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室电子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2023 年 月 日
课题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习题课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习题课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复习简单的有关角证明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典型题、热点题的较大量的训练,旨在提高同学们对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会利用角的有关定理解决角的问题 通过初步的几何证明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本节课扔从前两个学段入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证明的思路,让学生体会运用它可以解决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有关的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角的有关定理解决角的问题
教学难点 外角在求角度大小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尺、屋顶架结构图
学科思政
新授课基本流程:预学导学、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调整
预学导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外角: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共有6个外角)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3)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0。 使学生经历惠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的过程,巩固对知识点的认识。 在做题过程中加深认识,巩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有关的认识,并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及其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新课导入 类型1:已知角的关系求角度 1.在△ABC中,已知∠A+∠B=80°,∠C=2∠B,求△各内角的度数。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关于求角的基础题。
互助探究 分层提高 类型2 结合内、外角求角度 2.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2=∠C, ∠B=2∠1,∠BAC=70°,求∠B的度数. 类型3利用高求角度 3. 如图,BD,CE是△ABC 的两条高,且交于点O. (1求证:∠1=∠2; 若∠A=50°,∠ABC=70°,求∠3和∠4的度数. 类型4 利用“两线”解题 4.如图,在△ABC 中,CD⊥AB 于点 D,CE 是 ∠ACB的平分线. (1)若∠A=20°,∠B=60°,求∠BCD和∠ECD 的度数; 类型5 利用角平分线解题 5.没有量角器,你能画出一个角是45°吗 小明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如图,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OD.OE点A、B分别是射线OD、OE上的任意一点(不与O点重合),作∠DAB的角平分线 AC,AC的反向延长线交∠ABO的平分线于点 F.则∠F就是要求作的45°的角.你认为小明的作法有道理吗 若有道理,请给出证明.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讨论,问题并回答
总结归纳 1、请你谈谈本堂课的收获。 2、你有什么困惑? 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巩固反馈 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还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学生独立完成 渗透反证法思想,借助小组操作讨论,完成相关题。
2、如图,在△ABC中,∠ACB=90°,CD⊥AB 于点 D. (1)求证:∠ACD=∠B; (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 ∠CEF=∠CFE. 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B=40°,∠C=70°,F为射线AE上一点(不与点E重合),且FD⊥BC. (1)若点F与点A重合,如图1,求∠EFD的度数; (2)若点F在线段AE上(不与点A重合),如图2,求∠EFD的度数; (3)若点F在△ABC外部,如图3,此时∠EFD的度数有变化吗 是多少
课后作业 布置 必做题 课本第16页,习题11.2第3,4题 完成 总时间 分钟
选做题 课本第17页,习题11.2第8题 完成 总时间 分钟
实践题 课本第17页,习题11.2第10题
板书设计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习题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 例1: 练习: 三角形的外角: 例2: 练习:
教学反思
组长签字 教研组长签字 教科室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