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1.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把握本文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学习目标
2.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意,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认识建立新中国的困难与艰辛,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课导入
★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走近毛泽东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主要著作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人们尊称他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采桑子·重阳》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中国人民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鸦片战争—1919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
★写作背景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
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这篇著名讲话,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写作背景
★文本研读
读标题 初感知
读标题,请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读后情感。
自豪,喜悦
★文本研读
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
朗读全文,结合学习提示,划分层次。
第一层(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第二层(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层(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第四层(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
第五层(12—16段):纪念与祝贺
★文本研读1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问题一:毛泽东阐述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哪些具体内容?请主要结合第6段作简要说明。
★文本研读1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1.“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站起来代表独立。
2.“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站起来代表平等。
3.“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站起来代表强大。
4.“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站起来代表获得尊重。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代表人民的意志,站起来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文本研读1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问题二:所谓“站起来”就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这里为什么不用“革命胜利”而用“站起来”?
★文本研读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所谓“站起来”是很直白、很形象的语言,它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自主和自由的新生活。它表明这次革命胜利与以往的政权更迭相比完全不同,是人民“站了起来”,是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了,而不仅仅是更换了政权。
★文本研读2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请结合课文内容(第五段)和当时背景,简要概括本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重要意义。
性质:
一次代表全国人民的会议。
★文本研读2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本次会议意义重大,它决定了未来中国的各种制度法令、大政方针与发展前景,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它代表着全国人民大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兼收并蓄的传统精神。它向全世界正式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文本研读3
通读课文 感悟细节
阅读7-11自然段,谈谈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继续努力,防止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活动。
(2)牢牢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3)在国际上,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斗争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4)做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文体知识链接
★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开幕词要阐明会议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
开幕词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
开幕词的特点:
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具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 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文本研读4
析文体 品语言
作为重要会议的开幕词,本文在开头语、结束语和主体部分的内容构成或表达效果上有何突出特点?
★文本研读4
析文体 品语言
答:(1)开头两段宣布大会开幕并简介与会人员的组成特点,显示其代表性和广泛性,体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2)结束语鼓舞人心,颇具感染力。作者对未来的预见抒发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最后三个“庆祝”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
(3)主体部分以“背景—任务—意义—要求”四个核心词构成了开幕词主体内容的基本框架。开幕词往往具有宣告性质,大会的“意义”部分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文本研读5
析文体 品形象
言为心声,从6-11段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
·清晰的民族认识、民族自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清醒的历史观、人民观。
人民是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选历史的真正动力。"文章中,毛泽东讲的最多的是"人民"二字。"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建立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
★文本研读5
析文体 品形象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
·长远的大局观、发展观。
文化建设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为在旧中国,人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程度偏低,这就给未来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开展起来,而且是愈快愈好。同时。文化建设搞好了,也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的文明水平,"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文本研读5
析文体 品形象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
·胸有丘壑,自信豪迈。
展望未来,毛主席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等方面出发,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必定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并会“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而且“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这些话表达了一个革命家胸有丘壑。家国大下的建设蓝图早已构好,显示了建设强大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
★文本研读5
析文体 品形象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
·高瞻远瞩,目光长远。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文本研读6
读文章 品情感
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许多涉及全国的重大话题。
这篇会议的开幕词既表现出深刻理性,又有深沉情感。
请读一读具有这样特点的语句,感受这篇开幕词的感染力。
★文本研读6
读文章 品情感
例:
“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革命胜利的自豪、建设强大国家的自信、
对英烈的缅怀和敬意、对敌人的蔑视和无畏…
★主旨归纳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大计作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