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京课改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
跨学科试题
类型1 跨学科·语文
1.(2023陕西中考A卷)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023山东枣庄中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类型2 跨学科·物理
3.(2023陕西中考A卷)试管内盛有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4.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使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橡胶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b中铁钉不会锈蚀
B.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氧气和水都有关
C.L端液面比R端高
D.若将a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5.(2023四川遂宁中考)遂宁某中学举办“理科节”主题活动,杨阳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多变的气球”。雅菲用所学知识选择下表4组物质设计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推测气球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原理(假设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变化),现象推测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个数有 ( )
物质m 物质n 现象推测 原理分析
① 稀硫酸 锌粉 逐渐鼓起 并保持 Zn+H2SO4 ZnSO4+H2↑,反应产生气体,内压保持不变
② 水 硝酸铵 固体 逐渐变瘪 并保持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内压减小并保持
③ 氢氧化 钠溶液 二氧 化碳 逐渐变瘪 并保持 CO2+2NaOH Na2CO3+H2O,反应消耗气体,内压减小并保持
④ 水 生石灰 逐渐鼓 起,慢慢 恢复 CaO+H2O Ca(OH)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恢复室温,内压先增大后恢复
A.1 B.2 C.3 D.4
6.【新素材·氢氧发动机】2022年3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在北京完成首次试车。氢氧发动机为火箭腾飞提供“硬核”动力,结构简图如下。
发动机工作时,从燃料泵和氧化剂泵排出的液氢、液氧,经阀门调节比例后供给燃料室充分燃烧,产物为 ,清洁无污染,符合环保的发展理念。
类型3 跨学科·生物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②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③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
④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23广东中考)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1)成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着水分蒸发, 导致土壤盐碱化。
(2)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测定,若pH>7,则浸出液显 性。
(3)探究: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Na2CO3
猜想2:
猜想3:Na2CO3和Na2SO4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Na2SO4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含Na2CO3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猜想3 成立
(4)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 (多选,填字母)。
a.合理施肥
b.引海水灌溉
c.用熟石灰改良
d.种植耐盐碱作物
类型4 跨学科·劳动
9.(2023重庆中考A卷)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下列劳动方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劳动内容 劳动方法 化学知识解释
A 给庄稼施氮肥和钾肥 加硝酸铵和氯化钾 能提供氮、钾营养元素
B 生火做饭 燃烧木柴 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 清洗餐具 加洗涤剂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D 清除水壶水垢 加炉具清洁剂 炉具清洁剂可与水垢反应
10.(2023天津中考改编)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用过的塑料矿泉水瓶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中 垃圾分类,不能回收再利用
B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C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1.(2023湖南株洲中考)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我们青年学生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光荣、不劳为耻的思想品德。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下列劳动实践活动。
(1)清洗试管: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 (填“正”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放在指定的地方。
(2)打扫并清洗地板:当大理石地板上有污渍时,不宜用洁厕液(主要成分为盐酸)清洗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全解全析
1.C A项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水的物理性质;B项白露、霜的主要成分是水,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水的物理性质;C项野草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D项月光照射、水的流动,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C。
2.B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爆竹声中一岁除”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3.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插入烧杯中,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密度变小,小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因此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故选C。
4.B b试管中缺少水,铁钉不会锈蚀,A正确。b试管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没有生锈,而a试管中铁钉与水和空气都接触,发生锈蚀,只能说明铁钉生锈与水有关,B错误。a试管中的氧气减少,压强减小,从而导致L端液面比R端高,C正确。食盐能加快铁的锈蚀,D正确。
5.B 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产生气体,气球会逐渐鼓起并保持,内压增大并保持不变,①错误;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导致装置内温度降低,内压减小,气球会逐渐变瘪并保持,待温度恢复至室温的过程中,气球逐渐变大至初始大小,故内压先减小后增大至最初数值并保持,②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了装置内的气体,气球会逐渐变瘪并保持,内压减小并保持,③正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气球会逐渐鼓起,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室温,气球再慢慢变小,因此内压先增大后恢复,④正确,故选B。
6.水
解析 发动机工作时,从燃料泵和氧化剂泵排出的液氢、液氧,经阀门调节比例后供给燃料室充分燃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生成水,则产物为水。
7.D 由于二氧化碳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植物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丙中装有澄清石灰水,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遇到二氧化碳不会变浑浊;丙中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8.(1)盐残留聚集 (2)pH试纸(合理即可) 碱 (3)【作出猜想】Na2SO4 【实验探究】产生气泡 【分析评价】Na2CO3+BaCl2 BaCO3↓+2NaCl 【补充实验】产生白色沉淀 (4)ad
解析 (3)【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产生,根据实验2中的操作和结论可知,现象为产生气泡。【分析评价】因为碳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确定是含有Na2SO4还是Na2CO3。【补充实验】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根据实验3中的操作和结论可知,该步骤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4)合理施肥可减少盐残留,a项合理;引海水灌溉会增加盐残留,b项不合理;该土壤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所以需要使用酸性物质改良,不能使用熟石灰改良,c项不合理;耐盐碱作物可在盐碱化土壤中生长,d项合理。
9.D 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A正确。木柴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正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水垢的成分[CaCO3、Mg(OH)2等]不反应,不能除水壶水垢,D错误。
10.D 塑料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A错误;天然气易燃,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可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B错误;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D正确。
11.(1)试管刷 倒 (2)CaCO3+2HCl CaCl2+H2O+CO2↑
解析 (1)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洗净后将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