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3-11 17:35:00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引入: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分析: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阅读P78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什么叫感受器?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观看教材P79图4-47,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学习任务三: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P79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图4-48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2)物像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视觉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
(3)失明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
学习任务四:瞳孔的作用
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怎样改变?
学习任务五:近视及其预防
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过程。
(1)近视的学生想一想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2)结合教材中给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三:诊断评价:
1.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视神经
2.在眼球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视网膜 B.视觉中枢 C.视神经 D.感光细胞
4.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
C.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D.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
5.下列4幅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6.眼球内对光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晶状体、视网膜 B.角膜、晶状体 C. 瞳孔、晶状体 D. 晶状体、玻璃体
7.在下列眼球结构中能形成物像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8.视神经的功能是( )
 A.产生视觉 B.传导光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
 C.使眼球转动 D.传导光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和产生视觉
9.近视眼的病因是( )
A.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B.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
C.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 D.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
10.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使调节瞳孔的肌肉放松 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中枢得到休息
11、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 上,这个信息通过[ ] ,传到 ,从而形成视觉。
(2)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晶状体曲度的结构,即[ ] 。
(3)在我们眼球的虹膜中央有一个小孔叫做 ,当我们从阳光灿烂的室外进入光线较暗的室内时它会 。
(4).图中⑨是 ,①是
12、下面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表,请将适当内容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过小) 眼球前后直径(过长或过短) 物像位置(视网膜前或后) 纠正方法(佩戴凸透镜或凹透镜)
远视眼
近视眼
四、课后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1、B C B B D 6、D D B A B
11、(1)[8]视网膜[3]视神经 大脑皮层 (2)[5]睫状体 (3)瞳孔 放大(4)玻璃体 角膜
(12)略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观察P84图4-52,认识耳各部分结构。
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波经过 传到 , 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 ,刺激了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2.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 ,使 张开;或闭嘴、_________,原因是保持鼓膜两侧 的平衡,以免振破 。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__________ ______。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引入:提问复习视觉的形成过程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和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
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完成讨论题。
学习任务二: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P84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图4-52,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思考: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信息的。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什么地方?
学习任务三:阅读,P84页,回答:
(1)什么是噪声,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如何注意用耳卫生?
三:诊断评价:
1.组成中耳的结构是( )
A.耳廓和外耳道 B.前庭、耳蜗、半规管 C.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D.耳廓和耳蜗
2.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真正的目的是( )
A.减缓紧张情绪 B.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到损伤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
3.鼓膜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4.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
5.声波传入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听觉神经 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⑥   B.声波→④→②→①→③→⑤→⑥
 C.声波→④→①→②→③→⑤→⑥   D.声波→④→③→①→②→⑤→⑥
B部分
6.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
7.有人在吃橘子时感觉到甜味后,同时又感觉到酸味,这是属于
A.嗅觉 B.味觉 C.味觉和嗅觉 D.皮肤感觉
8.旅客坐在火车或汽车上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准确辨别行驶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鼓室和耳蜗
9、小刚感冒时,咽部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引起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 )侵染到中耳
A.外耳道 B.鼻泪管 C.咽鼓管 D.口腔
10.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 ( )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
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11.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无法修复 ( )
A.鼓膜破损 B.听觉中枢受损 C.听小骨受损 D.半规管受损
12、观察耳的结构,回答:
(1)[1]和[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声波。
(2)中耳包括[ ]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将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并将振动传到内耳,振动刺激了[ ]_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 ]_______最先接受声波,当它内陷时,会引起听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在将气体压入鼻腔的同时,做吞咽动作,这样压入的气体便通过[ ]__________进入[ ]__________,增加了[ ]__________内的压力,反复进行,可得到一定的疗效。
(4)“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 ]________和[ ]______损伤。
四、课后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1.C 2.B 3.D 4.C 5.B 6.A 7.B 8.B 9. C 10、C 11、B
12、(1)收集声波 (2)[ 3]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膜[4 ]听小骨[ 5]鼓室 声波 震动[ 9]耳蜗 大脑皮层 (3)[3 ]鼓膜 [ 10]咽鼓管 [ 5]鼓室 [5 ]鼓室 (4)[2]外耳道[3]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