作,拇指和食指相捏模拟嘴巴,三根手指翘起来模仿羽冠抖动模仿孔雀喝水,你观察的真仔细呀,把细节抓得非常精准!这个叫做孔雀指!
哦!你也想来!哦!还有你!不急不急我们班的孩子太踊跃了!
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围成圈圈,组员合作,把想到的舞姿加入到歌曲里!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的舞蹈更优美!老师给五分钟时间,五分钟后每一组都有展示的机会哦!计时开始!(按计时器10秒)给5分钟倒计时分组创编动作,想一想用哪些动作汇成一直舞在舞会上展现自己吧
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给出评价,时间到!哪个组先来呀!请第一组上场。。。。。。第二组上场。。。。。孔雀姐姐:你们的舞姿真是太优美了,把我的动作模仿的惟妙惟肖!相信,今晚的音乐舞会最耀眼的就是你们,音乐舞会要开始了,亲爱的小卜少小卜冒们迈着你们自信的步伐一起来边唱边跳吧!
孔雀姐姐:你们的演出棒极了!在跟随我来看看傣族的音乐舞会上不仅有美丽的舞蹈好听的歌曲,还有许多有特色的乐器,这边是象脚鼓的演奏,鼓身好似大象脚而得名,是歌舞中经常用到的乐器,让我们来听听吧!象脚鼓节奏明快,可谓千变万化,这边是葫芦丝,它音质优美,让我们来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
四、总结
这一次的旅行孔雀姑娘带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傣乡,体验了多姿多彩的音乐舞会,相信你一定会记住并这么一个能歌善舞的热爱艺术,热爱大自然的少数族群,课后,你还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个可爱的民族!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就到这里了!下课!视听结合 感受傣族韵味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傣族的文化,感受傣族音乐的特点。
(二)活动步骤
观看傣族风情视频,背景音乐为《难忘的泼水节》,教师介绍傣族文化。
师: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的服饰有什么特征?和彝族有什么不同?
律动体验 感知乐句小节
(一)活动目标
熟悉旋律,律动感知乐句和小节。
(二)活动步骤
1.
师:孔雀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动物,
2.观看舞蹈视频《雀之灵》片段,思考除了模仿孔雀走路,舞蹈还表现了孔雀的哪些动作。
3.生反馈,讨论孔雀舞的基本手势、孔雀开屏、最后的三道弯造型。
4.模仿动作,合着音乐律动表演。
(1)师在音乐伴奏声中表演。
动作说明1:双膝屈伸,交替勾踢步,双手四指并拢,虎口打开,轻贴在胯的两侧。一拍走一个勾踢步,一乐句调换方向。
(2)生模仿动作,感受一小节的时值。
(3)在“x-”节奏处 学习做典型的傣族舞蹈动作
师:孔雀走着走着骄傲的摆起了造型,我们也来学一学。
动作说明2:掌手,双脚旁点丁字步,身体呈三道弯:身、手、脚
动作说明3:孔雀手,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双脚旁点丁字步,随节拍做双膝屈伸动作
(4)合着伴奏学孔雀走,在“xx xx”节奏处做动作1,在“x-”节奏处交替做动作2、
师:我们来学着时而散步,时而骄傲地摆造型。
2.出示全曲歌谱,认知小节和小节线。
(1)课件动态展示
思考:全曲有几个乐句?每一个乐句我们走了几个交替步?(小节)
(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让学生直观看到小节、小节线像竹子一样分开,一节一节的。
(3)数一数,全曲有几个小节。
学唱歌曲,感知旋律特点
(一)活动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金孔雀轻轻跳》。
(二)活动步骤
1.欣赏教师用葫芦丝吹奏《金孔雀轻轻跳》,充分感受傣族音乐韵味。
师:刚刚的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有浓郁的傣家风情,你们听出它的前奏部分乐器是什么吗?(葫芦丝)
师:葫芦丝在傣族地区广泛流传,老师也来表演一段用葫芦丝吹奏的傣族音乐,请欣赏葫芦丝演奏《金孔雀轻轻跳》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1)看曲谱聆听全曲,生用手画图形谱,找一找旋律有什么特点?(起伏不大)
(2)讨论思考演唱的情绪特点(轻柔、亲切)
师: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呢?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更好听呢?
(3)学生边画图谱边尝试用U来哼唱旋律,教师指导。
(4)思考:找一找有几处长音?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都是长音,这带来什么效果呢?
(5)再次用u来演唱,注意长音处的收音要轻。
(6)指导演唱第3乐句的高音位置,第4与第5乐句同头异尾的音准把握。
(7)师生接唱的方式熟悉歌词
(8)强调演唱的情感:孔雀细小的脚,轻轻地走着,我们演唱时也要轻轻地,每句的句尾也轻轻地收住,跟着旋律的起伏表现出傣族的韵味,优美、抒情。
(9)生随伴奏完整演唱。
(三)活动评价
一级标准:能用轻柔、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级标准:能处理好每句的二分音符尾音,轻轻收住,唱出韵味。
(四)设计理念
这节课,歌声的表达将是重头戏,如何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韵味呢?我主要采取的是较为传统的演唱办法。主要采取的是图谱教学法,通过看图谱-画图谱-唱图谱,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起伏及节奏的特点,同时,在教唱中,通过对比、模仿、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唱出歌曲的韵味所在。
拓宽视野,感受不同舞种的民族韵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致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分辨出不同的舞种属于哪个民族。
2.能说出不同民族舞蹈的不同特点,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味。
(二)活动步骤
1.观看3个无声的舞蹈视频,再聆听3首音乐片段,进行连连看
活动说明:3个民族舞蹈:蒙古族、傣族、彝族; 3首音乐片段:蒙古族《嘎达梅林》、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彝族《阿细跳月》
师: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国外高雅的宫廷舞蹈和热闹的乡村舞会,也感受了中国本土的民族舞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连连看,哪个视频适合哪段音乐。
2.小组讨论配对,并说出为什么,老师帮助一起总结各民族舞蹈和音乐特点。
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土地辽阔,所以音乐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舞步轻捷,表现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勇的气质。
傣族:音乐旋律悠扬舒缓,情感内敛含蓄,舞姿富有雕塑性,三道弯的造型特点,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
彝族:歌舞形式丰富多彩,粗旷勇猛,热烈欢腾,有“火”文化特性,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力度大,且动感十足。
3.师总结:不同民族的音乐和舞蹈都是和本民族的历史、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不同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又造就了不同的民族韵。
(三)活动评价
一级标准:能有分辨出不同民族舞蹈和音乐,准确配对。
二级标准:能大致说出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特点。
(四)设计意图
借用望远镜思维,采用比一比、听一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辨已学的不同民族的音乐和舞蹈风格特点,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