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中国海军舰艇:首次穿越麦哲伦海峡
2013年10月14日,中国海军出访编队顺利通过麦哲伦海峡。这是人民海军首次穿越这条世界重要水道。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当地气象条件恶劣,海面风力达9到10级,浪高约6米,舰艇摇摆10度以上。两侧岩岸陡峭,海峡内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思考:为什么麦哲伦海峡成为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3.2 气压带和风带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间的冷热差异,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以及随季节的移动规律;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运用综合思维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比南亚和东亚不同季节季风风向的差异,分析季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示意
(一)定义: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二)成因:
①太阳辐射的热量差异
②地转偏向力
(三)意义:
①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②是各种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假设条件: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多 什么地方受热最少
赤道地区受热多
两极地区受热少
赤道
南极
(一)单圈环流
是理想模式下的大气环流
请画出赤道和两极间的热力环流。
北极
①地球不自转(不产生地转偏向力)
②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③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赤道
南极
北极
高压
低
压
高
压
高压
热
冷
低压
低压
冷
探究: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垂直
方向
水平
方向
赤道地区:上升气流
两极地区:下沉气流
北半球:北风
南半球:南风
单圈环流
不能
?
2.单圈环流的形成
如果既考虑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又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就会形成三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
1.假设条件:
①地表均一(无海陆、地势高低之分)
②地球自转(受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
(1)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0°
30°N
60°N
90°N
30°S
地面
高空
赤道低气压带
(高压)
受热膨胀上升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这样近地面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1)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0°
30°N
60°N
90°N
30°S
地面
高空
赤道低气压带
地面
高空
(高压)
受热膨胀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
重力堆积下沉
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30°N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近地面的大气由30°N地面流向赤道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东北风。
(1)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0°
30°N
60°N
90°N
30°S
地面
高空
赤道低气压带
地面
高空
(高压)
受热膨胀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
重力堆积下沉
赤道高空的气流因赤道从近地面的气流不断上升堆积形成高压区。
30°N高空因气流不断向30°N的地面堆积下沉,造成空气密度不断减少,因比周围空气密度低而形成低压区。所以气流赤道高空流向30°N的高空
(低压)
(1)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0°
30°N
60°N
90°N
30°S
地面
高空
地面
高空
北半球的赤道和30°N之间形成一个环流圈,被称为低纬度环流圈
受热膨胀上升
赤道低压带
重力堆积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寒冷堆积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锋
爬升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2)中纬度、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极地高空气流因为纬度高,气温低,收缩下沉,在极地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来自30°N地面南来的暖湿气流在60°N附近与地面北下的寒冷气流相遇,被迫爬升,形成极锋,这样在60°N附近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而高空高压气流分别从60°N高空流向30°N高空和极地高空。这样就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极锋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互碰撞抬升
寒冷堆积下沉
(三)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
全球气压带分布、成因及特点比较表
气压带 纬度分布 成因 气流方向 性质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0°附近
南北纬90°附近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纬30°附近
热力原因:终年受热,气流上升
热力原因:终年寒冷,气流下沉
动力原因:南北两股冷暖气流(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相遇,暖空气上升。
动力原因:地转偏向力迫使流向极地的高空气流在副热带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湿热
冷干
温湿
干热
气流上升
湿
气流下沉
干
极锋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南信风带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互碰撞抬升
(四)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风带 纬度分布 气流方向 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中纬西风带(2个)
低纬信风带(2个)
全球风带分布及特点比较表
60°—90°之间
30°—60°之间
东北风
西南风
干冷
温湿
干热
0°—30°之间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由低纬流向高纬
遇冷;多雨
遇热;少雨
由高纬流向低纬
①数量:
②风带分布特点:
③气压带分布特点:
读图概括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
高压、低压相间分布
小牛试刀
S
90°
60°
30°
0°
30°
60°
90°
N
中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高纬环流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剖面图,找出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以及其他的气压带和风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信风带
信风带
西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
东风带
2.判断气压带风带的俯视图的南北半球
中国海军舰艇:首次穿越麦哲伦海峡
2013年10月14日,中国海军出访编队顺利通过麦哲伦海峡。这是人民海军首次穿越这条世界重要水道。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当地气象条件恶劣,海面风力达9到10级,浪高约6米,舰艇摇摆10度以上。两侧岩岸陡峭,海峡内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思考:为什么麦哲伦海峡成为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
麦哲伦海峡地处南半球36°-55°地区,是陆地很少而海洋广泛的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
36°-55°S
麦哲伦环球航行
讨论: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哪段航程最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队逆风航行
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
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
1.假设条件: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
地球公转
(五)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思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对气压带风带产生什么影响?
0°
30°
60°
30°
60°
(1)北半球夏季偏北移,冬季偏南移。
(2)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5个纬度。
太阳辐射使其动;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公转使其移。
3.移动规律:
2.移动原因:
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读下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发生季节移动的原因和移动特点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
受热量、纬度分布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
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1.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B C D
D
2.如右图,A地表示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A
B
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
3.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4.b与d之间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 D.西风带
D
B
5.五星红旗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D
6.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7.上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B
B
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6~7题。
三、海陆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0°
30°
60°
30°
60°
假设的条件:
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布
③地球公转
地表均一吗
海陆的比热容有何不同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一、海陆分布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降温快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陆地 [比热容小]
海洋 [比热容大]
热
冷
低压
高压
海风
Sea breeze
(1)海风的形成
2.表现:海风、陆风
陆风
Land breeze
陆地 [比热容小]
海洋 [比热容大]
热
冷
高压
低压
(2)陆风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阿留申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1.分布
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大陆的冷高压以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
夏威夷高压
亚洲印度低压
北半球7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大陆上的热低压以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读图指出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特征: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断裂成块状分布
原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显著
2.特征及成因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读图指出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特征: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原因: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对气压带的影响显著
(三)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
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其中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
2.成因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东亚季风
(1)东亚冬季风的形成
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间形成势力强大、干燥寒冷、范围很广的冬季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东亚季风的冬季风盛行西北风
读图描述东亚冬季风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风向
亚州高压
太平洋低压
(2)东亚 夏季风的形成
亚州低压
太平洋高压
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大增,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沿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夏季风为东南季风。
读图描述东亚夏季风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风向
4.南亚季风
(1)南亚冬季风的形成
亚州高压
太平洋低压
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向南亚移动,由于受距离远近和地形地势的阻挡,冬季风较弱,对南亚地区的影响为温暖干燥。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亚季风的冬季风盛行东北风
读图描述南亚冬季风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风向
(2)南亚夏季风的形成
印度低压
印度洋高压
读图描述南亚夏季风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风向
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移动,来自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形成南亚夏季风湿热的西南季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表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
分布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请你按下面的步骤分析并解释北半球冬季和夏季高、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1.如图所示,冬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这主要是因为大陆气温 低,空气冷而重形成下沉气流。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这主要是因为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形成上升气流。
请你按下面的步骤分析并解释北半球冬季和夏季高、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2.如果在图a和图b中,以空气柱为中心各绘几条闭合的等压线,该纬度范围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从纬度位置看,a图中的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b图中的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画闭合的等压线,将会看到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这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分布有重要影响。
活动:理解海陆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
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题。
1.图中所示季节( )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可能存在极昼现象
D.北京正午屋内阳光面积比春分日更大
B
下图为夏季某日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高压中心( )
A.被陆地低压中心切断而形成 B.被陆地高压中心切断而形成
C.被海洋高压中心切断而形成 D.被海洋低压中心切断而形成
3.图中高压中心夏季异常偏强的年份,我国易出现( )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旱北旱 D.南涝北涝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