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概念:把血液从_____送到________的血管。
特点:管壁__、弹性___、管腔___、血流速度__、多分布较深。
概念:把血液从_________送回____的血管。
特点:管壁___、弹性__、管腔__、血流速度__、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概念:连通于最小的____与最小的_____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___、血流速度____、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_____通过。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引入:人的身体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会出血,可见血管无处不在。身体内的大血管分出小血管,再由小血管分出细血管,细血管再分出毛细血管,这样就在全身构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血管网。你很难相信,人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共有1 000多亿条。如果把它们首尾连接起来,可长达10万千米,能够环绕地球两周半!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完成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人体内的血管有哪几种?
(2)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怎样区分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
(3)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别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4)三种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
学习任务二: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阅读教材P57—59内容,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设计一个表格,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填入表中。
(2)总结出三种血管的概念和区分它们的方法?
(3)列举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拓展延伸:
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怎样找到这种血管?为什么这样找?
三、诊断评价
1、在显微镜视野下,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A、没有红细胞通过的血管 B、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血管
C、流鲜红血液的血管 D、流暗红血液的血管
2、医生给病人打吊针时,常寻找病人手臂上的“青筋”,其实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肌肉
3、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原因是
A、管壁薄,血流最慢 B、管壁厚,管腔细
C、管壁薄,血流速度快 D、管壁厚,管腔大
4、小红不小心用小刀划破了手指,只有少量血液流出,这些血液来自于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都有可能
5、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提到:当刺破血管时,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则“不能射”。以上两种血管分别是
A、动脉、动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静脉
6.动脉是指( )
A.连接心脏的血管 B.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C.运输动脉血的血管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7.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 )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项都是
8.把动脉血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 )
A.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B.静脉的管腔大
C.静脉内有许多静脉瓣 D.血管内血流速度慢
10、根据“用显微镜观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观察前,需用__________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据此判断:②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③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
(3)血液在标号_______所示血管中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_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__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
四、课后回顾。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B C A A D 6、D D C C
10、(1)浸湿 使小鱼保持一定的呼吸和身体湿润 (2)毛细血管 静脉 (3)1 2 气体交换
动脉
血 管
静脉:
毛细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