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画家和牧童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21、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过程和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为老师栽下紫丁香表达心愿的同时体会老师平时对孩子们的关爱。
教学方法 讲读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朗读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3、认记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PAGE
121、画家和牧童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21、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过程和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为老师栽下紫丁香表达心愿的同时体会老师平时对孩子们的关爱。
教学方法 讲读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朗读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板书设计:画家和牧童画家 牧童绘画技艺高超 敢于发现意见虚心求教 不畏惧权威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