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16:35:34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今年9月云南怒江持续降雨,引发多地泥石流灾害。有关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坦开阔地带容易引发泥石流
B.发生泥石流时要赶快横渡逃离
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A、平坦开阔地带不容易引发泥石流,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发生泥石流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不具周期性,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23七上·义乌期末)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
B.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答案】D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A. 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正确;
B. 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正确;
C.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正确;
D.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向山上跑,错误;
故答案为:D.
3.(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列关于泥石流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B.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C.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D.发现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的山脚或低处跑
【答案】D
【知识点】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以降低其危害性。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减灾防灾是全体人们的事情。
【解答】
A.当泥石流经过房屋时,一般会冲毁建筑物,此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逃生,故A正确;
BC.泥石流携带的泥沙石块会掩埋流经区域,因此不能停留,故BC正确;
D.发生泥石流时应向泥石流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不能向地处和山脚处逃生,容易被掩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3七上·杭州期末)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松散泥土堆积模拟植被破坏后的山坡
B.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
C.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
【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7]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解答】A. 用松散泥土堆积模拟植被破坏后的山坡,A正确;
B. 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B正确;
C. 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往高处走,不能横渡泥石流,C错误;
D.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D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3七上·德清期末)我国四川西北部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九寨沟、海螺沟等,但这些地方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如果外出旅游遇地震或泥石流灾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住高层房屋,地震发生时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②戴上硬帽或头盔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
③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④尽量靠近泥石流发生地,欣赏泥石流的壮观景象
⑤在楼房里时,躲到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①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暂时躲避,如果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也不能乘电梯或坐车撤离,要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电线杆、大树和建筑物,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②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③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解答】
①地震发生时不可乘坐电梯下楼;
②戴上硬帽或头盔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此做法正确;
③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此做法正确;
④发生泥石流时,应沿垂直方向向上逃生,不可逗留,不可沿着泥石流向下逃生;
⑤在楼房里时,躲到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此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泥石流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
【解答】A:植被覆盖率越高,泥石流发生率越低,故A错误;
BCD:土壤含水量越高,地表坡度和地表岩石风化程度与泥石流发生率成正相关;
故选A。
7.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答案】B
【知识点】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的防治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生物措施是指种植草皮,造林护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生物措施具有长期效益。
【解答】A:修筑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短期内效果是可以的,但是并不可完全阻止泥石流的发生,且养护成本也是一大问题,故排除此项;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可以防固土壤,留存水分,是长期有效的防治措施,故选此项;
C:弃之虽好,但是迁移成本过高,且弃之不顾,泥石流依然会有,依然是安全隐患,故排除此项;
D:水不渗入地下,则土地无法涵养水源,那么土地必将愈加贫瘠,此法不通,故排除此项。
故选B。
8.(2022七上·苍南期末)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的合理应急措施非常重要,下列应急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C.泥石流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
D.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解答】A. 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正确;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正确;
C.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跑去,错误;
D.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2七上·上城期末)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泥石流时需科学自救,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B.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
C.垂直沟道向两边山坡逃生 D.横渡泥石流逃生
【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野外遭遇泥石流,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应沿沟的垂直方向逃生,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故选C。
10.(2021七上·西湖月考)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
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 【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有:1.自然原因;2.不合理开挖;3.弃土弃渣采石;4.滥伐乱垦等。
【解答】A、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A不符合题意;
B、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 短暂、破坏力极强的特点, 常掩埋农田、中断交通、摧毁村寨、城镇、工厂、矿山以及水利 设施等,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B不符合题意;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把游客掩埋,C符合题意;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植物的减少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有   地形,利于水流汇集。
(2)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   ,容易被水流冲刷。
(3)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   。
【答案】(1)陡峭
(2)松散碎屑物
(3)流水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的一些知识点。
【解答】(1)泥石流的形成是需要具有一定条件的,主要是发生在陡峭的地形,利于水流的汇集。
(2)在山坡或者表面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缺乏植被的保护,容易发生被水冲刷现象。
(3)在特定的天气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水分的聚集,例如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能够形成大量的流水。
故答案为:(1)陡峭;(2)松散碎屑物;(3)流水
12.(2020七上·缙云期末)丽水地区多山区,发生连续性降水或暴雨时易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甲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若发生泥石流时,虚线代表泥石流流经的路径,某人刚好位于 O 点,则其 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    (填序号)
【答案】(1)C
(2)③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自然灾害的形成、自救能力。
【解答】(1)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 ②④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C符合题意。
(2)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线路,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③。
故答案为:(1)C(2)③
13.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答案】(1)自然
