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乘与除》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四、说板书设计。
三、说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记忆和归类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一、说教材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年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联系。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 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请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随堂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四) 课堂总结
围绕“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四、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① 20×3 = 20 + 20 + 20 = 60
② 20×3=60
③ 20×3=10×2×3=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