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23: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认识分子的性质
初步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01
03
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02
聚焦
湿衣服晾干
糖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6000L氧气可以压入40L钢瓶中
实验1:品红的扩散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探究
无色、透明、澄清的水
品红颗粒逐渐变小,颗粒周围的液体逐渐变红
固态品红:紫红色固体颗粒
品红液体:紫红色液体
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从品红的状态来看:
宏观
微观
品红颗粒在水中并未消失(红色),但在水中无法找到具体形态的品红,品红在水中是以更小的、眼睛看不见的状态存在。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2.分子的特征
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相当于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 kg,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如果 10 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 3 万多年才能数完。
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析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1. 向盛有约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烧杯A
烧杯B
烧杯 A 烧杯 B
现象
解释 特征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烧杯A
烧杯B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不
变色
烧杯 B 中浓氨水挥发出来,氨分子进入烧杯 A 中,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若升高温度,品红扩散速度加快,为什么?
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
2.你能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吗?
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1.为什么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
思考
是因为它们分之间的间隔不同。
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的基本性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学有所获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随堂练习
2.篮球气垫鞋内的气垫在跳起着地时,气垫内的空气能够被压缩从而发挥其缓震性。气垫内的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3.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烧杯溶液变红色,b烧杯溶液不变红
B.a、b烧杯溶液都变红
C.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