(2)人为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鞋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解答】(1)泥石流产生的自然原因有三点: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原因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故答案为:(1)自然(2)人为
14.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   地带,并迅速转移到   ,不要顺沟方向往   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答案】(1)开阔;高处;上游
(2)如题干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产生的自然原因有三点: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原因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鞋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爆发特点:突发性和历时短,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泥石流产生危害有: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解答】(1)泥石流的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1)开阔;高处;上游(2) 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15.(2022七上·余杭月考)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选填:A、B、C或D)。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   (选填:“山脊”或“山谷”)。泥石流流向为   (选填:a或b)。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
【答案】D;山谷;b;②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势陡峭,有大量碎屑物;暴雨。泥石流来是应该朝着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往高处爬,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的地形叫做山谷。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水会往地处流。
【解答】 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D。 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 山谷。 泥石流流向b处,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向②跑去。
故答案为:D 山谷 b②
16.(2019七上·新昌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迅速跑到教室外
B.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C.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D.立即从窗户跳楼生
(4)地震过后,山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   。
【答案】(1)印度洋
(2)低
(3)B
(4)泥石流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1)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如下:
(2)低纬度是0° ~ 30° ;中纬度是30° ~ 60° 高纬度是60° ~ 90°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10余秒钟,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若是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例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如果你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和救援他人,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4)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1) 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属于低纬度。
(3) 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B。
(4)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
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地震过后,山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故答案为:(1)印度洋;(2)低;(3)B;(4)泥石流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七上·临海期末)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2022年8月17日,青海西宁大通县发生泥石流,多个村镇受灾。为探究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小海用松散的泥土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堆制成坡度相同的山坡模型(如图):在斜坡A上铺上草皮,斜坡B不作处理,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斜坡酒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小海进行该探究所基于的猜想是   。
(2)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现象是   。
(3)图中横轴表示各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答案】(1)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引水沟内的泥沙量
(3)C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题中本实验是在坡度相同的情况下,A坡铺上草皮,B坡土壤裸露,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根据泥石流的概念应该记录的是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本实验中的变量是草皮的有无。所以他的猜想是探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解答】(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草皮的有无。所以他的猜想是探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根据泥石流的概念应该记录的是: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3)A.泥石流发生概率与坡度成正比,故A错误;
B.泥石流发生概率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故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概率与植被覆盖率成反比,故C正确;
D.泥石流发生概率与风化程度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18.(2023七上·东阳期末)某校科学社团设计了一份”自然现象对环境影响”的项目化实践作业,其流程如下:
[实验目的]探究良好的植被是否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模型制作]玻璃器皿中用砂土堆亞成坡,高度为25cm,用作模拟山体,并划出痕迹模拟沟谷。选定坡顶一点为A,选定土坡边缘点为B,AB水平距离为25cm。
[实验过程]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现像
甲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消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多,泥水延长范围大
乙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覆益______,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少,泥水延长范围小
[交流分析]
(1)乙组在沙土堆成的坡面上覆益   ,模拟自然界中的植被。
(2)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加剧泥石流发生的是______。
A.开采矿物,不合理堆放矿渣 B.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C.修建公路,破坏了山体表面 D.暴雨天气
(4)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暴雨对泥石流的影响”,需要增设C组实验,请你写出C组的实验过程:   。
【答案】(1)草皮
(2)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
(3)A;B;C
(4)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解答】(1)乙组在沙土堆成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B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泥水延长范围小;
(2)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
(3)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该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暴雨天气属于自然原因;选项ABC中的做法加剧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故选ABC;
(4)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暴雨对泥石流的影响”,需要增设C组实验,请你写出C组的实验过程:示例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故答案为:(1)草皮;(2)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3)ABC;(4)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今年9月云南怒江持续降雨,引发多地泥石流灾害。有关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坦开阔地带容易引发泥石流
B.发生泥石流时要赶快横渡逃离
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2023七上·义乌期末)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
B.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3.(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列关于泥石流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B.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C.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D.发现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的山脚或低处跑
4.(2023七上·杭州期末)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松散泥土堆积模拟植被破坏后的山坡
B.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
C.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
5.(2023七上·德清期末)我国四川西北部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九寨沟、海螺沟等,但这些地方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如果外出旅游遇地震或泥石流灾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住高层房屋,地震发生时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②戴上硬帽或头盔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
