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时空观念:知道工业化国家人口、教育等变化及环境、贫富分化等问题
历史解释:知道城市化的特点和大众教育的概念,理解大众教育的影响唯物史观:结合所学知识一分为二、客观评价工业化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理解工业革命和人类生活、社会进步的关系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内容学习,树立科学全面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文明人几乎又变成野蛮人的时代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人劳动!异化状态!
人口增长,社会具备了人独立生存的经济基础
女性解放,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大众教育,它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卢德运动,通过破坏机器来反对资本家的压迫
伦敦烟雾,1952年因大烟雾致死四千余人
工业革命后工人劳动呈现出一种异化状态
工业时代,社会变化
问题一:根据图表可以看出,西方四国人口变化如何?哪两国变化表现最为明显?思考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19世纪前50年,从530万增加到2319万,1911年达9197万,1914年超过1亿
英国:19世纪前50年,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1911年达3607万
原因:①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②社会政局稳定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变化:人口迅速增长。
问题二:阅读教材,观察图表,分析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①农业人口减少,工业劳动力人数增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女人总是以一个母亲、妻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1844年,在英国棉纺织工厂里,女纺织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69.5%;在丝织工厂和纺麻工厂里占70.5%。
——恩格斯在《工人阶级概况》
②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问题三:阅读教材,思考工业革命与大众教育的关系?结合材料分析的大众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时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时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法国教育体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龄儿童从1870年起就已开始大规模入学,入学率超过60%。而当时亚洲、中东、北非等发展中地区入学率仅为3%。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德国进行大学改革——是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
工业时代,城市发展
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什么叫工业化?结合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定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
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口,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
问题二:阅读教材,了解欧洲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根据材料,分析19世纪初期城市里的人们生活环境如何?
表达了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
表达了对城市化的不满
环境:城市缺乏统一规划而十分拥挤,城市环境也很差。
工业时代,社会矛盾
问题一:结合图片,思考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人工人阶级财富分配情况如何?会产生什么影响?
英国在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家庭在总人口中占比25%;收入的占比是60%。
卢德运动:兴起于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以反对资本家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工业革命后,工人劳动呈现出一种异化。作为劳动工具的机器,本来是人创造的、被人使用的,结果机器反而支配人,人成了机器的附庸甚至奴隶。人要按照机器的要求来操作。
影响: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美联储最新发布美国财富分布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最高的1%美国家庭总净资产为36.2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占总数60%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总净资产(35.7万亿美元)。数据显示,目前美国70%的财富集中在收入前20%的家庭中。
纽约贫民窟 纽约帝国大厦
问题二:阅读教材,工业化进程中哪个阶段环境污染最严重?造成了哪些危害?早期工业国如何治理环境问题?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因此瘫痪。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的增加。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1930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1948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3美国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86年苏联核泄漏事件 1953~1956年日本水误事件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问题三:结合西方工业国家的环境治理,我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启示: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②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③注意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时代,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女性觉醒
工业时代,城市发展:人口集中,城市规划,城市环境
工业时代,社会矛盾:贫富分化,阶级矛盾,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