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③
中国的气候类型
05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季风气候显著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冈底斯山脉
巴颜喀拉山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干旱。
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季风区
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夏季风
锋面雨
华南雨季
约4-5月
江淮梅雨
约6-7月
华北、东北雨季
约7-8月
五月南岭六月长
徘徊一月雨茫茫
七八两北长伏旱
九月南撤十月亡
雨带的推移
雨带的推移
4-5月
6-7月
7-8月
北涝南旱
北旱南涝
夏季风强,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较长时间
夏季风弱,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
夏季风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风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利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
降水分配不均,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在世界北纬15-30度的纬度带上,西亚、北非沙漠广布
同纬度的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气象站名称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47°23′N 146米 -19.2℃ 22.8 ℃ 42.0 ℃
巴黎 48°58′N 65米 3.5 ℃ 18.4 ℃ 14.9 ℃
说一说:中国气候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什么特征?
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
多特殊、灾害天气
06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
寒潮
发生季节:冬半年
发生地区: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危害:寒潮南下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3
01
中国冬季寒潮冻害农作物
梅雨
发生季节:夏初
发生地区:江淮地区
危害: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02
台风
Typhoon
03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发生地区:我国东南沿海
危害:狂风、暴雨等天气对途径地区造成破坏及损失。
沙尘暴
发生季节:冬末春初
发生地区:西北、华北等
危害:大风扬沙,空气混浊,能见度低
04
干旱灾害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在东部季风区旱灾也频繁发生,且由于东部人口、城市密集,旱灾造成的影响更大。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在东部季风区旱灾也频繁发生,且由于东部人口、城市密集,旱灾造成的影响更大。
洪涝灾害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与大范围、持续性强的旱灾相比,水灾的特点在于其频繁。多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549年来,全国没有一年未出现大涝,有的范围大,有的局地性明显。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与大范围、持续性强的旱灾相比,水灾的特点在于其频繁。多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549年来,全国没有一年未出现大涝,有的范围大,有的局地性明显。
课堂检测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精神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求真务实精神。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脱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部季风区 B.平原、丘陵地区
C.西北地区 D.地势阶梯交界处
2.这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 )
A.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
B.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C.地处人口稀疏区,劳动力不足
D.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A
B
课堂检测
2018年12月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读“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A.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B.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C.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D.农田开始播种
4.图中“不穿秋裤过不了冬”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5.图中“秋裤分布”反映我国冬季( )
A.东西温差大 B.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南北温差大 D.秋裤分割线与-10℃等温线一致
A
A
C
课堂检测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7.图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
经过那些山脉( )
①大兴安岭②阴山③贺兰山④巴颜喀拉山
⑤冈底斯山⑥喜马拉雅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8.通常年份,6月中旬-7月中旬的梅雨影响范围是( )
A.南部沿海 B.江淮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