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请欣赏富春江位置图杭州湾杭州市富阳桐庐富春江钱塘江浙江“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阳。”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与朱元思书吴均给信,书信吴均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人。出身贫寒,博学多才,曾撰写史书《齐春秋》,实录史事,伤到了梁武帝,被焚书革职,便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寄托。他的诗文大多描写山水,风格清新,人称“吴均体”。
本文是一篇骈(pián )体文,少用散句,多用两两相对的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文),讲究对仗和声律,节奏感强。一读课文 读准字音节奏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你读准了吗?piǎotuānxuān miǎolíngyīngyuānlìkuīkēzhuànlún朗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轻快/大气)(舒缓/自在)(惊叹)注意语速
注意停顿
注意重音
注意节拍二读课文 读通文意通 假 字:转、反
词类活用:净、东西、奔、
寒、上、轩邈?
重 要 词:俱、共、从、许、甚、
若、负、直、绝、戾、
经纶、穷、窥、柯、犹
?重点文言词 牛刀初试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3)经纶世务者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6)皆生寒树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青白色筹划、治理看到; 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2.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风烟俱尽 , 天山共色。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象飞奔的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
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作业:做一张文言积累卡片(示范)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声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天下独绝(到了极点),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3)经纶世务者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6)皆生寒树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青白色筹划、治理看到; 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2.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象飞奔的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
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 点?
总分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笔下的水和山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用“水(山)之异(奇),异(奇)在 ” 的句式, 说说你对课文的品味。示例:水之异,异在水清,它千丈见底,可以看见江底的鱼和细小的石头……第1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
第2段:描写异水。
第3段:描写奇山。
四读课文 感受美景第2段作者写了水的什么特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用了什么方法?1、清澈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正面描写夸张2、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侧面描写比喻 静 动静时如一位少女的双眸,清澈明亮;动时像一位狂野少男,激情奔放妙点赏析第3段作者从哪两个角度描写奇山?1、视觉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2、听觉泠泠作响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山高、树多、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哪些句子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又蕴含着作者对朋友的劝解?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流露出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及鄙视功名、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探究作业:
1.语文作业本55-56页。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