③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④尽量靠近泥石流发生地,欣赏泥石流的壮观景象
⑤在楼房里时,躲到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⑤
6.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
A. B.
C. D.
7.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8.(2022七上·苍南期末)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的合理应急措施非常重要,下列应急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C.泥石流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
D.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9.(2022七上·上城期末)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泥石流时需科学自救,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B.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
C.垂直沟道向两边山坡逃生 D.横渡泥石流逃生
10.(2021七上·西湖月考)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
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二、填空题
1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有   地形,利于水流汇集。
(2)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   ,容易被水流冲刷。
(3)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   。
12.(2020七上·缙云期末)丽水地区多山区,发生连续性降水或暴雨时易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甲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若发生泥石流时,虚线代表泥石流流经的路径,某人刚好位于 O 点,则其 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    (填序号)
13.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14.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   地带,并迅速转移到   ,不要顺沟方向往   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15.(2022七上·余杭月考)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选填:A、B、C或D)。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   (选填:“山脊”或“山谷”)。泥石流流向为   (选填:a或b)。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
16.(2019七上·新昌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迅速跑到教室外
B.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C.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D.立即从窗户跳楼生
(4)地震过后,山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   。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七上·临海期末)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2022年8月17日,青海西宁大通县发生泥石流,多个村镇受灾。为探究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小海用松散的泥土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堆制成坡度相同的山坡模型(如图):在斜坡A上铺上草皮,斜坡B不作处理,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斜坡酒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小海进行该探究所基于的猜想是   。
(2)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现象是   。
(3)图中横轴表示各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18.(2023七上·东阳期末)某校科学社团设计了一份”自然现象对环境影响”的项目化实践作业,其流程如下:
[实验目的]探究良好的植被是否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模型制作]玻璃器皿中用砂土堆亞成坡,高度为25cm,用作模拟山体,并划出痕迹模拟沟谷。选定坡顶一点为A,选定土坡边缘点为B,AB水平距离为25cm。
[实验过程]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现像
甲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消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多,泥水延长范围大
乙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覆益______,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少,泥水延长范围小
[交流分析]
(1)乙组在沙土堆成的坡面上覆益   ,模拟自然界中的植被。
(2)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加剧泥石流发生的是______。
A.开采矿物,不合理堆放矿渣 B.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C.修建公路,破坏了山体表面 D.暴雨天气
(4)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暴雨对泥石流的影响”,需要增设C组实验,请你写出C组的实验过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A、平坦开阔地带不容易引发泥石流,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发生泥石流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不具周期性,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A. 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正确;
B. 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正确;
C.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正确;
D.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向山上跑,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以降低其危害性。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减灾防灾是全体人们的事情。
【解答】
A.当泥石流经过房屋时,一般会冲毁建筑物,此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逃生,故A正确;
BC.泥石流携带的泥沙石块会掩埋流经区域,因此不能停留,故BC正确;
D.发生泥石流时应向泥石流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不能向地处和山脚处逃生,容易被掩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7]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解答】A. 用松散泥土堆积模拟植被破坏后的山坡,A正确;
B. 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B正确;
C. 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往高处走,不能横渡泥石流,C错误;
D.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D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
①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暂时躲避,如果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也不能乘电梯或坐车撤离,要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电线杆、大树和建筑物,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②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③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解答】
①地震发生时不可乘坐电梯下楼;
②戴上硬帽或头盔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此做法正确;
③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此做法正确;
④发生泥石流时,应沿垂直方向向上逃生,不可逗留,不可沿着泥石流向下逃生;
⑤在楼房里时,躲到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此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泥石流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
【解答】A:植被覆盖率越高,泥石流发生率越低,故A错误;
BCD:土壤含水量越高,地表坡度和地表岩石风化程度与泥石流发生率成正相关;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的防治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生物措施是指种植草皮,造林护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生物措施具有长期效益。
【解答】A:修筑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短期内效果是可以的,但是并不可完全阻止泥石流的发生,且养护成本也是一大问题,故排除此项;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可以防固土壤,留存水分,是长期有效的防治措施,故选此项;
