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夜宿山寺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学习重点:
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学习难点:
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出示图片,游戏导入 1.游戏导入:出示图画,引导学生猜古诗。 2.课文引入:我们学过(望庐山瀑布》和(静夜思》,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诗仙李白。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夜宿山寺》。 3.板书诗题。 (1)读准诗题。组织交流:在读诗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出示生字“寺”,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3)引导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交流:你知道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了吗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读出节奏,圈划生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诗中的6个生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之间交流: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你有什么读好古诗的小妙招想要介绍给大家吗 教师范读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指名朗读。读出诗歌恰当的停顿。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由具体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不能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 。
第二学程:想象画面,诵读古诗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根据图片,表达寒山寺给自己的感觉,同时识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根据划分的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读诗歌,相互指正,同时识字。 1.识记“危"字。 ()借助插图,出示调语“危楼”。 (2)引导学生拓展组词:你在生活中见过“危”字吗 还可以组什么词 (3)指导书写“危”字。 (4)学生描红,练写,全班评议。 2.朗读古诗,想想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了山中寺庙“楼”之高。 预设1:危楼高百尺。 (1)引发质疑:楼真的有“一百尺"高吗 (2)诗句拓展:在我们读过的古诗当中,也有一-些数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指导朗读。课件出示插图和第一句诗。指导:看着画面。试着把寺庙高耸人云的感觉读出来。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危、高”可以读得响亮点。 预设2:手可摘星辰。 3.识记“辰”字。出示画面:夜晚的天空,星星眨着眼睛望着诗人,诗人也注视着满天星辰。引导学生认读词语“星辰”。 (2)引导学生体会动作,朗读诗句: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月亮好像近在眼前,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这就是“手可摘星辰”。谁愿意做着动作来读诗句 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突出了“可”字,让我们感受到“摘星辰”真是轻而易举,更突出了山寺的高。 (3)小结:伸手可摘星,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却形象地写出了山寺的高,诗人的想象多奇 预设3:恐惊天上人。 4.借助形声字特点,认读“恐、惊”。 引学生观察。看有这两个学的偏务,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想象:站在高楼之上。诗人此刻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3)指导朗读。 5.想象画面背诵。 (1)点拨:除了借助重点词语背诵古诗,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这样进行积累背诵也是很有趣的。让我们跟随李白一同登上这座高楼: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登高远眺,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6.聚焦表达:同学们,天上真的有神仙居住吗 人站在高楼之上真的能够伸手就轻而易举地摘到星星吗 这些都是李白的想象。写诗需要想象,读诗也需要想象。我们站在高楼之上,或许也不敢大声喧哗,想一想,天 上还会有谁呢 我们可不能惊扰到他们啊!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1)结合课文插图,引发学生想象。 (2)拓展延伸:把你想象的内容填到诗句中,读一读。 不敢高声语,恐惊 (学生可以填:嫦娥舞、月中兔... (3)小结:在读古诗时,假如想象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也会丰富我们的感受。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抓住诗歌特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和分享,老师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诗歌之美。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少数学生不划分节奏,不能理解诗歌含义。
第三学程: 比较发现,指导书写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危、敢、惊”汉字的书写。 第一步:自学要求 首先老师书写,学生观察这3个字的结构和占格。 第二步:互学要求 在老师讲解后,同桌互相帮助,一人描红并练写一个,同桌互评。
第三步:展学要求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书写的汉字,由该学生讲字,其他同学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老师示范,学生互助,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的结构以及书写规则。 同时学生讲字,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主问题4预设答案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书写笔顺,例如竖心旁,会先写竖。
三、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大家的收获都很大吧,祝贺大家又积累了一首古诗,只要大家多多诵读,就能在古诗的天空中摘取更多的“星星”。
四、板书设计
课题: 敕勒歌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敕勒歌》。
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
学习重点:
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
学习难点:
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
教学过程: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书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我的家),全班交交流:听到了这悠扬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哪里 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描绘北方草原壮丽风光的古代诗歌(救勒歌》。 3.结合图片认读生字“穹庐”:《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北朝时期在黄河以北流传的一首民歌。敕勒族是魏齐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阴山脚下江周的大平原上,那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他们以放牧为生,居住在圆圆的毡帐中,就是现在草原上的蒙古包。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了吧,草原上的蒙古包在古时候称“弯庐”。 4.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穹庐”。 (1)认读词语。 (2)提示:观察“庐”字,你还在哪首古诗中见过它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读出节奏,圈划生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诗中的生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之间交流: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你有什么读好古诗的小妙招想要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朗读,着重强调“似、苍”是平舌音:最后一句有一个特殊的读音“见(xian)”。 组织学生观察:这首诗每行诗句的字数不同,在朗读时注意诗歌中标点的停顿,能帮助我们读好诗歌的节奏。 教师范读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指名朗读。读出诗歌恰当的停顿。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由具体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不能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 。
第二学程:想象画面,诵读古诗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根据图片,表达草原给自己的感受,又是从里看出来的,同时识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观察插图,进行交流:根据划分的节奏再次朗读古诗,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美丽的草原,眼前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读准字音。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读诗歌,相互指正,同时识字。 草原在你们眼中是美丽的,那是-种辽阔的美 ,壮丽的美。诗中哪些语句让你看到了辽阔的草原 把这些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3.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1:天似弯庐,笼盖四野。 (1)组织交流:能给“似”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2)借助动作,随文认识"盖”字。让学生用手势模伤一下弯庐笼盖四野的情景,认读字卡“盖”。 (3)指导朗读:牧民们把望无际的天空比作 他们每天生活居住的帐篷,说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屋顶,笼罩在苍茫草场上。多么神奇的想象啊!试着通过朗读表现出草原的辽阔。 预设2:天苍苍,野茫茫。 (1)结合图片,认读词语“苍苍”。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苍苍”的不同含义。 (3)结合图片,识记“茫茫”。提问:看看生活中的这些景象,我们又想到了哪些词语呢 (4)提问:“野茫茫”给你种什么样的感觉 (5)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引导想象。 (6)指导朗读:带着想象来读诗,就会把行行诗句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我们的感受就会更丰富了。 4.配乐朗读全诗,感受草原的辽阔、壮美。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游牧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期盼着草场肥沃,牛羊满坡,“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境,预示着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足。 情境1:如果你们就是这草原的守护者,你们会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赞美家乡的诗歌呢 情境2:如果你是草原上的小牧民,每天在这草原上打滚,和牛啊羊啊同嬉戏,你又会带着怎样的感受来读这首民歌呢 6.学生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敕勒川, 天似 ,笼盖 天 ,野 , 风吹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在识记“苍苍、茫茫”时,先从诗句入手,理解苍苍的意思。再通过出示图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词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意义。把识字过程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和分享,老师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诗歌之美。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少数学生不能读准字音,不能理解诗歌含义。
第三学程: 比较发现,指导书写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阴、似、野、苍 、茫”汉字的书写。 第一步:自学要求 首先老师书写,学生观察这5个字的结构和占格。 第二步:互学要求 在老师讲解后,同桌互相帮助,一人描红并练写一个,同桌互评。 第三步:展学要求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书写的汉字,由该学生讲字,其他同学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老师示范,学生互助,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的结构以及书写规则。 同时学生讲字,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主问题3预设答案 部分学生书写时没有注意占格,例如“苍”字,下半部分的撇捺要写的舒展,伸展到分割线外面。
三、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把你的收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