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青春正芳华
《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
导入新课
革命伟人的青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责任担当,五四先烈的青春是“不断毁坏不断创造”的澎湃力量,文人志士的青春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爱国奉献。那么在女性作家笔下,对于两位农村的年轻女性,青春是什么呢?她们青春的价值又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的女性——百合花一般的新媳妇和洁如水晶的香雪。
在山的那边
【作者】王家新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学习任务一】叙事美(情节概括 、叙事人称)
根据两篇小说拍的电影《百合花》和《哦,香雪》马上要上映了,你的朋友想了解电影内容,请你为两部电影写剧情介绍让你的朋友知晓电影内容,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你会选取哪一部为其写剧情介绍,你会选取哪些内容,删去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选取或删改?
【活动1】学生思考、交流,总结剧情。总结剧情最主要的是突出小说中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以及主要人物。
篇目 类别(叙述人称及叙述视角) 优点
《百合花》 第( )人称 ( )视角
《哦,香雪》 第( )人称 ( )视角
【活动2】两篇小说在叙述人称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有怎样的效果?
《百合花》以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叙述故事
答 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结构)
②“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表达效果)
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主题)
《哦,香雪》: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故事
①这样的叙述方式既表现出自由性,又表现出精致性。小说不断调整观察和描写的焦距,有点有面、由面到点地表现台儿沟山村、台儿沟姑娘、台儿沟的香雪和香雪的铅笔盒既的多重又单一的形象。
②从台儿沟的眼光看外面的世界,从外人的眼光看台儿沟,这两种视界或两种叙述角度给小说增添了意趣,给读者创造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1、叙述人称及视角:
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2、“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A. 第一人称叙述,
B. 情节上,
C. 人物上,
D. 主题上,深化主题,增添艺术魅力
初识人物美
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百合花一般的新媳妇
水晶的香雪
“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再照火车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真没治’!”
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学习任务二】形象美(形象、手法)
品读形象美
两篇小说的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以女性独特视角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现出两位年轻女性的心灵美、人性美。
任务:细读课文,请圈画出描写刻画新媳妇和香雪的句子,说说从中看出她们什么形象特征?作者是如何刻画他们的?
人物 性格特征 手法
新媳妇
香雪
美丽纯真、渴求进步、善良自尊、勇敢执着
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对革命诚挚
外貌、语言、神态描写
对比(他人、自身)
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对比、侧面烘托
心理描写、环境烘托
小说 细节描写 重要作用
《百合花》 百合花、野菊花、馒头、衣服上的破洞
《哦,香雪》 铅笔盒、火车等
白烨《评铁凝的小说创作》:
一只铅笔盒,使我们看到了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农村青年的积极的人生追求!
铁凝把她以小见大、平中求奇的创作特长充分地施展出来了。
叙事一气贯串
细节前呼后应
以小见大
平中见奇
【学习任务三】文本美 ( 描写、诗化小说)
小说 细节描写 重要作用 青春内涵
《百合花》 百合花、野菊花、馒头、衣服上的破洞 叙事一气贯串 细节前呼后应 以小见大 平中见奇 青春美与人性美
《哦,香雪》 铅笔盒、火车等 青春的梦想与追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2. 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共性——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宏大主题背景下的诗化表达。
明确: 《百合花》的诗化表达:
1.弱化战争背景,专注情感描写
2.以女性体验为本位,疏离主流叙事倾向
3.用细腻化的细节描写,弘扬人性的美好
《哦,香雪》的诗化表达:
1.回避重大社会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
2.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青春之美
3.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淳朴的心灵
【学习任务三】文本美 ( 诗化小说)
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 到包扎所,并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牺牲的小故事。
感悟青春美
小说发表于1982年,80 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
战争岁月的青春
改革开放时的青春
多元化的时代
多姿多彩的青春
感悟青春美
《百合花》和《哦,香雪!》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参照影片《百合花》的主题歌词,为影片《哦,香雪》写一段歌词,或者为小说《哦,香雪》写一段新诗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目的:学以致用,了解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现象,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交流和表达。
电影《百合花》主题歌词
啊-啊-啊--,
百合花,百合花,绿丛中洁白无瑕。
静静山谷里,深深把根扎。
啊-啊-啊-啊--,
静静山谷里,深深把根扎。
百合花,百合花,盛开在原野山涯。
默默迎曙光,甘把幽香洒。
啊---啊---,
默默迎曙光,甘把幽香洒。
啊---啊----,甘把幽香洒。
啊-----,啊-----,啊---啊---。
【致青春·诗歌】
哦,香雪
守着,这偏僻地方
火车呼啸林荫路上
等待的时间,头发梳得乌亮
笔盒嗒嗒乱响
羞涩无处可藏
嘻笑编织梦里的网
透明汗水,沾湿白日臆想
心生现代向往
山风难掩渴望
一篮鸡蛋,终是如愿以偿
骄傲,呐喊声奔放
手捧笔盒,握住一段纯白光芒
【致青春·诗歌】
哦,香雪
火车驶过幽深隧道
去到大山皱褶里的山庄
一分钟的喧闹
是台儿沟姑娘们的渴望
贫瘠的山庄
对外界的渴望
小盒子闪闪发亮
香雪独享皎洁月光
迎向人群
是姑娘们热情呼唤
哦,香雪
欢声笑语
群山战栗
未来就在前方
哦,香雪
微风和月勾勒着静谧
香雪飘零,暖风著柳笼丝雨
眸清如水晶,唇柔似红缎
少女情怀朦胧缠绕听
天真,纯洁
核桃树豁啷啷,小溪奔腾不逆
我的灵魂从银河里来,
被星辰点缀光彩
跋涉千山万水,只为心中那木盒
贫瘠,闭塞
台儿沟太小,载不下不羁的心
古老群山战栗,与雪共欢愉
到那时,也会期待
瀚海可尽,明月可掬
【致青春·诗歌】
哦,香雪
……
她远远地举起希望
心中腾起新生的骄傲
不加掩饰的笑声
感动着古老的群山
她的行动并不草率
或许无人明白
但心中期待
不必大声说出来
那遥远的念想
也终将到来
为什么许多读者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 为什么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还是那么爱看电影里慢跑的火车上发生的那些缠绵或者惊险 ……我想,即使有一天磁悬浮列车也已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背影,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积极的美德,依然会是我们的梦。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这梦想路途的长远和艰难也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梦想使我们不断出发,而路上的欢乐一定比目的地之后的满足更加结实。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那么——
香雪、凤娇她们走出大山,找寻梦想后,青春如何绽放的呢?
我们的青春呢?
书写青春美
青春是一首纯净的诗。请同学们试着写一首小诗,书写你的青春岁月,表达你的青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