C:弃之虽好,但是迁移成本过高,且弃之不顾,泥石流依然会有,依然是安全隐患,故排除此项;
D:水不渗入地下,则土地无法涵养水源,那么土地必将愈加贫瘠,此法不通,故排除此项。
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解答】A. 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正确;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正确;
C.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跑去,错误;
D.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野外遭遇泥石流,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应沿沟的垂直方向逃生,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 【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有:1.自然原因;2.不合理开挖;3.弃土弃渣采石;4.滥伐乱垦等。
【解答】A、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A不符合题意;
B、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 短暂、破坏力极强的特点, 常掩埋农田、中断交通、摧毁村寨、城镇、工厂、矿山以及水利 设施等,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B不符合题意;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把游客掩埋,C符合题意;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植物的减少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1)陡峭
(2)松散碎屑物
(3)流水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的一些知识点。
【解答】(1)泥石流的形成是需要具有一定条件的,主要是发生在陡峭的地形,利于水流的汇集。
(2)在山坡或者表面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缺乏植被的保护,容易发生被水冲刷现象。
(3)在特定的天气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水分的聚集,例如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能够形成大量的流水。
故答案为:(1)陡峭;(2)松散碎屑物;(3)流水
12.【答案】(1)C
(2)③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自然灾害的形成、自救能力。
【解答】(1)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 ②④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C符合题意。
(2)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线路,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③。
故答案为:(1)C(2)③
13.【答案】(1)自然
(2)人为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鞋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解答】(1)泥石流产生的自然原因有三点: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原因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故答案为:(1)自然(2)人为
14.【答案】(1)开阔;高处;上游
(2)如题干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产生的自然原因有三点: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原因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鞋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爆发特点:突发性和历时短,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泥石流产生危害有: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解答】(1)泥石流的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1)开阔;高处;上游(2) 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15.【答案】D;山谷;b;②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势陡峭,有大量碎屑物;暴雨。泥石流来是应该朝着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往高处爬,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的地形叫做山谷。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水会往地处流。
【解答】 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D。 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 山谷。 泥石流流向b处,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向②跑去。
故答案为:D 山谷 b②
16.【答案】(1)印度洋
(2)低
(3)B
(4)泥石流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1)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如下:
(2)低纬度是0° ~ 30° ;中纬度是30° ~ 60° 高纬度是60° ~ 90°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10余秒钟,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若是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例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如果你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和救援他人,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4)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1) 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属于低纬度。
(3) 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B。
(4)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
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地震过后,山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故答案为:(1)印度洋;(2)低;(3)B;(4)泥石流
17.【答案】(1)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引水沟内的泥沙量
(3)C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题中本实验是在坡度相同的情况下,A坡铺上草皮,B坡土壤裸露,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根据泥石流的概念应该记录的是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本实验中的变量是草皮的有无。所以他的猜想是探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解答】(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草皮的有无。所以他的猜想是探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根据泥石流的概念应该记录的是: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3)A.泥石流发生概率与坡度成正比,故A错误;
B.泥石流发生概率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故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概率与植被覆盖率成反比,故C正确;
D.泥石流发生概率与风化程度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1)草皮
(2)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
(3)A;B;C
(4)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解答】(1)乙组在沙土堆成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B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泥水延长范围小;
(2)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
(3)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该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暴雨天气属于自然原因;选项ABC中的做法加剧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故选ABC;
(4)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暴雨对泥石流的影响”,需要增设C组实验,请你写出C组的实验过程:示例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故答案为:(1)草皮;(2)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3)ABC;(4)①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②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s。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