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教科杯”教育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类 别:教 学 设 计
姓 名:黄 芸
单 位:海 口 九 中
课题:不等式的简单变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并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不等式变形。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以及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1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已学知识
1、解方程 x – 5 = 7
解: x - 5 + 5 = 7 + 5
x = 12
2、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依然成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回忆起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起到类比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探究1: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小惠和小利,小惠身上有6元零花钱,小利身上有8元零花钱,那么她们俩谁的零花钱多?如何用不等式表示?
答:小利的零花钱比小惠的多 8 > 6 或 6 < 8
如果今天她们的妈妈都给了她们5元零花钱,此时又是谁的零花钱多?如何用不等式表示?
答:小利的零花钱还是比小惠的多 8 + 5 > 6 + 5 或 6 + 5 < 8 + 5
如果她们的妈妈知道她们身上有零花钱了,就不给她们了,但她们到学校后都捐了5元钱给希望工程,此时又是谁的零花钱多?如何用不等式表示?
答:小利的零花钱还是比小惠的多 8 – 5 > 6 – 5 或 6 – 5 < 8 – 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很熟悉的话题引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探究2:(展示教具——天平和砝码)
(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看你们谁能最快找到规律。)
a > b a + c > b + c
反过来
a > b a – c > b – c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概括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如果 a > b ,那么a + c > b + c , a – c > b – c 。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强调学生注意: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例题分析和练习
例1、用“>”、“<”、“=”填空。
1、已知 5 > 2 ,那么 5 + 9 > 2 + 9 ,5 – 3 > 2 – 3 。
2、如果 a < b ,那么 a + 6 ___< __ b + 6 ,a – 2 ___< __ b –2 。
3、如果 x > -2 , 那么 x – m __ > ___ -2 – m 。
(通过例题,加深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学习)
做一做:用“>”、“<”、“=”填空。
1、已知4<9,那么4 + 6 < 9 + 6;4 + p < 9 + p;4 – Q < 9 – Q 。
2、如果 b > 0 ,那么 b + a > a , b – a > - a 。
3、如果 x > 12 ,那么 x – 5 > 7 。
4、如果 x + 2 < 9 ,那么 x < 7 。
(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巩固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学习。为下面学习不等式的求解做准备。))
例2、解不等式
(1)x – 7 < 8 (2) 3 x < 2 x – 3
解:(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7,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x – 7 + 7 < 8 + 7
得 x < 15
(2)不等式的两边都减去 2 x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3 x – 2 x < 2 x – 3 – 2 x
得 x < - 3
(例2是简单的不等式的求解,直接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进行求解,是对不等式基本性质1的进一步加深和应用)
练一练、解下列不等式 。
(1)x – 2 > 0 ; (2)x + 1 > 0 ;
(3)1.5 x ≥ 0.5 x – 1 ; (4)- 4 x ≥ 8 – 5 x
解:(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 2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x – 2 + 2 > 0 + 2
得 x > 2
(2)不等式两边都减去 1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x + 1 – 1 > 0 – 1
得 x > -1
(3)不等式两边都减去 0.5 x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1.5 x – 0.5 x ≥ 0.5 x – 1 – 0.5 x
得 x ≥ -1
(4)不等式两边都加上 5 x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所以 - 4 x + 5 x ≥ 8 – 5 x + 5 x
得 x ≥ 8
三、小结
提问: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四、作业
1、P63 习题13.2 1、(1) (2)
2、补充题: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们的解集。
(1)x + 5 < 7 (2)5 + 6 x ≤ 5 x
(3)3 x – 2 x < 0 (4)x – 7 ≤ 12
设计说明:备课之处,考虑到初一的学生容易接受直观的事物,通过实物的演示,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物的演示,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使教师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c
c
c
c
c
c
c
c
1