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京课改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1.(2022浙江丽水中考)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
A.铁 B.铜
C.钠 D.锌
2.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
B.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C.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
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 2FeCl3+3H2↑
3.由于黄铜具有特殊的声音质感且能够塑造成复杂的设计,是一种流行的乐器材料。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的合金,为验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
A.稀盐酸 B.CuSO4溶液
C.ZnSO4溶液 D.Mg(NO3)2溶液
4.(2023湖南怀化中考)向Cu(NO3)2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X、Y,反应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Cu>X>Y B.X>Cu>Y
C.X>Y>Cu D.Y>Cu>X
5.(2023山东聊城中考)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Cu分别放入FeCl2、AgNO3溶液中
C.将Cu、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D.将Fe放入稀盐酸、Cu放入AgNO3溶液中
6.(2021浙江温州中考)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7.(2022湖南怀化中考)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
B.相对原子质量:Y>Z
C.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D.Y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H2SO4 YSO4+H2↑
8.(2023湖南郴州中考)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2Ag+CuSO4 Ag2SO4+Cu
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9.(2022湖南湘西中考)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10.(2023四川遂宁中考)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滤渣中有Zn和Ag
B.金属活动性:Zn>Ag
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
11.(2023北京中考改编)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6个实验。图中,“→”表示将金属加入盐溶液中。
(1)⑥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设计②的目的是 。
(3)仅由④和⑥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 。
12.【课标新增·撰写实验报告】(2022山西中考)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 。
(4)实验结论: 。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
答案全解全析
1.B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铁、铜、钠和锌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Na>Zn>Fe>Cu,即铜是最早使用的金属,则甲为铜,故选B。
2.B 根据示意图可知,铜和稀盐酸不反应,A错误;铁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C错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 FeCl2+H2↑,D错误。
3.D 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知锌比铜活泼;锌能与CuSO4溶液反应,可知锌比铜活泼;铜与ZnSO4溶液不反应,可知铜不如锌活泼;锌、铜两种金属都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不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B 由题知,X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Y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Cu>Y。故选B。
5.B Cu、Ag与稀盐酸均不反应,无法确定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A错误;Cu与FeCl2不反应,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可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Ag,B正确;Cu、Ag与FeSO4均不反应,无法确定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C错误;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u与AgNO3反应生成Cu(NO3)2和Ag,无法确定Fe和Cu、Ag的活动性强弱,D错误。
6.D 设计的方案既要能判断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又要能判断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只有D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7.D 将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Y、Z发生反应,X不发生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弱;根据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图像可知,Z比Y金属活动性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A错误。Y、Z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最终Y产生的氢气比Z多,则相对原子质量:Y8.A 实验①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②中银和硫酸铜不反应,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Fe>Cu>Ag,A正确、B错误;实验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小,C错误;实验①得到的是硫酸亚铁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错误。
9.B 实验①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实验②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实验③中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说明金属活动性:Fe>Ag,通过实验①、②、③,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B错误。
10.C 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有剩余,AgNO3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没有AgNO3,C错误。
11.(1)Fe+2AgNO3 Fe(NO3)2+2Ag (2)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未比较出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解析 (3)④中Ag不与CuSO4反应,可得金属活动性:Cu>Ag;⑥中Fe与AgNO3反应,可得金属活动性:Fe>Ag;但由这两个实验不能得出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2.【实验方案】(2)Fe+CuSO4 Cu+FeSO4 (3)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或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问题与交流】①铁丝要打磨干净(或硫酸铜溶液浓度适中等,合理即可) ②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