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三)
姓名 班级 等级
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
一、默写《题西林壁》, 注意字距适中,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布局合理美观。
二、阅读下面一段话, 完成练习。
qiáo( ), cāo chǎng ( )上shùn( )着围墙生长的那片nèn lǜ( )的爬山hǔ( ) !它们jūn yún( )而不chóng dié( )地zhàn满( )了整面墙,似(shì sì)乎看不到一点kòng xì( ),看上去像一(副 幅)绿色的瀑布似(shì sì)的。你走过去拉一把, 它们láo gù ( )地巴在墙上, 细细观察, 原来是jīng ( )上长yè bǐng( )的地方长出了脚, 紧紧巴在墙上。
1.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先写了满墙的爬山虎的样子,又做了恰当的比喻,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第二部分:梳理与探究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江暮景
1.读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辨析词语,体会其表达的准确性。
①这两句诗中 和 这两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的好处是: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三) 第 1 页 共 6 页
②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铺”字与“照” “射” “洒”意思相似, 可不可以交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换, “射”字把阳光的特点表达得更准确, 动感更强烈。
B.可以换,“照”字用得最为普遍,阳光照射范围更广。
C.不建议换,“铺”字显得平缓,贴近水面,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 安闲的感觉, 最符合本诗的意境。
D.可以换, “洒”字把阳光洒下时的柔和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2.古典诗词中,关于夕阳,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你有这方面的积累吗 试着将下面的词填到诗句中。
夕阳 残阳 白日
①(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 )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 ( )如血。
3. “露似真珠月似弓”中, 把天上的 比作 , 把地上的 比作 ,天上、地上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 图。
4.读古诗,想象一下,露珠和月亮还像什么
露似(珍珠) 露似( ) 露似( )
月似(弓) 月似( ) 月似( )
第三部分:阅读与鉴赏
四、课内阅读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三) 第 2 页 共 6 页
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①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②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 用它③将泥土推到后面, 倾斜地铺开。
(4)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 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 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 它又进去, 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 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5)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 采用了 的手法。
2.加点的第①个“它”指 ,第②个“它”指 ,第③个“它”指 。
A.后腿上的两排锯 B.蟋蟀
3.写出文段(1)中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词。
、 、 、 、
4.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 、 、 、 。
5.对“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蟋蟀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却修建出了结构复杂、内部平整的住宅。对蟋蟀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为之惊叹的伟大工程。
B.蟋蟀用柔弱的工具挖掘出的洞穴很简朴,作者之所以把它称作“伟大的工程”,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蟋蟀表示了赞赏。
6.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中的“大多”能删去吗 为什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三) 第 3 页 共 6 页
五、课外阅读
捕蝇蜂
①捕蝇蜂喜欢在明亮的阳光下选择最轻最松的泥土做它的巢。 七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在一片没有树荫前的广场上观察它们。
②一只捕蝇蜂突然飞来,毫不犹豫地停在某个地方,这地方在我看来和别处没什么不同。 它前足上长着一排排的硬毛,会使你想起一把扫帚,一个刷子或一个钉锚。它用前脚工作, 用四只后脚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它先把沙耙起,然后向后拂去,它的动作非常快,使这些连续不断的沙子看上去像流水一样流到七八寸以外的地方。这种沙粒的飞射要维持五分钟或十分钟左右。
③和这些沙粒堆在一起的,还有木屑、 腐烂的叶片和其他废料的碎屑。 捕蝇蜂把这些垃圾用嘴一一搬走, 这就是它工作的目的。 它要使它家门前的沙都是又轻又细的“高级沙粒”,没有任何粗重的杂质。 这样,当它为孩子们捕了蝇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地打开一条通路,把猎物带到洞里去。 这种清洁工作,它总是在空闲的时候做。譬如, 在猎物已经储藏了许多, 足够它的孩子们吃一段时间的时候, 它没有必要再出去觅食,那么它就会抽出时间来清除垃圾,像一个出色的家庭主妇那样。 我们可以看出, 在它认真勤勉地工作的时候, 它显得非常快乐和满足。 也许这正是一个做母亲的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盖的屋子里成长起来时所洒上心头的喜悦吧!
④用一把小刀在母蜂所刮的沙地上挖下去。我们首先会发现一条隧道, 有一个手指那么粗, 或许有八寸到十二寸那么长, 接着就是一个小屋。 小屋的大小足以容纳三个胡桃。
⑤这是捕蝇蜂自己的家。
选自法布尔 (昆虫记) (有删节)
1.画” ”的两个句子分别说明捕蝇蜂的巢穴具有( ) 和( )的特点。
A.清洁 B.阳光充足 C.平坦 D.宽敞
2.作者描写捕蝇蜂清理沙子和垃圾的动词有 、 、 ,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
3.读下面的片段, 对比上面的短文, 说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捕蝇蜂是膜翅目动物, 是苍蝇的天敌。捕蝇蜂看到苍蝇后, 会目不转睛, 伺机而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三) 第 4 页 共 6页
动,敏捷地一下捉住它眼中的美食——苍蝇。
4.为了了解捕蝇蜂,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从短文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长期、连续的观察 请写下来, 并说明理由。
第四部分:表达与交流
六、 习作
题目:我是观察小能手
提示:生活中你认真观察过哪种动物,哪种植物或者哪种自然现象 ……要求:①写清你的观察方法和过程以及当时的想法、心情。②描写要细致,用词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