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
同学们,经过第三单元学习,我们基本学会了连续细致地观察。现在,有三个新的任务,请善于观察的你和我一起接受挑战吧!
第一站 观察小能手
1.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叶柄bǐn 弯曲 qǔ 逊色 xùn 骤然 zhòu
B.位置zhì 投降 xiáng 输送 shū 瑟瑟发抖 sè
C.倾斜qīn 隐蔽 yǐng 住址 zhǐ 搜寻 shoū
D.骚人sāo 嫩绿nèn 巢穴 xu è 操场 cāo
2.根据拼音,将观察到和想到的情况补充完整,规范、端正地写词语。
我们踏着mù sè ( )登上了 lú shān ( ),看到美景,我不禁吟诵起宋代诗人苏轼tí xiě( )的诗句“横看成岭 c è ( ) 成 f ē ng ( ) , 远 高 低 各不同“。看到蟋蟀,我们很自然地想起:蟋蟀不选择现成的洞穴,而 shèn zhòng ( )选择排水 y ō u liáng ( )的地方,辛勤挖掘自己的 zhù zhái ( ),可谓得来很费 gōng fū ( )。
3.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秋游时,我们分组打“对抗赛”。队长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那个山洞位置__________,适合__________自己,________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极其危险。“
A.尽管 隐蔽 隐藏 还是 B.虽然 隐藏 隐藏 但是
C.即使 隐蔽 隐藏 也 D.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
4.我知道很多动物的家,能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牛棚 狗窝 鱼塘 B.鼠洞 马厩 鸟窝 C.猪圈 羊巢 蜂穴
(2)我能说出其他关于动物住处的说法,如:牛( )、★兔( )。
(3)我还能把包含动物住处的成语补充完整。
不入虎( ),焉得虎子 引蛇出( )
5.我有火眼金睛,会迁移运用。
(1)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安静的夜晚,纺织娘就在草丛间高兴地叫。(请给带点词换一种说法,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站 小小学问家
(一)看景知学问。
6.走进大自然,我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请根据要求填一填。
(1)来到庐山,从不同角度观察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人不由得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我能把这首诗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梅花在冰雪中绽放,我不禁想起《雪梅》中诗人对雪和梅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农历八月份,天气变凉,大雁南飞,我不禁想到学过的谚语:“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秋后,接连下了几场雨,一天比一天冷,我又想到了曾经书上学过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二)读书看报晓知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小明在阅读校报时发现上面刊登了一则关于全校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近视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如何保护视力呢?小明到百科全书上查询到了一则《用眼小常识》:
阅读书写时,眼睛与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太近,视域太窄,时间久了,睫状肌过于疲劳,会失去调节的灵活性,形成近视眼。同样的,当人们长时间专注地看电视或看手机时,眼睛睫状肌的收缩会使晶状体变厚,向前突出来,长此以往,眼睛干涩的,睫状肌失去弹性,也会导致近视。因此,要保护视力,就要保证睫状肌伸缩自如,功能正常。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要多做有利于恢复睫状肌功能的运动,比如减少长时间读书看报做作业的时间,减少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多眺望远方,多观看绿色植物。另外,运动时会自然灵活地用眼,此时睫状肌的功能也就自然会得到恢复。
(1)阅读两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 某小学各年级近视人数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 )
② 人的眼睛看近处时会得到休息,看远处时通过晶状体调节。( )
③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过于疲劳,形成近视。( )
(2)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学习十分紧张,小明每天晚上都要连续复习两个小时,一直埋头刻苦学习。这样的做法对吗?请结合第二则材料给他提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观察记录我在行。
一篱蔷薇(节选)
① 春天,阳光洒遍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 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我顿时感觉解馋了。
③ 初夏,当蜜蜂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眼,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拖着布鞋往外跑。
④ 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仿佛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了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摘了一朵又一朵,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只竹篮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
⑤ 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我开始做游戏。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
⑥ 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蔷薇枝,你会看到金樱子已经挂上了。深秋,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咬开它的肚皮,挖出他一肚子毛刺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⑦冬日,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了,只有那一篱笆依然青翠稠密,虫儿、雀儿躲进薔薇枝叶之间,在蔷薇山庄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8.短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野蔷薇的生长过程,用“_______”画出表现这种顺序的短语,由此能感受到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的。
9.阅读第② ③ ④ 段,找到作者观察野蔷薇的相关信息,写在表格ABCD处。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② 段第一句话中“居然”一词写出了“我”发现蔷薇篱笆抽出嫩条的意外与惊喜。( )
(2)“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这个句子中“一朵一朵地“词语去掉,句子的意思完全不会改变。( )
(3)从“由青转黄转红”“从涩入甜”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时不但用眼睛看,而且放到嘴里尝了尝。(
11.文中画“ ”部分的加点词语“有点”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 一天,我发现一只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的脚紧紧地按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躲在后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它。② 它整个身体来回地抽(chù)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保护甲的颜色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六只脚伸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着,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缩着。金蝉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猛地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抽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不舍地离开蝉壳。
③ 刚出壳的金蝉,全身都是灰白色,折叠的翅膀也很小。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变大,很快盖住了身子,像两把长长的扇子拖在身后。它的肚子像弹簧似的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触角也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这阵儿,金蝉静静地趴在树上,似乎在恢复着体力。
④ 这时的金蝉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涂上了油彩一样。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一闪一闪地放着金光。
12.仔细阅读,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____________”上。
13.作为观察小达人,我们观察时定会做到有顺序、抓特点。请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填空哦。
(1)作者的观察顺序是:脱壳前--( )-( )。
(2)在第② 段中,作者是按以下观察顺序写的,请仿照例子写一写。
14.仔细读第② 段,想象作者在观察金蝉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然后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生动传神?请先用横线画出其中的一个句子,再写一写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三站 习作小达人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秘密。最近,你有哪些新发现?是怎么发现的?请你以“我的新发现”为题目,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次发现经历写一篇日记。要写清楚自己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启示或感受,并注意日记格式。(温馨提示:如果忘记那次发现经历的日期和天气情况的,就写当日的日期和天气情况哦!)
参考答案:
B
暮色;庐山;题写;侧;峰;慎重;优良;住宅;功夫
D
(1)C (2)棚; 窝;(3)穴;洞
(1)即使刮风下雨,我也要去看海。
(2)八月安静的夜晚,纺织娘就在草丛间高兴地歌唱。
6.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雁儿脚上带霜来;一场秋雨一场寒。
7. (1)××√ (2)某小学近视情况;用眼小常识;(3)这样的做法不对。我建议他在复习时要与书本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长时间盯着书本,没复习半小时左右,眺望远处,让眼睛休息几分钟。
8. 时间;长期连续
9. 味道;浓郁而甜腻;纯白、浅粉、黄蕊;形态
10. √×√
11. 不可以去掉。因为“有点”表示有一些,稍微;说明味道是淡淡的,如果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意思了。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2. 金蝉脱壳
13. (1)脱壳时;脱去后 (2)头;蝉尾;钻;伸;抽
14. 脱完壳会怎么样呢?会变样吗?
15. 画“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又黑又亮,闪闪发光。”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蝉的眼睛比作成花椒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黑与明亮。既表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也体现出了作者对蝉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