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研组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核心素养要素 培养学生的数感,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素养应用与实践 应用倍,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倍的模型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倍的认识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解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2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学习目标确定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数量关系,理解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自主预习课本第51页例2
关键问题解决 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习评价设计 口头回答和书面检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环节一: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图片,圈一圈,填一填 红花是黄花的( )倍 学生口答的同时ppt演示 学生口答活动意图说明: 复习旧知,让新授课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让学生能通过旧知解决新的问题。环节二:新知讲解: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课件出示例2) 教室里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有12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2.自主尝试,画一画。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展示交流。 结合学生展示的画图板书: 师:通过画一画,你能得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三种画法中,你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 由画一画抽象出算式。 师:你能根据我们画的图列出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师小结:以扫地的人数为标准,看擦桌椅的人数里面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结果不带单位。(教师适时补充完善板书) 4.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表达回顾与反思的基本思路,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扫地的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生读题,读出已知的信息和问的问题。 生1: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生2: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是说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对比很快找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部分学生能列出除法算式,但也有学生不知道怎样列式,教师要适时引导、提问。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活动意图说明: 直接用文字题导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 生的基本学情。看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是否能认识到“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 关系,有没有想到这些数量之间存在倍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如何用图来描述题意,表达不同数学对象间的关系。再由图出发,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研究其中的关系,抽象出倍的概念,加深对倍的认识。环节三:课堂检测 刘奶奶家养了5只黑山羊,25只白山羊。白山羊的只数是黑山羊的几倍? 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3、2.学校合唱队有男生9人,女生比男生多27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倍?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多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比较后进行完善。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所设置的三道题在例题的基础上难度有所提升。列除法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困难,但仍然需要大量具体事例进行比较、思辨、建模,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逐步内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环节四:延伸拓展: 豆豆今年3岁,姐姐今年15岁,去年姐姐的年龄是豆豆的几倍?明年姐姐的年龄是豆豆的几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成果,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答案。 活动意图说明: 在变式练习中,不断引发认知冲突,刺激审题的严谨度。由浅入深,由直观到分析推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探究解决问题的本质。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知识的同时,通过变式引导学生思考内涵,即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此类型的问题。
“双减”作业设计 1、李奶奶养老6只鹅,42只鸭。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2、小丽今年6岁,爸爸今年36岁,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几倍? 3、东东和小明共折了36只千纸鹤,其中小明折的千纸鹤的数量是东东的3倍,东东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倍的认识 教室里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有12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扫地的: 12是4的3倍 擦桌椅的: 12里面有3个4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学反思
指导教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